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普通的蝴蝶工艺贺卡让一个18岁的穷学生闪过了一丝靠它赚笔钱的念头。他没有让这个念头像其他同学那样“流失”,而是在对市场有充分信心的前提下,立马付诸实践,从此踏上了一条与蝴蝶共舞的致富路……

如今,这位大学都没读完的昔日穷小子,不仅靠蝴蝶大发其财,还成了连生物教授也甘拜下风的“蝴蝶大王”。仅仅在每年十月黄金期,经他之手的蝴蝶半成品交易量就达20多万只;每年圣诞节及元旦期间,他能出售20万张左右蝴蝶贺卡、1万多个蝴蝶工艺像框,轻松赚取10万元。而他收藏的近2000种世界珍贵蝴蝶标本,价值达20~30万元……

看过他的创业故事你们会明白,成功,其实曾经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把脑中的“一闪而过”的念头付诸实施的决心、勇气和气魄!

世界上最亲的蝴蝶是什么(当美丽蝴蝶飞过安徽小伙丁来的青春成就了)(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蝴蝶贺卡让他掘到“第一桶金”

丁来1980年出生在安徽阜南县新村镇丁老庄村一户普通农家。因为家境贫寒,他的两个姐姐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去了南方打工。而他作为家里唯一的希望,就靠着父母种地和姐姐们打工挣来的血汗钱有幸读到了高中毕业。

1998年,在昔日高中同学的支持下,丁来带着父母好不容易借来的3000多元钱离开家乡,到郑州大学现代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自考班学习,准备通过自考圆自己的大学梦。

可是,刚办完入学手续的第二天,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丁来就被一个自称是新生,不慎被偷了学费的女孩骗去了仅剩的600元生活费。身无分文的他只好硬着头皮给老家的父母写了一封求助信。接到信后,母亲又从亲戚那里借了400元钱,马上心急火燎地坐车送到郑州。可因为母亲不识字,折腾了三天才找到丁来。当丁来从母亲手中接过除去返程车费仅剩下的200元钱时,心中很不是滋味。他暗暗发誓从此再不向家里要钱了,他要自己“养活”自己。于是,他一边压缩自己的生活支出,一边寻找挣钱机会。

1998年圣诞节快要来临的时候,丁来收到一位在北京就读的高中同学寄来的一张蝴蝶工艺贺卡。这张漂亮的蝴蝶贺卡让同宿舍的同学羡慕不已,因为在此之前,大家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贺卡,同时还有人嘀咕说如果郑州有卖的就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丁来的思维一下子跳动起来——眼看圣诞节、元旦和春节即将来临,要是能批发这种蝴蝶贺卡在学校卖,说不定可以赚点差价呢!他马上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宿舍的同学说了,大家一听都认为这是一个专门针对学生市场的绝妙赚钱方法,都积极鼓励他去做。于是,他马上给北京的那位同学打电话,问明这种蝴蝶工艺卡出自北京香山。于是,他立即东挪西借凑了2000元钱,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直奔北京。

一切比想像的还要顺利,丁来用2000元本钱从北京批发回了近万张红叶卡和蝴蝶卡,然后就在郑州商品城里四处推销。说来也巧,他刚一拿出样品,就被一个老板看中,所有贺卡他全部要了!就这样,短短三天,除去成本,丁来整整赚了2000元。这让丁来喜出望外,他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抓住时机又筹集了6000元钱,二上北京批发漂亮的蝴蝶贺卡……

那个冬天,丁来靠批发和摆地摊的销售方式,把从北京背回的所有贺卡在春节前全部销售一空,到最后一算账,他竟挣了一万余元!他给家里汇去一部分钱用于还债,剩下的作为自己下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这一下,本来穷得叮当响的丁来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大款”,尤其是那些当初曾跟他一起激动的同学,不得不一边向他投来佩服、艳羡的目光,一边在心里为自己的眼高手低不敢真正把计划付诸实施而懊恼、羞愧。

这个时候,初战告捷的丁来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很想了解给他带来“财源”的蝴蝶究竟是怎么做成标本的。同时,他还从这次意想不到的“财运”中得到一个启示——既然蝴蝶贺卡如此受欢迎,自己何不亲自制作呢?

