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诗词赏析(风雨梨花过清明)(1)

风雨梨花过清明

——咏清明节古诗词赏析(四)

王传学

宋代以后的咏清明诗、词、曲作,大多沿袭唐宋诗词的主题,表现了不同时代清明时节的风俗人情,抒发个人情感。

元代诗人乔吉的散曲《折桂令·客窗清明》,表现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感和失意的情怀,亦可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与心境的写照: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乔吉(约公元1280—约1345年),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散曲作家。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他“美姿容,善词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都是写爱情、婚姻故事。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乔吉的散曲以婉丽见长,精于音律,工于锤炼,喜欢引用或融化前人诗句,风格奇巧俊丽,还不避俗言俚语,具有雅俗兼备的特色。

从本曲“五十年春梦繁华”句来看,当是作者五十岁进入老境的作品。

这首曲写的是清明,却从“客窗”的意境表现,不消说客愁才是真正的主题。诗人先从窗外的一角春景领起,转入“窄索帘栊,巧小窗纱”,实已显现出自己囿守客居一方小小天地的情状。而临窗所见的,是“风风雨雨梨花”。风雨、梨花,固然是清明时节的典型景物,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寒食花开千树雪”;但以“风风雨雨”来配合“梨花”,那就难免使人感到“可恨狂风淫雨恶,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顾德润《青玉案》)的憾恨了。这种惊心动魄的春景,暗示了作者“客窗清明”的悲愁心情。

守着窗儿,一无出户赏春的情绪,这就为以下客况的种种回忆留出了地步。诗人以一个“甚”字总领,有感慨万千之意;而“三千丈”两句的概括,则充溢着客愁茫茫、万念俱灰的怅恨。“三千丈清愁鬓发”,是从李白《秋浦歌》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诗句脱化,这与“五十年春梦繁华”对应,显示了作者进入垂暮之年而不堪回首平生的颓然心境。白发幡然,犹漂泊于客乡,诗人的“情绪”、“客怀”、“心事”,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结尾以一个“蓦”字打断客思,重将目光投向窗外,照应“清明”,而深意又不止此。原来清明节前为寒食禁烟,家家冷食,不点火做饭,直到清明的这天才重开新火,而民间又有以新火互赠亲邻的习俗。这一笔以“人家”的“分烟”,衬示自己作客的孤独,不言愁而愁意倍见,可谓神来之笔。

元代散曲家张可久的《清江引·春思》,写思妇清明后的情思,细腻委婉: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张可久(约公元1270—约公元1350年)字仲远,号小山。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璧”,与张养浩合为“二张”。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做过下层小官。他毕生致力于词曲的创作,是元代最为多产的散曲大家,也是元曲的集大成者之一,其在世时便享有盛誉。其作品风格多样,“或咏自然风光,或述颓放生活,或为酬作,或写闺情”,是元代散曲中“清丽派”的代表作家。传世、保存小令作品800余首。他的散曲集有《小山乐府》、《张小山小令》、《张小山北曲联乐府》等。

这首小令写清明时节,思妇在春残雨细的清明时节,想到美好的青春随着时光消逝,而远方的游子却迟迟未回来,因而借酒浇愁,去打发那好天良夜的情景。

曲的前两句,不着痕迹地化用了唐人的诗句。“黄莺乱啼门外柳”,是写思妇,是从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怨》)的诗意点染出来的。意思是说,她正想在那里“寻梦”,让那千种情思、万般缱绻在梦里得到满足,可那“不作美”的黄莺,好像故意为难似的在门外乱啼,使人不能成眠,无法在梦里补偿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的甜蜜。“雨细清明后”,是写行人,是思妇魂牵梦萦的对象,是从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的句意中浓缩出来的。妙在思妇被黄莺唤起,不是埋怨行人误了归期,而是关心游子在阴雨泥泞的道路上黯然魂销的苦况,这就进一步深化了曲的意境。作者在这里引用唐人的诗句,有撮盐入水之妙。

“能消几日春”二句,是双承上面两句的曲意,即不但思妇禁受不起几番风雨,就是那天涯游子也同样受不了离愁的折磨了。这句话是从辛弃疾的“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摸鱼儿》)的词意中点化出来,借春意阑珊来衬托自己的哀怨。怅然无限的相思,令人憔悴,令人瘦损,长此下去,如何是好呢?这里着一“又”字,说明这样的两地相思,已经不是破题儿第一遭了。这跟作者的“总是伤春,不似年时镜中人,瘦损!瘦损!”(《庆宣和·春思》)乃同一机杼。

