记忆桓台乡村篇闫高村(淄博记忆乡村桓台县夏庄)(1)

桓台县:夏庄

夏庄地处桓台县东北部,坐落于现今马踏湖核心区域的偏东南位置,紧靠战国时会城遗址,距县城约 13 公里。该村南北长度约 3.6 公里,东西长度约 2.5 公里,境内面积约 9 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 8256 亩,南邻起凤桥庄,西邻鱼龙湾,东、北两侧与博兴县的安柴村和湾头村毗连,亦是乌河主干流进入起凤镇境内后,流经的第四个村庄。

夏庄属桓台县最大的自然村落之一,且划分为了 7 个行政村。这在淄博市绝无仅有。根据居域方位,兼以乌河为界,将整个村落分划为 4 个村,即东村、前村、后村、北村。现今的夏三村、夏四村因居乌河以东,故称为东村;乌河以西居住区又以乌河大桥西侧“十”字路口为界,现今的夏一村、夏二村居“十”字路口以南,称为前村;现今的夏五村、夏六村居“十”字路口以北,称为后村;现今的夏七村坐落于乌河东岸之最北端,且于夏四村中隔一方耕作区,便称为北村。从水利地形图上观测,一条乌河如飘逸而至的风脉之带,以 3.5 公里左右的总长度贯穿夏庄全境南北,将此 7 个行政村分别串联在了东西两岸。河水潺潺,不舍昼夜,飘逸着齐国古都的人文之风;情缘深深,扬波流韵,犹似弹奏出了一曲婉转悠扬、欢畅激越的“七子之歌”。

据考,明代之前的夏庄村地处马踏湖东畔浅水区域和会城泊之间,村落之外满目湖泽,滩生、渠栽、湾植面积达总地域面积的 70% 之多。历史上曾有民谣形容夏庄村落四围的农田水地布局:“西北莲荷广,东北芦花香;耏翼多稻田,粮川在河邦;舟行溪棋布,荻多布西厢。”

在夏庄民众的传统理念中,乌河就是为世代家园补液输氧的律动脉搏,就是催生夏庄文化发源诞生和璀璨发展的摇篮,曾有诗赞:“稷下生天堑,会城卧地龙;一度耏含秀,三春潋滟呈。”

历史上,夏庄名为夏黄庄。清朝成聿炌《桓台胜览》载:“夏家庄为夏黄庄,即夏黄公故里。”“夏黄公,齐人,汉初隐士,姓崔名广,字少通,隐居夏里,故号夏黄公。” 参考多类文篇可知,此夏黄公为秦汉之际著名隐士,与隐士绮里季、东园公和甪里先生并称为“商山四皓”。吕太后在张良的帮助下召其入廷为官,辅佐时为太子的刘盈,从而巩固了岌岌可危的太子地位。刘盈就是后来的汉惠帝。

《田氏支谱》载:“始祖田保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直隶冀州枣强迁居乐安王家岗(即今广饶),又移居新城县夏家庄。”经世代繁衍而今,田氏家族已成夏庄的宗族大姓,占全庄总人口的 70% 以上。

人文风韵

早在康熙、乾隆年间,夏庄就兴起塾儒教育之乡风。其形式是数户人家共同聘师,设帐开馆,蒙龄入读,复试教学。塾室彰有《康熙御制训饬士子文》和《晓示生员卧碑》,以教化和规范受教者的学养、道德、品行。

1785 年(乾隆五十年),时任知县刘大绅以“蒙以养正”为教旨,主导在夏庄设立了书舍,并书赠“正蒙书舍”匾额,且以附近的官荒田亩或义学地的芦苇租金延聘名师授课,始集学童数十名。追本溯源,成语“蒙以养正”出自《易·蒙》:“蒙以 养正,圣功也。”其语意内涵为人在童蒙时期,一片天真,未染恶习气,就须由刚中之德的老师来发蒙,施以正确的教育,教其学为圣人。而学为圣人的入手工夫,就在一个“正”字。无论身心言语,都要正而无邪。如此慢慢培养,就具备了学圣的基础,然后可建圣功。可知,知县刘大绅倡导的办学宗旨,与他类灌输学童求名逐利的思想教育大异其趣。