1998年的寒假,丁来是在学校图书馆度过的。在20多天的假期里,丁来查阅了与蝴蝶有关的50余本专业书籍,光笔记就写了几万字。这一下,他不仅眼界大开,还“野心”骤增:自己不仅要制作蝴蝶工艺卡,还要亲自育出活蝴蝶!

于是当春季开学时,丁来便搬出了学生宿舍,在郑州大学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开始了真正的创业生涯。他决心从今往后不要家里一分钱,自己一边读书一边创业,同时还要帮家里减轻经济负担。

世界上最亲的蝴蝶是什么(当美丽蝴蝶飞过安徽小伙丁来的青春成就了)(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制作蝴蝶标本路子越走越宽

其实,丁来从小就喜欢收藏一些小东西——去野地里玩耍,见哪片树叶好看他就采集回来夹在书本里;春天,他一有机会便拿上自制的网罩去黄灿灿的油菜地里捕捉蝴蝶蜜蜂,回到家里就小心翼翼地夹进书页做标本。如今,这些树叶和蝴蝶标本还真派上了用场,丁来在购买了一台普通塑封机后,正好可以利用这些标本,在课余时间自己摸索制作工艺卡。

起初,由于没有经验,丁来不仅速度慢,还经常损坏标本,3个月才做了几百张。这样下去,只怕连第二年的学费都凑不齐。无奈,丁来只好到一家饭店找了份端盘子的活。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他才得到300元钱的报酬。他觉得这样下去,别说挣不够学费,连生活费也成了问题。

眼看就要入冬,又一个贺卡销售旺季即将来临。濒临绝境的丁来“故伎重演”,再次去北京批发大量的蝴蝶贺卡回来销售。就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仅凭地摊销售他就挣得两万多元。可是,有得必有失,由于忙于生意,丁来的功课落下来了,读好书、给家人“挣口气”的梦想化作了泡影。新千年伊始,丁来干脆暂时放弃了自学考试,一心一意做起蝴蝶标本来。他想,读书固然重要,但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先谋生要紧。就这样,他连自考大学都没读完,便毅然踏上了寻找蝴蝶之路。

2000年的春天,丁来特意去了一趟蝴蝶之乡——云南。当他徜徉在昆明世博园的蝴蝶园和美丽的西双版纳山林深处时,面对那一只只以前仅仅作为赚钱之物翩跹起舞的小生灵时,从前保育活蝴蝶的想法再次在他的心头萌发。那次,他将带去的数千元钱换成一万多只蝴蝶标本带回了郑州。接着,他又花800元买来一本周尧主编的《中国蝶类志》,对照其中的图片分别整理出70余种、数百只具有收藏价值的蝴蝶标本收藏起来,其余的才用于加工成工艺品。

可是,把蝴蝶标本加工成工艺卡片或像框并非易事,必须经过软化、整姿、防腐、干燥、过塑(装框)等一系列程序,虽不算复杂,但每一步都必须小心谨慎。整整大半年时间,丁来每天都隐身在上万只蝴蝶标本中,忙得不亦乐乎。在整理这些蝴蝶标本的过程中,他恍惚觉得自己和这些美丽的精灵正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心灵交流,他努力把它们的美丽还原成自然状态,努力把它们干枯的生命展现得栩栩如生。

这一年冬天,一万多只蝴蝶标本终于从丁来的手里变成了工艺品。接下来,他便带着蝴蝶工艺品到郑州的商品城推销。由于他制作的蝴蝶工艺品十分美观,价格又公道,很快就成了抢手货,很多老板都追着他要货。这时的丁来想到了扩大生产。可是,如要把蝴蝶事业做大,就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创业伊始,哪来的大笔资金呢?这时他想到了找人合作。