曲的头部和腹部,写得如此婉丽清新,结语须是愈加精彩,愈着精神,才能收到“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这“梨花小窗人病酒”,结得响亮,饶有余味。它既照应了前文的“清明后”和“几日春”,也概括了“相思瘦”的种种原因,又给读者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因为梨花是春光已老的象征,她隔看小窗,看到梨花凋零,春事阑珊,而远人未归,闲愁无既,于是只好用酒来解除胸中的愁苦。病酒,就是伤了酒。读到这里,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冯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和李清照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词意来。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词情和意境的基础上,在曲尾对曲的整个意境作了很好的概括和创造,这才使人感到“言简而余味无穷”。

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清江引•清明日出游》,写出了清明节出游的兴致: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王磐(约公元1470—1530年),字鸿渐。明代散曲作家、画家,亦通医学,被称为南曲之冠。一生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筑楼于城西,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因自号“西楼”。其散曲存小令65首,套曲 9首,全属南曲。主要表现个人闲情逸致,诗词成就不高。著有《王西楼乐府》等。

小令起笔发问:试问西楼禁烟火了,有什么好的去处呢?接着描写暮春景象作答:野地一片绿意,天气晴朗,清明节已至,穿过蓊蓊郁郁的杨柳丛,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连带啼叫的黄莺、漂亮的花朵,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写出了作者清明节出游的雅兴。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明代诗人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道出了战乱的悲哀:

满衣血泪与尘埃,

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

几家坟上子孙来?

此诗是诗人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清明时分,春雨纷飞,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大都在战乱中死去了。

诗人借清明扫墓生发感叹,控诉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明末戏剧家李渔的《清明节一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春光、花柳、习俗,情景凄清,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沉重灾难:

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

战场花是雪,驿路柳为鞭。

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

李渔(公元1611—1680年),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连城壁》(三者合集《无声戏》)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8月,清军攻占金华,“婺城攻陷西南角,三日人头如雨落”。功名不遂、身经战乱的李渔归隐故乡,回夏李居住。清廷颁布了剃发令,所到之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李渔对这一伤害民族自尊心的暴行虽强烈不满,但为了保命,还是剃了,并自称为“狂奴”,奋笔写道:“髡尽狂奴发,来耕墓上田。屋留兵燹后,身活战场边。几处烽烟熄,谁家骨肉全?借人聊慰己,且过太平年。”

诗人在此诗中激愤地写道:正当改朝换代的大变动时代,还是不要说美好的春天了。避乱在各地奔波,常吃冷食,战火遍地,无法禁烟了。在战场上白色的花惨淡如雪,路边的柳条使人想起打仗的皮鞭。很久没人扫祭的墓,又有谁寄来纸钱?

这是兵荒马乱年代产生的一首特殊节令诗。笔下清明节的春光、花柳、习俗,经过一个逃难者眼光的过滤,一切景象都蒙上了一层战争的阴影,气氛凄惨,反映了战乱中人们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彷徨无主、疑惧哀伤的情绪。

清代诗人屈大均的《壬戌清明作》,充满了亡国之痛:

朝作轻寒暮作阴,

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

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

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

寒食年年怆客心。

屈大均(公元1630—1696年),明末清初学者、诗人、抗清志士。积极支持和配合郑成功集舟师围南京,郑军溃退后,继续坚持抗清。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反清,遂由粤入湘投军,与吴共商军国大计,后觉察吴三桂反清复明是假,自立为帝是真,便辞职归里,潜心著述。著作有《广东新语》、《皇明上四朝成仁条》、《翁山文外》、《翁山诗外》、《翁山诗略》等。

首联写环境氛围,暗示斗争的情况和自己的心情。早晨飘飞的轻云到了傍晚就阴沉沉的了,忧愁中的人全然不觉时间已进入了暮春。前句既是写的实际的天气,又是写的内心的感触:清朝的力量渐渐渗透已把天下遮掩。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后句,点出一个“愁”字,流露郁懑和时光逝去的失落之情。

颔联用双关语对比地写眼前的现实。“有泪”,形容花上的露珠。诗人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来比喻卖力为清廷帮腔的小人。这种写法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屈原就常用香花和臭草来比喻忠与奸。那“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卸,芳不得薄兮”(《离骚》)就是这类构意的始祖了。这样的写法,能够表达诗人鲜明的爱憎。

颈联感情强烈,饱含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徒”,“又”,将恢复理想成为空想的感伤,志士仁人白白消殒的沉痛,表达得淋漓尽致。有“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的深沉幽愤,也有“万里悲风随邮塞,三年明月照思乡”的沉痛遗恨,慷慨悲壮而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尾联流露出失望之情。“龙蛇”这里是借代,代指志士。“龙蛇四海归无所”,指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年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感。由此,表达了反清无望的幽愤。

全诗处处写到亡国之恨和难以回天之感,这是特定时节和特定环境触发的情思;而字里行间的坚毅之情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斗志的确令人震撼。屈大均被称为岭南诗界“三大家”之首,对近代的岭南诗风有较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