其时,知县刘大绅还曾亲至正蒙书舍,为学子授课。对此,《清史稿》曾评价:“大绅素讲学能文章,在官公暇,辄诣书院课士,尝训诸生曰:‘朱子小学,为作圣阶梯,入德涂轨。必读此书,身体力行,庶几明体达用,有益于天下国家之大。’”正可谓“上声盈滨,开拓了一世文脉;文锦浩然,涵养了一代学风”。于是,民智开启,士知实学,村风一变。由此,即使在贫户寒门间,诗书传家的文明理念也日浓日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恰是正蒙书舍的人文辐射力与传承力,才使得夏庄这一方水土的文化血脉愈加丰盈和强劲。此后,夏庄春庭门秀,人才辈出,出现了文举人1名、郡庠生3名、邑庠生 17 名、贡生3 名。尤其令人感叹称道的是,这些知书达理之士,除个别出衔外, 多数于不同时期投身从事于文教领域。据不完全考悉,其后仅以田氏立的书塾就有 40 余处,被聘任教者达 70 多人次。

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廷颁布《选经宣示学堂》,勒以学制革新。至辛亥革命后,又通令改称学校。夏庄率先响应,于 1916 年在现夏五村选校址办学。教师为田俊预,学生 40 余名。其中有女学生 2 名,即田淑霞、田宜清,成为夏庄女性打开封建枷锁入学的先驱。湖区女子也由此享有了自己的学名大号。民国二十一年(1932),在今夏二村成立了第一个初级小学,2 个班,学生 70 余名,其中有女生 3 名。后于民国三十年(1941),先后设立了初级小学3处、私塾8处,学生已达350余人。是年八月,在田氏祖祠建立了起凤镇中心小学,即完小。凡期三届,高级班2个,初级班4个,学生达250余名。此先后两批学生计600余名。新中国成立后,其中一部分成为政府公职人员和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在新中国建设渴求文化人才之际,输送出了大批骨干。若称道夏庄曾为识文解字的“人才库”,可谓不虚。

“夏庄八景”

传统中,夏庄属沿河傍湖的风水宝地。乌河流经夏庄后,化身湖泽,生景发韵, 触动过历代文人的骚客情致。他们寓意形容,诗文多多。民国时期,本庄塾师乡贤田淑龙,曾将民间相传的村庄主要人文景观,概括归纳为“夏庄八景”——元宵河灯、耏水清濂、会泊白莲、黎明桥市、夕阳藕船、河干翠柳、围桥乘凉、石闸激湍。

元宵河灯 元宵祭耏河,灯月又一年;龙灯蟠古桥,莲灯绕彩船。夏庄一代代民众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六十年甲子元夜,‘西大白’挂灯荧光。”民众口中的“西大白”,其实是“西大泊”的串音,本指马踏湖囊心之处。此语来自一个古老的“古湖元夜灯” 的传说:每隔 60 年的元宵节之夜,湖心之处,冰凌成川之际,月明风静之时,会显现出一座环垣城郭,串串篝灯,玉宇荧亮,颇为壮观。为时不久,即灯消光熄,褪逝无踪。此海市蜃楼般的幻境,可谓兆吉寓瑞。为使“古湖元夜灯”岁岁面世,夏庄从清代中叶就有了元宵挂花灯的习俗,并于乾隆七年(1742)设灯节。每逢元宵佳节,乌河两岸,湖湾码头,灯月双辉,火树银花,民众同乐。若丰硕之岁,众人临水诚祭河神湖仙,尤显盛状。

夏庄历史上,乌河两岸民众往来,始仅依仗一架木板桥。人行不便,车马不通,且需历年维修之费,然交通之苦之困犹然,恰如血栓阻塞经络脉道,致使村庄百业不兴。延至光绪六年(1880),乡士田锡秉倡议率众,将木板桥改建为土石大桥。改建后的夏庄大桥,桥墩石柱1丈高,桥梁圆木盆口粗,桥底三孔宽6米,桥面芦土1米厚。此桥开通,方便民众,促进农商,百业俱振,实为夏庄发展史上的一桩喜事盛举。民众欢欣,阖庄振奋,便于那年元宵节,在新立的桥头燃放烟花,在桥前、桥后河面上放流荷灯,以示庆贺。此后形成传统民俗。每逢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来临,夏庄都要在桥头及附近河面举办盛大的烟花荷灯晚会。

