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追剧的同袍们最近一定被安利过一部剧——《清平乐》,这部由正午阳光出品,张开宙执导,王凯、江疏影主演的电视剧改编自米兰lady的小说《孤城闭》,电视剧以宋仁宗的一生为线索,既讲述了北宋皇帝赵祯从少年登基逐渐把控朝政到殚精竭虑爱民治国的故事,也表现了在风起云涌的朝堂背后,仁宗的情感抉择和喜怒哀乐。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1)

“穿”在大宋

要说《清平乐》对于同袍们最大的吸引点是什么,一定是剧中对于大宋衣冠的还原。剧中的宋代衣冠由扬眉剑舞老师依照传世宋室皇家肖像、臣民像,结合多年研究经验,严谨还原,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活动的大宋衣冠图。

帝王礼服

通天冠服是宋代仅次于冕服的一种官服。通天冠又名卷云冠,是帝王在重要礼仪场合所穿着的服饰(皇帝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服,其基本样式是衣与裳搭配制)。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2)

《宋史.舆服志》规定,冠用北珠卷结于冠上,有二十四梁,冠前有金博山加蝉为饰,与织成云龙纹绛色纱袍,白纱中单、方心曲领(宋代的方心曲领是一个上圆下方,形似锁片的装饰,套在项间起压贴作用,防止衣领雍起,寓天圆地方之意)、绛纱裙(裳)相配,腰束金玉带,前系蔽膝,旁系佩绶,白袜黑舄。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3)

帝王常服

宋代皇帝常服体系根据场合和形制分为三种:衫袍䙆袍窄袍。《宋史·舆服志》记载:

赭黄、淡黄袍衫,玉装红束带,皂文鞸,大宴则服之。

赭黄、淡黄䙆袍,红衫袍,常朝则服之。

窄袍,便坐视事则服之。

袍衫,由北朝襕袍衫发展而来,下摆接横襕且不开衩,晚唐五代时期,襕袍衫由窄袖发展成大袖,宋时成为我们熟知的大袖公服,适用于一些较为隆重的场合。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4)

(初唐制不开衩的襕袍和开衩的缺胯袍)

䙆袍,左右开衩,下无横襕,用于日常朝会时。

窄袍,等级最低,用于日常生活,一般没有具体颜色规定。

颜色方面,赭黄级别最高,一般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其次是淡黄色,宋代帝王像中经常可以见到这种接近于白的淡黄色袍衫。最后是红色,宋代尚赤,于是将红色大袖襕袍衫与传统的赭黄、淡黄䙆袍并列为皇帝常朝袍。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5)

(清平乐剧照与宋英宗坐像对比)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6)

(宋仁宗坐像与清平乐剧照)

皇后翟衣

翟服,是中国古代后妃命妇的最高级别的礼服,包括“袆衣、揄翟、阙翟”三种,合称“三翟”,其中袆衣最为隆重。宋代,皇后的袆衣为深青色布料织成,衣身以两两相向的五色翟鸟为装饰,袖口,衣缘等处用红底云龙纹镶边。配套中衣为白色纱质单衣,领口装饰黼纹,蔽膝同下裳色。衣带同服装颜色,裨、纽、约、佩、绶与皇帝同级别,配青色袜子,金饰舄鞋。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7)

(宋仁宗后坐像与清平乐剧照)

太后朱衣

《清平乐》里皇太后刘娥在朝堂上使用了两款服装,分别是花株冠朱衣和黄大袖霞帔,相当于太后的公事服和常服。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8)

其中“朱衣”可以说是当时为太后特别设计的一款。刘娥作为大宋首位垂帘辅政的太后,礼官们为她从古代后服中特别恢复了一款“朱衣”,在“常程视事”和“朝谒圣容往还”时使用,基本样式和大礼服类似,但颜色纹样较简,以“绯罗为之”,也包括了蔽膝、革带大带、佩绶等,头戴礼冠(刘娥还特别加饰了龙)可以视为皇太后的一款“办公服”,相对正式,又不似礼服那样过于繁琐,有时也允许去除佩绶、蔽膝、革带,仅用大带,方便平常处理政务。但是在刘娥以后,“朱衣”没有被继续使用,也并未被正式记入《衣服令》,就此从中国礼服史上消失了。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9)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10)

(《清平乐》中的“朱衣”)

百官公服

在宋代,百官公服颜色有着严格的规定,三品官以上用紫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九品官以上用青色。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绯色,九品以上用绿色。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11)

