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K型电力机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于1980年代为满足陇海铁路郑州至宝鸡段电气化铁路需要、通过国际招标方式向日本川崎重工业、三菱电机订购的电力机车车型,共计85台,全部配属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使用。6K型电力机车为六轴相控交—直流传动电力机车,采用Bo-Bo-Bo轴式、三段不等分半控桥调压电路、复励牵引电动机、微机控制系统。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1)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2)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3)

6K型电力机车由川崎重工业、三菱电机联合设计制造,三菱电机伊丹制作所提供电气部件,川崎重工业兵库工厂提供机械部分并进行总组装,此外住友金属工业也负责提供车轴,川崎重工业内部代号为K6,意为川崎重工业公司第六款出口机车。机车设计图纸经中方审定后,由中方派出人员赴工厂执行监造工作,对机车部件的加工工艺、生产流程、整机组装等进行质量管理 。6K型电力机车共计85台,全部配属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使用。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4)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5)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6)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7)

6K转向架中的牵引杆

6K型电力机车为六轴相控交流电力机车,为适应陇海铁路郑宝段部分区段小半径曲线多、坡度大的运行条件,6K型机车选用了Bo-Bo-Bo的机车轴式,有别于中国国产电力机车传统的Co-Co轴式。6K型机车基本继承了日本电力机车的传统设计和技术,其中电气部分参考了日本国铁的ED75型500番台、ED77型电力机车的多段桥相控整流电路;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等机械部分参考了EF66型、EF81型电力机车的设计。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8)

大多数6K采用了红色的排障器,但是在出厂时部分车上的排障器是银色的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9)

这个红色他把手少部分6K上是没有的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10)

通过登车梯,让我们去驾驶室里看看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11)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12)

6K型电力机车是中国铁路第一种实现全微机控制的电力机车,机车控制与保护系统全部采用了微机控制。每台6K型机车设有两套PHAI-16微机控制装置,“PHAI”四个字母分别代表高功率因数(High Power-factor)、低谐波电流(Low Harmonics)、高粘着控制(High Adhesion)、改善(Improvement)。两套微机控制装置分别控制前后两组各三台牵引电动机,每套微机装置设有四个中央处理器执行不同的任务,其中两个为16位英特尔8086中央处理器,分别用于计算机车控制特性和晶闸管触发;另外两个为8位英特尔8085中央处理器,分别用于记录和传输故障信息。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13)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14)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15)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16)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17)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18)

185身高1万到2万的入门级机车(曾经陇海线上的主力)(19)

2013年下半年,由于机车经过长时间运用而老化严重,洛阳机务段开始批量报废6K型电力机车。2014年3月21日,随着嘉峰至洛阳的6918/6919次旅客列车到达洛阳站,亦标志着6K型电力机车完成最后一次牵引任务。6K型电力机车在中国铁路服役的27年间,平均每台机车走行396万余公里。6K型电力机车停运报废后,焦柳线货物列车均改由韶山4型电力机车担当,嘉峰至洛阳的普通旅客列车亦改由HXD3型电力机车牵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