元宵节的夜晚,乌河两岸尽是烟花灯烛,锣鼓齐鸣,群情高悦。只见沿乌河两岸 的树木上,各自扯连着一道长长的绳索。家家户户把家中最炫彩的花灯提出来悬挂其上。远远望去,两串彩灯如阵似帏。光影、流水之中,岸上、河面交相辉映,恍若两条金碧辉煌的彩龙。还有街巷墙壁上的谜语框灯、走马转灯,多是一些硬纸剪的西游记人物。在蜡烛火焰热力的驱动下,其不停地有序旋转,动画显影。家家门户上的宫灯、西瓜灯,孩童手举耍玩的鲤鱼灯、蝴蝶灯、蚌型灯、西瓜灯、禽鸟灯、五星灯、猴子捣蒜灯…… 简直将乌河两岸装扮成了灯的海洋。

乌河起舞闹元宵,千家万户笑眉梢。本庄百姓,倾家出动;四庄八村,包括博兴的民众乘兴赶来,云集河岸,齐齐观灯看花。届时人头攒动,水泄不通。既定时辰一到,河灯船从村北向南逆水而至,尾随其后的是锣鼓船、乐队船、戏班船、烟花船、观众船。河中船上,锣鼓声、鞭炮声、呼号声、喝彩声交织在一块,响彻云霄。河灯船开到哪里,哪里便出现欢乐的高潮。两岸的码头上,火树银花,争奇斗艳;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们欢呼雀跃,鼓掌助威,兴致提高到了极点。

乌河在两岸彩灯、礼花的照耀下,水面上映照着流光溢彩的倒影,简直成了神奇莫测的万花筒。河灯船上的青年男女,用灵巧的双手把五彩的河灯叠好,并把河灯的灯芯子点着,放置水中。只见红、绿、黄、蓝、橙这五色的河灯像一颗颗闪亮的水晶彩莲,在黑漆似的水面上缓缓飘动……此番人间仙境,曾有诗道:“东风夜放花千树,五彩河灯水上漂。晶莹璀璨似宝石,玲珑剔透玉石雕。借得仙女神妙手,装扮人间景奇妙。嫦娥含笑银河游,轻歌曼舞乐逍遥。”

时值初更,河灯船汇集到夏庄大桥下,兴致高昂的人们等着大桥上的桌花、杆花 点燃。顿时,大桥花燃,但见火树银花不夜天,只听到鞭炮锣鼓似雷闪,瞧不尽三月明、礼花弹、钻天哨、起花杆……看不够地花子、魔术弹、金灯、银灯、铁花冲天。真乃是:“万家欢腾良宵夜,玉兔东升月儿圆”。

燃花、放河灯后,还有三台戏同时上演。这就是夏庄后村的京剧班、北村的吕剧班、前村的五音戏班。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不同,分别选择自己的戏班子;观赏至夜半,兴致犹浓。

20 世纪 60 年代,夏庄大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桥。因时值四清运动时期,故 名四清大桥。此后,车水马龙桥上过,撑船荡舟桥下游,更是一番空前盛况。于是, 年年彩灯,岁岁烟花,歌舞升平,足显一派盛世景象。

耏水清濂 乌河古称耏水,发源于临淄矮槐树村,蜿蜒百里。待流经夏庄地界入湖口,愈显一副雍容沉稳、宠辱不惊的神态。过去,常年间,河水清澈见底,岸边丛生着苇莆蔓花,绿锦丝缎般的水草在水流的梳洗下甩摆不停,水底里生着各类鱼虾、毛蟹、蛤蜊……鱼虾在水藻间窜上穿下、欢悦追逐。水面上,鹅鸭戏水,舟船如梭。

夏庄村民世代生息繁衍在乌河流域这方水土上,凭赖乌河来渴饮、浇灌、刷洗、航运,并得以世代繁衍生息。那如淳汁琼液般的乌河水,还丰润惠泽了物产富硕、景观别具的马踏湖。正因为先祖们慧眼识河,临水择居,才衍生了“金起凤、银夏庄,赶不上鱼龙一后晌”的北国江南般的富庶风情。