绿衣郎”,在古代指低阶官员,或者新科进士。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官家为何问韩琦“才成绿衣郎,便失赤子心了吗?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12)

百官礼服

宋代,大朝会时,百官朝服皆朱衣朱裳,内衬白中单白襦裙等,配以方心曲领,有蔽膝、革带、大带等等,白绫袜,皂皮履。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13)

百官头戴梁冠(即汉唐时的进贤冠),以梁数分等级。仁宗时期的梁冠分五、三、两梁三个等级,一品、二品用五梁,以下递减。有鎏金银花额,冠后有银立笔往前探出,这根笔是早期官员簪在耳上的做笔记用的,此时已经变成礼仪性纯装饰。

身份最高的几位(宰臣、使相,中书、门下)戴的是一种特殊的“貂蝉冠”,冠上加笼巾、貂、蝉,笼巾就是罩在冠上半透明的武弁,侧插一支貂鼠尾,正中有一大倒蝉铛,笼巾两侧上各有三只小金蝉。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14)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15)

这个所谓的“貂蝉冠”,实际上和美女“貂蝉”的名字是一回事。传说貂蝉在宫中原掌管内侍冠帽,其上最显著的符号就是貂和蝉,于是就以貂蝉名之,不称呼她的本名了。

进士襕衫

襕衫这一服饰,在唐代即已出现,宋代,襕衫大规模发展,进入更多场合。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16)

《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国子生、州县生服之”。其特点一般为,圆领、大袖、下摆有横襕,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17)

【部分服饰资料源自扬眉剑舞微博,感兴趣的同袍可以关注老师的微博,有更为详细的讲解】

“吃”在大宋

《清平乐》所展示的“宋”式生活不仅仅在于服饰还原,早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便火起来的大宋少女必修课——“插花”和“点茶”自是不必多说。民以食为天,《清平乐》所展示的大宋版“报菜名”可谓是吃货最为关注的了。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18)

羊羔酒

《清平乐》中,我们最常听到就是“去喝羊羔酒啊”,仿佛从王公大臣到市井小民都离不开这种酒,那么究竟什么是“羊羔酒”呢?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19)

羊羔酒属于中华历史美酒,距今约有2000多年的酿造历史。起源于汉魏,兴盛于唐宋,元时畅销海外。羊羔酒饮于宫廷,皇家曾封“世袭御酒”;传至民间,文人雅士浅斟吟诵。以“色泽白莹,入口绵甘”著称。苏东坡在同客人畅饮羊羔美酒时,曾经挥笔写下“试开云梦羊羔酒,快泻钱唐药王船”。

那么羊羔酒中真的有羊肉吗?

《本草纲目》记载“宣和成殿真方,用米一旦,如常浸浆。嫩肥羊肉七斤,曲十四两,杏仁一斤,同煮烂,连汁拌米。如木香一两同酿”。一法,羊肉五斤煮烂酒浸一宿,入消梨十个,同捣取汁和曲米酿酒饮之。也就是说,羊羔酒真的是用羊肉酿制的美酒。

却不知如此美酒究竟是何种滋味呢?

羊肉

如果你足够细心一定可以发现,这套大宋“报菜名”中极少提到猪肉。我国虽然是吃猪的大国,但是在宋代,羊肉却更被推崇。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20)

《太平广记》更是多次提到羊肉,其比例达到所有肉类的44%,相比之下猪只有11%,逊色许多。北宋时期宫廷的肉食还是羊肉占据绝对优势。据文献记载,北宋宫廷每年消耗猪肉只有4100斤,只有羊肉43.4万斤消耗量的零头。苏轼的《猪肉颂》中写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可见,猪肉确实处在北宋餐桌上鄙视链的底端。

剧中历史

《清平乐》的故事发生在宋仁宗时期,或许看到这部剧之前,你根本不知道宋仁宗是谁,但是狸猫换太子、大闹东京的猫鼠CP、日审阳夜断阴的包公,这些故事你绝对不陌生。没错,这些都是发生在宋仁宗时期的故事。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21)

首先,我们恭喜宋仁宗赵祯同学,这位各种传奇故事中万年配角、最贵的皇家人肉背景板,在《清平乐》里终于站到了C位。然而,不得不说的是,开头的几集下面的这几位或许更引人注目。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22)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23)

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24)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打开弹幕,很多人吐槽这部剧台词半文半白,晦涩难懂。其实剧中大部分难懂的台词在朝堂上,或者是官家与大臣们商谈国事的时候。别的不说,且看这朝堂上的百官,随便截张图,里面就会有个人,他某天喝醉酒或者晚上失眠发的朋友圈,历经沧海桑田之后出现在你的语文课本上,要求你背诵并默写全文。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25)

这样的一群人,朝堂奏对时,难道会说“你瞅啥?”“瞅你咋地!”

