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从一段离奇的悬案开始

第一个古巨龟属化石于1895年被发现,这具化石非常有名,一方面因为它的巨大,另一方面也因为它缺少了右后足,很可能是被什么巨大的掠食者咬掉的,更像是巨人撕碎一样,科学家最后做出一个大胆的推测,是史前巨蟒干的。

地壳间歇性抬升动态图(5000万年前地壳活跃)(1)

印第安人中一直流传着有关黄金国的古老传说,在那个神奇的国度,国王浑身涂满金粉,在圣湖中洗浴。为了寻找令人垂涎的黄金国,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陆续派出探险队。然而,这些欲望注定只是一场疯狂无果的幻想。

地壳间歇性抬升动态图(5000万年前地壳活跃)(2)

当时光绪还悬赏去寻找失落的黄金国,去探寻那守护者神奇的巨蟒,幻想的人类开始选择去探险,寻找那史前巨蟒,最后的结果是全军覆没,人们也不知道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关于蛇的传说也有很多,有一个雷神和蛇的故事,传说某山上有个伐木的,他上山时砍死了一条蛇,之后被雷公劈了一下。伐木的大难不死,跑到洞里躲起来。后来发现洞里有许多蛇,蛇王向雷公请求要惩罚伐木的,于是雷公就一个劲地对伐木的打雷。伐木的很生气,就对着雷公大骂,雷公被骂以后觉得伐木的有理,突然一个霹雳打下来,把蛇王一窝全劈死了。

地壳间歇性抬升动态图(5000万年前地壳活跃)(3)

对于古时候的蟒蛇,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泰坦蟒,泰坦蟒属于蟒(Boidae),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类,它们就像是将现代蟒蛇放大后的产物。据说这样大的变温动物,至少要在最低从30℃到34℃的气温下生存,所以确定在古新世的新热带界因为有大量二氧化碳而高温的气候模型的假设一致。泰坦蟒平均体长可达到12米,体重超过1吨,这两个数字已经足以说明它们的可怕之处。它们的食物有4.57米长,半吨重的钝鼻鳄和3.05米的肺鱼以及当代的一些大型乌龟。泰坦蟒早在近5800万年前就已灭绝

地壳间歇性抬升动态图(5000万年前地壳活跃)(4)

在化石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研究人员都是以栖息在南美洲亚马孙丛林里的绿水蚺作为考证泰坦巨蟒的对象。这种巨蚺是目前体形最大的蚺蛇类,最长可达10米,重达225千克以上。它们喜欢生活在沼泽和河流里,平时以捕食水鸟、鱼、羊、龟等动物为生,有时甚至可以吞下两米多长的鳄鱼。强大的攻击性,使它们成为亚马孙丛林里最危险的生物之一

地壳间歇性抬升动态图(5000万年前地壳活跃)(5)

泰坦巨蟒捕猎的目标,自然也是以湖泊河流中,各种水生动物作为主食。通过对哥伦比亚当地的考古来看,当地的水生物种,有包括长达3米的肺鱼、鳄鱼,还有各种龟类。不过不同于现代的森蚺之类的大型蛇类,泰坦巨蟒的牙齿和上下颚结构有着明显的特化,这种特化可以让它们可以更好的不是鱼类,但是却难以在水中伏击陆上灵活的小型恐龙。因此这种巨蛇,它们的食谱基本可以认定就是以鱼类,以及一些小型鳄鱼和龟类为主,很少去伏击陆上的恐龙,当然这一特化,也很有可能避免在狩猎过程中,身体产生太多的热量,并且压迫到内脏,从而对泰坦巨蟒的身体带来伤害。

总结:不过放心,即使巨蟒依旧,不照样会被做上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