会泊白莲 在今马踏湖东岸、夏四村东侧一带,为古会城遗址。遗址略呈方形,长宽约为半公里,墙基高约一米半。周围高,中间低,像小盆地。当地人叫东城子。明天启《新城县志》载:“会城,旧志云:在新城东北四十里,旧传为齐桓公会盟处。” 据查,古为平洲。西周宣元元年(前 827),公会齐侯于此,名会城。汉在此置平安县。莽新改曰“鸿睦”。南朝宋置长乐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会城县。会城东枕渑水,西依乌河,处千乘、博昌之间。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南北之战略要地。

会泊即原会城泊。明天启《新城县志》载:“会城泊即红莲泊,在乌河东,会泊红莲城东四十里。秋水时至,浩渺弥漫,满目芙蕖,红绿交射,而一种暗香拂拂袭人,尤称胜概。”由此可知,其时夏庄已有莲藕培植,而且自然景观已是碧波红莲,丽含秋夏。此景在明代就被称为“新城八景”之一。

相传,此地取名会城,是因齐桓公九合诸侯中的“一合”会盟就发生于此。王渔洋在《锦秋湖二绝句》中慨叹:“会城隐约接青丘,沙鸟浮沉水急流。一望寒芦秋色里,诸侯曾此会平州。”传说中的古会城,威严壮观,人文荟萃,四围繁华,风景莲花,简直是人间胜景。又传,孔子曾带领弟子到此传播文化礼教。

耏水逾石闸,会泊映古城,荷头色色碧,莲俏点点红。夏庄地处原马踏湖与会城 湖之间。盛夏之际,环顾湖景,河湖港汊,碧波荡漾;浅滩芦苇,郁郁葱葱,一望无垠。那接天的莲叶衬托着盛开的白莲花,随风送来一缕缕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湖区原生红莲;后经品种改良,被白莲藕替代。因荷开粉白浅艳之花,又被誉为 “会泊白莲”。白莲藕具有生吃甜脆爽口、不留渣滓,熟食味美清香、回味悠长等特点,因此远近闻名,招来众多的客商。据传,清朝咸丰年间,地方官员把刚采摘的鲜嫩白莲藕用荷叶包裹,选快马飞驰京都,尊请圣上品鲜。皇帝尝后赞不绝口,且轰动了满朝。会泊白莲从此名震天下,成为贡品。近年来,众多的国内外游客,除了观赏马踏湖的自然风情外,品尝白糖姜丝拌脆藕,也是大饱口福的机缘夙愿。真正是“会泊白莲美名扬,鲜嫩甜脆又清香。荷叶包藕拳击碎,佐料姜丝加白糖。难得一尝花下藕,游子归去带莲香。”

黎明桥市 夏黄庄何时形成鱼米之乡已无法查考,但每天都有一个早市。至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早市已兴。延于乾隆年间,形成黎明桥市,青蔬瓜果、粥肉副食等比较齐全。另外,还于乾隆五年(1740)设立了二、七集市。一年365天,天天买卖兴隆。村民靠湖吃湖、以湖为生,拿鱼抓虾图生意,是代 代相传的拿手好戏,亦是维系生计的收入来源。东方刚放亮,做买做卖的人们便云集桥头市场。

乡民把捕捞来的湖产鱼鳖虾蟹上市出售。常年上市的湖鲜有鲤鱼、鲫鱼、鲶鱼、黑鱼、甲鱼、草鱼、鲢鱼、大虾、长毛蟹、白条鱼、泥鳅、黄鳝等二十几种,还有野鸭、金丝鸭蛋、白莲藕等,一年四季畅销不衰。水乡湖味,多种多样,味美独特,有言道:“米炒毛蟹椒,黄鳝蒲菜汤;鲜虾炒香菜,黑鱼白菜帮;毛蟹熬南瓜,甲鱼炖鸡汤;野鸭米炒吃,皇上难得尝。”

同时,早市也吸引着远路客商,他们为湖区输送来了生资商品、日用百货;但见菜芽、 肉食、面食、粮油及各种生活用品,摆满了各个角落。

夕阳藕船 水乡九月,秋高气爽。蒹葭苍苍,稻穗金黄。此时,也正是白莲藕收获的季节了。人们赶早下湖,忙于采藕,销于藕行。每当夕阳西下之时,满载的藕船汇集乌河,船头接船尾,蜂拥至市。一垛垛洁白如玉的白莲藕,在夕阳的照耀下,涂上了一层银泽金光。

