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励志(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1)

本文共计6253字,“欲速则不达,安驶万年船。

这是智远的第062篇成长笔记的分享。

“欲速则不达并不经典,

经典的是下一句:安驶万年船。

现在的人都讲究效率,都讲究抓住风口,看到一个风口,不管自己有没有条件,就赶紧上,实践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实践之前没有观察好局势”就直接AII-IN,最后浪费了金钱不说,时间也没有了,落的“一地鸡毛”。

W先生是我的一个朋友,86年的,演员出身,自己也算小资,前几年做在“望京小腰”撸串的时候认识的,依稀记得他当时是一个快餐连锁加盟餐饮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前几年记得他混的风风火火,在做连锁加盟的时候赚了小几百万,换了车,换了房,最后不做餐饮了。

曾经记得有一次撸串,我们聊天,我问他,为什么自己舍身投入的行业突然不做了,他说,前几年看到了“社交电商的风口”,然后就把自己挣得钱投入到了线上社交电商行业了,做单品牌,学习别人,走传统代理的模式。

最后谁知道出了意外,压了一堆货,赔了点钱,就不干了。

昨天我翻了他的朋友圈,我问他,你做MCN公司啦,他说,嗯,这不是现在短视频是风口么,然后就自己开公司运作半年了,现在自己做孵化IP,都是“专业摄影师拍摄”。

我说那不是挺好么?还可以带货,接广告,看着很专业,他说,自己走错了一步,原来没有舍身过这个行业,现在直接进来,走自营孵化的路线,投入了不少,外加上新公司,不好签约KOL,加上过年行情不好,亏了,现在现金流都是问题,关了。

我们两个关系比较好,我经常和他直言不讳的说,在我的印象当中,我个人比较欣赏你优势“折腾劲”,但我有一点不太欣赏,“换行业创业”。

然而他却经常和我说:“你不懂”,在投资创业这件事情上,我确实不太懂,可能当自己有一定的资本就胆子更大一点吧。

智远算是比较保守,我认为古人说的:换工作穷3年,换行业穷10年,欲速则不达,安使万年船,应该会有一定的道理吧。


欲速则不达励志(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2)

01.子夏为莒(Ju)父宰

《论语》子路篇当中有一段经典的桥段,原文为: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

“莒父(JU,三声),鲁国的一个城邑,现今在山东省莒县,“宰”:宰相,不是宰杀的意思

该段中文的意思为:有一年,子夏被派到鲁国的一个城邑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访自己的老师,向孔子请教:怎么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说:

“做事情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谈贪图小利。

这句话是孔子告诫他的学生子夏,从政者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百年大计,千万不能急功近利,不要为了表现而很快拿出结果,要以大局为重,不然就会欲速则不达。

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情也做不成。

欲速则不达励志(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3)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奏都在加快,当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也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不管是工作,还是创业当中,我们总能看到那些失败者都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在很多事情面前不喜欢按部就班,而是视图的寻找捷径,想以最快的方法走向成功。

比如做商品失败的人,

总想着通过营销把一款商品卖出去,

而不去考虑用户的刚需点在哪里

比如做平台失败的人,

总想着流量,拉新,而没有去深度思考下

自己的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产品是否做的更好。

这样急功近利的结果最后却是“收效甚微”,在这方面,就像上面文中孔子说的一句话:“欲速则不达”,安驶万年船“。

很多人都是这样,在看到别人的成功以后,自己的内心就很着急了,不管是处于嫉妒还是眼红,就想更快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于是就加快脚步。

于是他们往往只看到了别人成功的那一刻的光环,殊不知道背后也是经历过很长时间的摔打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这样急功近利的人,往往没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成功也就成为他们眼中的海市蜃楼。

欲速则不达励志(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4)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当今的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目光短浅,或者只看重眼前的一点点苍蝇小利,而没有长远的计划和打算,根本不顾自己人生的大局,怎么可能成大事。

很多风口就是这样,我们一味的去追,一味的在看风口,就会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干一行爱一行,一行不行,换来换去其他行业也未必行的通。

孔圣人只有寥寥的几个字,就总结出了人世间的真理,一直在警告世人,要想成大事,牢记孔子的忠告。

所以,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千万不要一味的主观的去追求急,追求快,这样是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我们只要做好了基础设施,把基础打牢固,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摆脱掉我们内心急于求成的心理,通过我们自己的积极努力,最终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然的话只能适得其反,很可能会误入歧途,走上邪路。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有自己的事业,于是总是想在成功的路上寻找一些捷径,可是到头来却发现,在成功的路上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捷径,唯一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拼搏努力”。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心理,坚持才是真理,“无欲速,见小利”则告诉我们,小恩小惠不可要,不然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


欲速则不达励志(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5)

02.日拱一卒无有尽
  • 只有留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最美的乐章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他看到我每天坚持日更,通过写文章,自己也想跃跃欲试,并“叫吼”,我要写,一定比你写的好,你看你的排版,字体大小,以及语言的逻辑,都不通畅,并且有的时候居然还能发现错别字,一顿吐槽。