机遇总是垂青勤奋而又有准备的人。一天,丁来在郑州小商品城遇到一位常年做工艺品批发生意的女老板,女老板十分欣赏他做的蝴蝶工艺品。丁来忙不失时机地邀请她合作。在丁来的诚恳游说下,女老板最终点头同意,并和丁来拟订了一份合作计划——由双方共同投资,制作、包装和销售当时在郑州还算独家的蝴蝶标本工艺像框。有了资金,丁来如虎添翼。他购置了一整套专门用于制作工艺品的机器,雇了几名员工,手把手地教员工怎样制作,每道工序都严格认真,毫不马虎。

到2001年春节的时候,仅合作了一年的两个“老板”都赚了个盆满钵满。丁来盯着自己存折上足足5万元的存款,心中充满了自豪,而他的“兢业蝶艺”的招牌也开始在郑州的工艺品市场打响。这个连大学也没读完的穷小子摇身一变,脱贫致富了。

有了钱之后,丁来并没有满足,他继续不惜耗费资金收藏珍贵的蝴蝶标本。在制作蝴蝶工艺品的同时,丁来发现,蝴蝶不仅色彩斑斓、艳丽多变,蝴蝶翅膀上的图案更是包罗万象——有辉煌灿烂的日月星辰、如诗如画的田园山川、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鸟兽虫鱼、惟妙惟肖的阿拉伯数字……每当发现一种特别图案的蝴蝶标本,他就会小心地收藏起来。他还从网上搜索关于蝴蝶的种种信息,只要发现哪里有罕见的蝴蝶标本,他都会想方设法去求购,价格再高都在所不惜。但也由于酷爱收藏蝴蝶标本,使得他的资金一再周转不灵。为了省出钱将来保育蝴蝶,他只好个人省吃俭用,同时积极寻找更广阔的蝴蝶商机。

2002年初,丁来对自己的蝴蝶事业发展前景做了一番理性的规划。他首先在郑州古玩城租下两个摊位做零售“基地”,然后主动出击到新乡、洛阳及开封等城市寻找新客户。随着交往范围的拓宽,丁来不仅把生意做到了广西柳州、山西太原,还在郑州租下一个院落,自己养育活蝴蝶。丁来曾做过一个粗略计算:从大自然中捕捉一只蝴蝶的成本费用在0.4元左右,如果个人饲养保育蝴蝶,成本会降到0.1元左右,那时就没人去大自然中捕蝴蝶了。

与此同时,丁来还时刻留心着蝴蝶市场新的商机。有一次,他听山西太原的一个客户说,他们当地有人在公园里搞蝴蝶展览,门票3元钱一张。丁来听了,心里不由一动:我的蝴蝶标本光世界名蝶就有160多种,加上国内的已达1000余种,我还育有700多只活蝴蝶准备做工艺品,如果拿这些在郑州市办个蝴蝶展览,一定会有人看!

办展览让他觅到真正商机

为了把兴趣和收益挂上钩,丁来再次忙活开了。他要把家里那些平时“不见天日”的收藏也变成财富的“源泉”!于是,为了丰富办蝴蝶展览所需要的蝴蝶种类和数量,他经常到郑州西郊的山林里收集蝶卵或蝶蛹,有时还根据一些昆虫资料去河南境内的伏牛山、太行山、嵩山等大山深处寻觅蝴蝶的踪影。胸有成竹的他准备在2002年“十一”长假期间举办一场蝴蝶展览。

可是,丁来没想到会在展览场地的问题上碰钉子。开始,他想以做科普宣传的名义,让郑州市人民公园或紫荆山公园为他免费提供场地,然后根据门票收入双方按比例分成。谁知,丁来把这个想法分别和两个公园的负责人一说,竟被对方异口同声地拒绝了。对方告诉他:“要办展览,必须付场地租用费!否则免谈!”