船进庄里,小儿在岸上村姑的点拨下,立于河岸码头,冲着小叔喊大爷,巧嘴甜言讨脆藕。船一靠岸,只见七家大藕行内外,擦肩接踵,人欢马叫,闹闹嚷嚷。满藕行的外地客商,经讨价还价后,过秤、付款、装车,忙得不可开交;接下来就是将白莲藕贩运至四面八方。

真可谓:“采藕出旭日,满载归夕阳;千舟织河锦,九秋奔销忙”。

河干翠柳 圣柳春含絮,河廊叶翠浓;沿溪浣衣女,杵溅水花腾。传统中的夏庄,湖边岸畔,宅前屋后,多植柳树。春天伊始,万树鹅黄,柳丝摇曳,吐绿放翠,生机盎然。但见乌河两岸,翠柳似列如阵,巨冠相绾成荫。暑夏时节,身披绿纱,列队成行;树枝间蝉鸣起伏,莺歌燕舞。在乌河入湖处,更有那柳陌蒲塘傍着小桥流水人家,看上去就是一首无字的诗、一幅立体的画。农家篱院盛开着杏花、桃花,在风和日丽的艳阳里,舒展着芳姿倩影。这令人陶醉的美景即使仙人也会流连忘返。

围桥乘凉 盛夏时节,乌河两岸风光旖旎,景色清幽,爽风阵阵,空气中飘散着湖乡独有的清香蕙气。

皓发渡夕年,行程罢千里;桥厢瑛瑶坐,逗孙兼斗棋。这时节,庄内的耄耋老者最大的闲情乐趣,便是携带一个撑兀扎,扎堆聚集在夏庄桥头的巨柳老槐下乘凉,或打牌,或弈棋,但更多的是团团围坐,谈天说地,论古道今,讲“三国”“水浒”,拉“封神榜”“三侠五义”,回忆陈年旧事,感慨岁月如流。时常是没有主题,但总有谈论的话题。往往一人随便引起某个话头,便你接我和,顺风扯旗,漫扯散拉上大半天。若回头捋一捋,还真是多半记不起都谈论了些啥。或因对往事记忆有别,便惹起一番还原真相的争辩。你言来,我语去,显一副老天真的模样,观来别有一番情致。

虽没有约定,但每日里时辰一到,多已聚齐,于是被乡人戏称为老汉子市。若某日有一位未到,便议论猜测缘故;继而又警觉起来,揣摩是否生出了不测。一旦不幸之音传来,就叹息少了一个玩伴儿,就感慨人生熄灭如灯烛。那顷刻间的感觉可真是“白发老叟,桥头之上;惯看了,几度夕阳落;目送去,潺潺乌河北逝水”。

石闸激湍 在乌河入湖处,即夏庄村北,有一石闸,村人称北坝。民国《重修新城县志》载:“夏庄石闸,在城北五十里夏庄北。乾隆二十四年(1759),山东巡抚阿尔泰奏《垦稻田》于此置土坝,以时蓄泄。后易以石,知县翟翷建立。”后人为纪念翟翷这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县官,便称此曰“翟公闸”。

乾隆年间,夏庄及马踏湖一带,曾多有棘茅丛生的湖洼沼泽和泛生盐碱的荒滩弃 地,旱则纹裂焦躁,涝则洪波滔天。翟翷履职新城知县后,引发了对民众生存状况的高度关注,接受了夏庄村民田炳代表百姓的禀呈,向山东巡抚阿尔泰提请了湖洼荒地改治稻田的方案。这个方案的大概内容,就是按照挖渠引水归田与节蓄并举的原则,实施治理河道、疏浚灌渠、筑堤建闸综合水利整治,引用富有肥力的乌河水灌田压碱,将湖洼沼泽及盐碱荒地开垦复耕为肥沃稻田。