我听到他给予我的反馈“虚心的接受”,并没有直接去“怼他”,从以前自己写文章从来不检查,慢慢的到写了之后要反复检查“好几遍”。

从自己“原来从来不重视排版”,到写了之后“反复的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是否需要添加图片,添加什么样的照片更合适等修改。

从他说我写作组织语言逻辑不畅的时候,我“一段话”在写完后都会思考和前面观点是否形成共识,并且思考观点有无做到首尾呼应等问题。

我每次修改完成,都会给他看,慢慢的他发现我”进步不少“。他看到我享受的红利,觉得“写作”也没有那么难,自己也打算做一个“自媒体”来运营运营,我说好呀,我们来比一比。

他经常和我私下说,我要文章怎么样,我要写什么观点,我要每篇多少字,我总是说一句,你有空先把“自媒体”注册后在和我说吧。

居然第一天问我:“自媒体怎么注册的”,我也是醉啦,我在教他之后,他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待写了一篇文章发给我看后,我瞬间觉得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呵呵”。

欲速则不达励志(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6)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没坚持3天,他就因为各种理由而放弃了“写作”这件事情,我问他为什么不写了,他说:“没有耐心”,“写作能力不强”“提笔忘字”“写出来没有阅读量”等,多数人纵有千万种放弃的理由,都没有一个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

有的时候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差的是没有人愿意一路去寻找合适的方向坚持下去,我们每个人总是在点评别人的时候津津有味,掷地有声,却发现,当自己去做的时候“非常的困难”。

从那天起,他再也没有“看不起”我日拱一卒,坚持写作的爱好了,只是偶尔会说,特别佩服你这种能够“沉下心,每天码字6000字以上的年轻人”。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不要去嫉妒动手去做的人,有的的时候,说不定坚持了还没有答案,别说“不坚持了”,能够得到结果的人都是值得我们佩服的,自己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动手有多难”“背后的打击有多大”。

要知道,我在开始写作的时候,也面临过他说的这种问题,写不好,排版不好,没人看等,但是我并没有放弃,也把”急于求成“为了浏览量的思维放到了“专注于内容创作上”,才在头条号上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阅读量”。

《法华经》当中有一句话叫做:“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钟如海”。形容的时候锲而不舍,天道酬勤的故事,勉励我们勤奋进取。

当中还要一句名言,宁可十年不做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只要勤奋学习,坚持不懈,每天像个卒子一样前进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终会有所成就。


欲速则不达励志(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7)

03.成长的必备品“耐心”
  • 活在未来,是生活的根基

如果你能幻想出未来5年,10年自己想要的模样,那么就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当下想要做什么样的努力了。

什么问题带来的成长焦虑,就去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是在未来5年要面对的,自己当下就抓紧去补充。

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一书当中说过一段话,智远想在这里分享给你:活在当下是成果,活在未来是根基。

活在未来的大概意思是:

对外来有一个预测,当然这个预测必须是经过深度思考,个人规划的,然后按照这个预测为标准来规范要求自己当下的行为和活动。

比如:自己知道VLOG短视频是当下风口,自己想抓住风口,在3年后做一个大V,然后就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财富,所以自己当下就不断学习VLOG的一些东西,投资自己,用短视频挣钱。

比如:你预测到未来做生意的本质是,“基于兴趣的社群”组成,未来社群时代再次能够来临,那么你就清晰的认知到当下应该去做“内容”,做好定位,积累自己的用户粉丝,然后在成熟的时候,做付费圈子。

所谓活在未来,就是对未来趋势的预测,然后根据自己的预测,用自己当下的行动提前为未来做好准备,那些在当下坚持不下去的人,是因为未来对自己的目标感不够清晰。

欲速则不达励志(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8)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 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

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呢?智远认为,一个人能够有多大的成长,就看他有多大的耐心,换句话说,自己的耐心有多大,就要看他活在多久之后的未来。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具体含义?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是在农村长大,在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花生”,然后经常跟老人去地里面干活,播种,打农药,累的够呛,我经常和父母抱怨,这个东西怎么长这么慢,要几个月才能吃。

我的父母便说,你还记得去年吗?你天天要吃花生,现在给花生苗做打农药,就是为了让你吃到更大的花生仁,现在如果不做,来年怎么能吃到呢?

当时那个当下的我,想的是满脑子干活累的够呛的事,哪里想过未来呢?而相比我而言,父母则是一个活在“未来”的人,因为他们非常的清晰,自己当下不做出这样的投入,明年是没有“花生可以收”“花生看吃的”。

他们不会埋怨,不会抱怨,不会半途而废的真正原因是因为,知道自己未来想要的结果。

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品,要知道,有的时候当下的行动,并不是为了改变现状,而是为了改变未来的活法,如果现在没有耐心,那么以后就没有成功。

就好比健身一样,很多人都知道,一天的健身,一星期的健身,是看出来来任何的效果的,但是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坚持,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未来想要一个很好的身材。

当我们当下遇到“苦难”的时候,就想象未来的硕果,活在未来是生活的根基,这样才有当下奋斗的动力,让我们积累更多的耐心,欲速则不达,慢则快。


欲速则不达励志(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9)