丁来一下子懵了,面对上万元的场地租金,他心里实在没底,如果参观的人多,他还有可能收回投资,否则可能一败涂地。可是,就这样放弃蝴蝶展览的念头,他又心有不甘。

2002年9月30日上午,丁来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碧沙岗公园,找到该园苗圃组的一位经理,试探着和他商量合作搞蝴蝶展览的事。没想到,这位经理爽快地答应了。当天下午,丁来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为展览忙碌了。在“十一”期间的长假里,丁来在碧沙岗公园搞的蝴蝶展览虽然只有600多人参观,但没有一个人提意见说这样的展览没看头、不像样。这让第一次做这种尝试的丁来感到欣慰。

之后,丁来又另辟蹊径,想方设法把自己的蝴蝶展览办进了郑州教育学院(现为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不但大学生们踊跃购买他的蝴蝶工艺卡,而且该校生物系标本室也订购了1000多元的蝴蝶标本。尝到甜头的丁来从此知道,原来自己的蝴蝶标本还可以供高校的生物标本室使用呢!他开始满怀信心地奔波于郑州各高等学府之间寻找新的商机。由于国际通用的蝴蝶名称全是拉丁文,要翻译成中文必须查阅相关资料,为此,丁来还专门聘请了几位大学教授做他的顾问。

渐渐地,“蝴蝶大王”丁来的名气不胫而走,就连湖南科技大学生物标本厂这样的高等学府下属企业也向丁来订购蝴蝶标本。由此足见,丁来已在蝴蝶市场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令丁来最为骄傲的是,在《中国蝶类志》里,记录着我国目前已发现的蝴蝶有1222种,而丁来收藏的蝴蝶标本就达800多种。如今,丁来的蝴蝶收藏总共有近2000种3万多只,估计价值20~30万元。在他的收藏中,既有0.4元一只的普通蝴蝶,也有万元一只世上最珍贵的凤蝶。

曾有一位生物学教授不相信23岁的丁来竟然拥有如此丰富的蝴蝶收藏,竟专门到丁来的家里查看。过后,这位教授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叹服郑州迄今尚没有一所大学的蝴蝶标本能和丁来的收藏相比,两人由此还结成了志趣相投的忘年交。

现在,丁来的蝴蝶生意做得非常顺手,半成品、卡片、工艺像框他都涉及,其中半成品交易量最大。仅2003年10月份,他发往北京、昆明、浙江义乌的蝴蝶半成品就多达20多万只,其中仅柑橘凤蝶一种就占一半,每只利润在0.03~0.05元。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我国蝴蝶市场中的柑橘凤蝶几乎都是经丁来之手完成交易的。而一到蝴蝶卡片的销售黄金季节——圣诞节及元旦前后,丁来每年都能出手20万张左右。另外蝴蝶工艺像框,他一年也能销出1万多个。因为是自己加工,利润空间较大,一年下来,他少说可以收入8~10万元,再加上蝴蝶展,经济效益更是可观。

就因为抓住了一个5年前在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并努力把它付诸实践,丁来成功了!如今他已有车有房,有十分稳定、可观的年收入,还有了一份价值不菲的收藏和“蝴蝶大王”的美誉。

世界上最亲的蝴蝶是什么(当美丽蝴蝶飞过安徽小伙丁来的青春成就了)(3)

后记:这是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被业内誉为“蝴蝶大王”的丁来先生早期创业故事。

19年前的夏天,笔者在郑州市碧沙岗公园采访了他,当年他只有23岁。其实,我们每个人在青年时代都会发现一些机遇。只不过是因为这些机遇实现起来,需要这样那样的条件或困难,所以我们常常就在犹豫不决中,渐渐淡忘了它,错过了它。看了丁来的故事,网友们是否会为自己那些终究没有付诸实践的“闪光”念头惋惜不已呢?如果大家当初不是只躺在床上犹豫,而是像丁来一样看准市场马上付诸实施,说不定你会像丁来一样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