为了保证垦湖洼变稻田后的大面积用水,须以“乌龙河之水为众田所藉,应予为储蓄,始敷灌溉河之下游”。因此,配套建造石闸势在必行。翟翷的垦荒方案成熟后,便提请山东巡抚阿尔泰,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正式向朝廷呈上《新城等处营治稻田疏》,立即得以准奏。翟翷接到批文,便立刻组织沿湖十三村庄之力,兴建夏庄石闸。经过 3 个月的紧张施工,一座气势宏伟、造型精美的石闸横拦高耸于乌河水面之上。该石闸完全用精细加工的方块石砌成,高 10 余米,长 25 米,分为中主闸与左右两副闸。闸板用精选的松柏木制成,严密地镶在凿制工整的石闸槽内。逢需水季节,则落闸收蓄,将河水拦阻而引入湖区稻田;而丰水之时,则启闸泄流,排入小清河。副闸的每边建有溢洪道,秋洪时节就起到泄洪分流功用,以减少对石闸的冲压力。闸的西边划出 1.7 亩地,所产供 2 名闸夫的日常工食之用;还建房 5 间,四面围墙,作为闸夫的住所。

据载,翟公闸建成竣工于乾隆二十六(1761)年五月初二日。其时,石闸的圣旨盘龙碑前,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庆贺石闸落成的人群欢声雷动。渡闸的船舶鱼贯穿行;船工纤夫齐声叫号,声颤清流。自此,一座古老的翟公闸,让狂放不羁的河水突然温顺下来,并乖乖地听从调度指挥了数百年之久。通常年景中,湖滩洼地中疏浚开挖的 漏沟内是从乌河中串来的缓淌清流,旱了能蓄水,涝了能分洪,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丰歉听天时的景况。

往昔棘茅丛生的 300 余顷湖洼沼泽和泛生盐碱的荒滩弃地,在开垦改治成功后,非极端大灾年份,几乎成了旱涝保收的“金盆底”。其中旺长着大红芒的水稻,也就是远近闻名的马踏湖香稻——颗粒饱满,呈半透明体,油润光亮,蒸煮之时香味飘逸,有“一家做饭十家香”之誉,吃起来满口清香,后成为进奉朝廷的贡品。

据载,翟公闸巍然屹立于云蒸霞蔚的马踏湖上。早迎朝晖时,两道坚堤伟岸驯制着洪流;夕送晚霞间,远近的稻浪方田叠翠播香,堪为水乡一大景观。一时有无数文人墨客争来游览作赋。但见此闸南北水位落差一米多,水势由南往北猛冲而下。但见闸口怒涛澎湃,飞溅似雪。闸北船漕深达丈余,激流在此形成鹅毛必沉的漩涡,甚是壮观。曾见有游泳者顺流而下,被怒涛卷入丈余深的漩涡,潜出几十米后方能露出水面喘息。这石闸激湍,使人领略了大江大海水激浪涌的惊险场面。

更引人入胜的是观赏舟船渡闸的情景。当时,水运船只多,船漕不时挤满了船舶。为使群船渡闸,首先在接坝上闸。顿时,水涨闸口。然后,船只列队;两岸船夫背绳,强力牵船渡闸。霎时间,船工叫号,声震云霄,场面壮观非凡。如有北去船只时,亦要在接坝上闸。水位上涨后,船舶鱼贯而来,顺流而下,奔向征程。但是,若船舶掌舵稍有不稳,将会有撞岸翻船之祸。

那时,乌河是桓台博兴两地之间的水运要道,有“耏水驿递”之称。每天不分昼夜,有数百只船舶经过此闸。船灯通宵燃亮耀明,构成了翟公闸的壮观景象。一年四季,水流激湍,涛声阵阵;舟船如梭,人声鼎沸,实为一大胜景也。

其时,石闸东岸立一盘龙石碑,正面刻有皇帝批的圣旨全文,碑阴刻有修闸的详 细记载。可惜该碑在战乱年代被毁,已不知去向,实为可惜。

岁月迢递,已近百年,昔岁之“夏庄八景”,虽有时过境迁之憾,但存古风流韵之长。

商贸先驱田俊玫

近代历史上,夏庄本是乌河下游的商贸大埠。此商贸大埠的形成和发展,与一个名字相关联,即夏庄籍著名商贸业者田俊玫。

田俊玫,18 岁考中秀才,后赴省城参加乡试。临近答题完毕时,却惊闻母亲病逝之噩耗,犹如五雷轰顶,当即弃卷罢考,奔丧归家。据传,当时试卷未署名字,暗中与考试学友互换。那友侥幸中举;数年后又得中进士,放知县之衔。此学友为博兴龙河人。为报答恩情,两人结为金兰之好,日后资助其创办了广聚城。