04.没有“过程”,哪来结果
  • 结果导向的前提是“过程”

在工作当中,领导经常教育我们说,“结果导向”,只要完成任务,这句话显然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对于个人该完成这个事情的结果的前提必要条件是什么?是过程,如果没有过程,哪来的结果一说呢?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领导让你做一个品牌介绍的PPT,自己在预期内完整的交到了领导的手中,试想一下,自己当中做了多少的付出,文字方面的策划,PPT当中的选图,甚至有的图片没有自己还需要亲自拍摄。

待半成品出来之后,自己又一遍一遍的检查,最后甚至于还需要设计进行美化各主题,你说中间的过程重要吗?智远认为非常的重要。

欲速则不达励志(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10)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但是多数的情况下,我们总是为了拿到一个好的结果,缩短了过程,最后却拥抱了一个“失败”。

比如自己去几次健身房,一顿俯卧撑,仰卧起坐的操作,就觉得有了一个完美的身材,结果把自己练的腰酸背痛,也没有出来形状,失败了。

比如认为自己看了好几本书,思维认知就会变的深刻了,出去就可以到处卖弄了,结果有吗?没有,为什么,没有量的积累,是无法达到质的飞跃。

在“结果”的驱动下,我们总是希望很快的去完成某件事情,而忽略了中间的过程,于是,我们就会陷入一种状态里面,“赶紧的”“赶快”,这月增长达到“10万用户”,这月“GMV提升50%”。

最后呢,“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原地杵”,我们陷入这种赶紧的状态下,是根本没有耐心去做长期的投入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事情总是轻而易举的失败。

我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

就是这种状态,

一心只想着“阅读量”“流量”怎么吸引用户,

怎么做好标题党,只想看点变现,

于是就多写,多抄,搬运等。

每天只要数量,不注重质量,结果“我的计划失败了”,一个月下来,在头条的数据非常的差。

后来我就积极的静了下来,认真的反思自己的技能问题,“写作的功底是一切的基石”。我就用心打磨自己的内容,当文章质量提起来的时候,我就拿到了今日头条给予我的连续“青云计划推荐”,头部媒体转载我的“行业观点稿”。

过程很重要,成为一个有耐心的人,是看到结果必经之路,要清晰的知道成功是一种持续的累计状态,欲速则不达,没有人一口就能吃个胖子。


欲速则不达励志(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11)

05.沉得住气,弯得下腰
  • 左思用了10年时间撰写《三都赋》

厚积薄发是一个不断吸收,储备的过程,左思的“辞赋”,他在写旷世名篇《三都赋》用了10年的时间。

他为了把《三都赋》写好,无论是吃饭也好,睡觉也罢,时时刻刻的都在构思这篇赋的语言文字,核心思想以及包含的艺术境界。

他为了能够把自己突发的灵感记录下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忘带着纸和笔,一想到有什么好的句子,就会立马记录下来,左思用了整整10年才写了一篇足以让他流芳百世的文章。

而我们此刻的一些年轻人据说一个星期就能写一篇小说,真的是非常了不得,所谓的“台上一秒钟,台下10年功”,任何成功者,都是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

欲速则不达励志(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12)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我朋友开公司的故事:

L先生是我的好朋友,前些天,自己的公司搬家,让我去帮忙,他做内容创业的,在我的印象中,他就一直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他开始做兼职内容创业,所有的读者,都是自己大学积累下来的。

那个时候和他聊天,他经常说,我不仅仅做了未来10年的规划,而还一步一步付出行动,稳扎稳打,那时候觉得他在吹牛,现在觉得“他真厉害”。

依稀记得,2015年的时候,我们一起工作,在一家上市公司,临近过年了,广告部的同事请年假提前回家过年了,可是还有一个客户临时提出要修改一下方案,当时自己还有大量的工作挤压着。

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说,沟通好具体的要求以及方案中的细节,连夜3天赶了出来,方案过了,但是知道他因为熬夜,风寒,感冒发烧了。

3年后,他有了自己有了公司,而且从原来2个人的团队到现在的10几个人,因为原来都是兼职,像打游击战一样,现在走向正规化。

前些天打电话让我帮忙搬家,我还一顿吐槽,那么大的老板了,还不找一个搬家公司,居然还像以前一样坑老同事,他说:“创业不易,没钱呀”。

搬完公司,我们一起吃饭喝酒,他说,现在每每回忆起曾经一起玩命工作的时光,下班还要努力自己做内容,他都不由得感慨万分,那真的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疯狂。

他说,那种感觉就像是爬山一样,累到精疲力尽仍然死死坚持,于是渐渐地发现,坚持和向上变成了一种习惯。你看,每一个努力的人,都活的又励志,又让人心疼,而这些人,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坚持,长期投入,不着急的等待结果。


写在最后: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可是却没有人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每个人成功的人都是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里面默默的努力着,在漫长的看不到希望的等待中酝酿着。

比起欲速则不达,我更喜欢下语句,“安驶万年船”,生活就是一种永恒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的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坚定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