正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清平乐》在还原历史的同时,又通过一些情节,让历史典籍中的王侯将相活生生的立于观众面前。

狸猫换太子

关于宋仁宗的身世,狸猫换太子的传说由来已久,而太后刘娥也经常以妒妇的形象出现在影视作品之中。但我们仔细想想,若不是先皇的默许,怎么会前朝后宫尽知仁宗身世,却唯独瞒得了仁宗一人。历史上的仁宗虽然是在刘太后过世后才得知身世,但他确如电视剧一样,在开棺看到生母李宸妃面目如生、服饰华丽后,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26)

在剧中,刘太后去世后,仁宗独自坐于空旷的大殿,依旧问到:“大娘娘的意思呢?”,转头看去,珠帘后再无应答之人。刘太后把持朝政11年,仁宗与她的争斗或许从未停歇,然而纵无生育之恩,却有养育之情,宋仁宗对大娘娘当真会没有一丝不舍和眷恋?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27)

皇后二婚

北宋的《甲申杂记》有一段关于曹皇后的记载,“京兆李植,字化光,观察使士衡之孙。自少年好道,不乐婚宦。初,为侍禁,约婚慈圣。既娶,迎入门,见鬼神千万在其前。植惊走,逾墙避之。后时即还父母家,俄选为后焉。”关于这段故事,剧中基本完全还原了出来,之后又增加了曹皇后路遇张茂则搭车的情节。其实,以曹皇后的身世,即便与夫君和离也不至于落得需要蹭车回家的地步。这里只是为她与张茂则的情感线埋下伏笔,同时也表现出她敢作敢当不畏人言的巾帼风度。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28)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29)

仁宗轶事

关于宋仁宗的轶事,电视剧也做了一定的还原,北宋魏泰《东轩笔录》记载:仁宗“春日步苑内,屡回顾,皆莫测圣意。及还宫,顾嫔御曰:‘渴甚,可速进热水。’嫔御曰:‘官家何不外面取水,而致久渴耶?’仁宗曰:‘吾屡顾,不见镣子(掌管茶水的宫人),苟问之,即有抵罪者,故忍渴而归。’”。电视剧中则表现了仁宗在苗娘子处讨水喝的场景。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30)

最近张贵妃正式上线,她可以说历史上仁宗最宠爱的女人。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31)

据说,仁宗曾因给她的伯父升官遭群臣反对,当时任谏官的包拯包大人甚至激动到“音吐愤激,唾溅帝面”。喷皇上一脸唾沫星子的大臣,也难怪包大人会被传的神乎其神。毕竟,若是后世的皇帝,肯能早就斩立决了。

或许正是因为仁德宽厚才能将天下有才之士聚集到身边,除了上面提到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柳永、司马光、狄青、沈括,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出现在宋仁宗时期。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32)

目前,狄青已经上线,砸缸的司马光和包青天是不是也不远了呢。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33)

写在最后

《清平乐》改编自小说《孤城闭》,原著主要讲述了福康公主赵徽柔和内侍梁怀吉之间的缱绻爱情故事。目前来看,电视剧更偏向于历史正剧的风格,主人公也变成了宋仁宗与曹皇后,故事主线也由爱情转为朝堂权谋。但是,近二十集看下来后,却依然能感觉到一个“闭”字。

清平乐带你走进汉服世界(清平乐带你梦回大宋)(34)

原著中福康公主说:“怀吉,我们都被困在这里了。”

然而被困在这雕梁画栋的四方城中的又何止赵徽柔和梁怀吉,宋仁宗渴望能够任性一回,却始终要做受制于人的悬丝傀儡;曹皇后用礼仪规矩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只为成为配得上他的完美皇后;张茂则说,停在那条线后,才能永远陪着最喜欢的人,情就牢牢的藏在心里吧;刘太后困于珠帘之后;李宸妃困于皇陵之中。每个人都画地为牢,将自己封闭在其中,他们小心翼翼的试探着这个牢笼的边缘,却又害怕真的将这牢笼冲破,下一步就是天塌地陷,粉身碎骨。

这样的剧可能不够甜,不够爽,但是却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