田俊玫安葬母亲后,适逢马踏湖区连年遭遇水患,夏庄庄稼颗粒无收。他便放弃考取功名,带领二哥、三哥贩来鱼虾,肩挑赶奔 45 公里外的周村卖掉,以此谋生。几年过去,不仅保住家中老小性命,并赚了点本钱。

田俊玫发现当地出产的莲藕在外地比较适合畅销,于是用赚来的钱,买湖区浅水地段,试种莲藕。几年后又引进南四湖名藕,经改良换代,使之适合当地水土。生吃清香甜脆,熟吃糯面细软,可谓上等佳品,十分畅销。他种植莲藕成功,带动了广大村民纷纷开垦浅水地带的苇滩变藕田,致使当时夏庄、鱼龙、华沟及北河沿一带,植莲秧藕蔚然成风。随着养藕户不断增加,他筹资选址置地,兴建房屋,于 1896 年创立了广聚城实业公司,并先后在博山、莱芜、周村、济南、平原、禹城、德州等地设置了销售办事处。实业公司的兴办,一业带多业。除了外销,还增加了藕粉加工。田俊玫务实精干,生财有道,天天迎八方来客,日日接舟船靠岸。门前车水马龙,商家络绎不绝,公司宾朋、客商云集。他以“一分利钱吃饱饭,十分利钱饿死人”为律,薄利多销,以诚待客,童叟无欺。当地藕民不愁销路,交来藕,拿现钱;远来客商带来四方粮米特产,惠及广大民众,故此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因他锐意进取,又业精于勤,且宽厚待人,好善乐施,后来成为闻名方圆百里的商业名人。

1937 年后,日本鬼子大“扫荡”入侵夏庄。遭到杀害的村民数十人,其中就有田俊玫侄孙一人。广聚城也遭到了鬼子的抢劫。家仇国恨,使晚年的田俊玫恨透了小日本鬼子。国民党不抵抗,而共产党游击队组织民兵奋起抗日,使他看到了希望。此时,对于救国救民,作为老人的他已不能上阵杀敌,但一腔爱国保民的热情激励着他。当时,他为马耀南、杨国夫提供过后勤资助,以献抗日之力。战乱年间,百业凋零。他决定将实业公司停业、解体,小股转移若干人经营,不能落入日本人手里,故此将大笔资金捐助抗日救国的队伍;部分资金与田产,一半分给族人,一半分给庄里乡亲;留给子孙小部分田产,以求后代自力更生,勤俭持家。

田俊玫创业广聚城 40 多年,广交客商,惠及民众,造福乡里,振兴了一方经济,深受商业界拥戴,赢得乡里称颂。

田氏正骨术

田氏正骨术始于清道光年间,田殿举(1820—1886)为田氏正骨术之始祖。传说,他年轻时上树砍柴,不慎跌落,致右胫腓骨骨折。或该天缘命数,巧遇黄河岸边杨家集一赵姓游医。经其实施手法整复,外敷膏药加带束板护,又内服汤药,不久康复。田殿举感恩之余,得知老医生孑然一身,于是拜为义父,并留于家中,极尽孝养。老医生对田殿举忠厚、坦诚的品行十分欣赏,于是将祖传的中医正骨术和接骨膏熬制秘方传授。田殿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验证医技膏效,其将鸡犬腿骨折断,贴膏固定,不过 10 余日即可愈复,奔跃如故,可知已掌握了全套正骨术和制膏技艺的真传。待老中医去世后,田殿举始设馆应诊,从此声名乡里。

第二代传人田淑玠(1852—1935),系田殿举之子。相传,其聪颖好学,悟性极高,从父侍诊数年,便尽得真传。他常以治术不显而饮恨,便广泛拜师访友,虚心请教。凡闻有迁葬尸骨者,便亲临现场仔细观察默记。经常独自静坐,用手探测和细心揣摩自身骨骼与关节的结构。田淑玠医绩显著。无论是腰椎、肋骨和四肢骨折还是关节脱臼、脱位,凡经其手,多获痊愈;即使开放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也无例外。至此,田氏正骨已胜过前辈,名噪府县,获得“大先生”“活神仙”“神医”之称。田淑玠虽为名医,但谦恭处事,平易近人,医德高尚,有“和义共仰”之誉。

第三代掌门人田承禄与兄田承福承继祖业,田承禄主以正骨,田承福主以膏方,兄弟二人分工又合作。应患者需要,扩大医疗规模,开设了瑞生堂药店,并设有治疗床位。远近求医者日益增多,治愈率也大大提高,田氏中医正骨名声愈震。他们积累先辈的验方、秘诀,兼以自己的临床经验,编撰了一部《简易正骨手册》,并附病案若干,惜乎遭焚于“文化大革命”之中。

第四代传人系田宜勉、田宜瑚。田宜勉(1899—1963),字敛斋,15 岁即下学跟其祖父田淑玠学习正骨用药手术,数年后尽得其传且有创新。后独立应诊行医,设立医馆应世。其在骨伤科临床上,能按伤位特点,灵活使用整复手术,外敷自己亲手配制的膏药并固定。经其治疗的骨伤愈合期短,治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复发者极少。新中国成立后,调至桓台县人民医院工作。虽年迈体弱,仍热心于骨科临床。1958年,他主动将数代祖传的正骨、接骨秘方“龙凤接骨膏”献出。晚年,曾治过难以整复的粉碎性破伤性骨折多例。在临近各县的干部、群众中声望较高,登门求医者终日不绝,东北各省及新疆、青海等地的病人也慕名而来。临床 40 余年,以全部精力献身于医药卫生事业。曾多次被选为桓台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委员、惠民地区医学委员会委员,并多次出席省、地区医学经验交流会。

田宜瑚(1926.6—1981.10),字静珊,系田承禄之子。他自幼随父就医,身怀绝技。16岁就独立出诊,显露锋芒。后调入起凤医院骨科工作,医治患者遍及全国各地。其精湛技艺与崇高医德博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及党和政府的高度赞誉,曾被选为多届地县两级政协委员。其积多年行医经验,使祖传医术有了新的发展与提高。他对下一代认真培养、严格要求,将祖传的世代医术和自己的长期医疗实践经验全面系统地指教,致使下一代人都各有成就。

第五代、第六代传人气脉茂盛,开办了多家正骨医院。如田茂恒于 2005 年创办淄博高新(田氏)骨伤医院。2015 年,田氏正骨疗法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田茂杰于 1991 年创办桓台县红十字会正骨医院,2015 年改名起凤田氏正骨医院。田茂宁于 1997 年创建起凤正骨医院,2011 年被国家商务部审定为“中华老字号”医院。田昭亮创办桓台夏庄昭亮正骨医院。田昭学创办桓台田氏正骨医院。田敬国创办博兴正骨医院。田敬峰创办茂桐正骨医院等。

乾隆到会城民间传说

乾隆幼时受奶妈怜爱,而乾隆也有意报恩。奶妈有一子,名唤绳武,长乾隆 2 岁,贪玩厌读,结果科举不第。乾隆登基后,将绳武任命为新城知县。

当年,乾隆南巡时偏路驾至新城,闻会城泊红莲妙境,令绳武陪驾会城一游。乾隆到会城泊游览红莲盛景。博兴县令亦随驾侍奉,并摆宴会城泊一亭内。

宴间,两位知县提起新城、博兴两县边界相争事端,恭请圣上裁决公断。乾隆随 即将桌上之竹筷拾起,南北向置放于桌中央鱼床碗之上,一语道出:“此即新城、博 兴之边界也。”

君无戏言,乾隆一筷定边界,两县多年之争自此息讼。(魏玉庚)

政协淄博市委员会

《淄博记忆乡村》 编委会

主 任 丛锡钢

副主任 刘东军 董学武 达建文 蒲绪章

王济众 徐培栋 毕红卫 李先坤

委 员 任汝刚 耿衍飞 李美英 李 玲

王 东 孙雁丽 徐俊杰 李 洁

张新清 李玉清 苗 玉 裴培科

王照达 齐爱英

【本文选自 淄博政协 特此感谢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