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小孩跑4000米(400米用了40分钟扭扭车男孩)(1)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0日讯(记者陈静茹)4月5日,一个好消息传来:“扭扭车男孩”张亮站起来了!自幼患有“脆骨症”,他2022年坐着扭扭车参加高考,并考入安徽工程大学,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网友。站起来行走一直是他的梦想。4月9日,张亮做客长江日报《面谈》,讲述了自己是如何站起来行走的。50万网友观看了这期节目。

8岁小孩跑4000米(400米用了40分钟扭扭车男孩)(2)

主持人对话“扭扭车男孩”张亮。《面谈》截屏

穿上自己参与开发的仿生外骨骼

人生第一次走了16米

记者:你在怎样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第一次行走?

张亮:4月5日,我穿上了自己参与开发的仿生外骨骼。在这一套辅助行走器具的帮助下,我实现了站立和行走。第一次行走,我走了16米,大约用了五分钟。因为之前从来没有走路的经历,所以初次行走是比较艰难的。当我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心情非常激动。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我的第一步行走,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步。站立的感觉非常震撼,从脚传到整个身体的感官冲击力是我前所未有的体验。站起来后,我感觉自己变高了,视野也更高更远。

记者:你在什么样的机缘下接触到了仿生外骨骼?当时为何想通过这种途径让自己站起来?

张亮:起初是因为我假期在家里看到的一篇论文,里面介绍的是人体外骨骼。它的封面是一组过程连续的图片,上面是一个人先坐在轮椅上,后来借助外骨骼慢慢站起来走路。我研究了这篇论文很久。这是我初次了解到仿生外骨骼。后来,我看到大学内有机械方面的相关比赛。我想如果以仿生外骨骼来参加比赛,能解决项目经费的问题。紧接着,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组建团队,团队成员来自我们学校的四个学院:机械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因为仿生外骨骼这个项目是跨学科的,需要有多学科知识汇集才能完成。不同专业的同学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的深浅是不一样的,可以各展所长。比如我是计算机专业,去学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肯定是不如学机械制造专业的同学,他的知识底子比我更扎实。我觉得,一方面参加比赛去挑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人生中一个理想的追求,一举两得。

记者:你们制作这个仿生外骨骼的流程复杂吗?其间有过失败吗?

张亮:设计流程是首先根据一个正常人的生理模型去设计。因为我身体比较特殊,身高不足且身体有些位置有畸形。最难的是将这套正常设计的仿生外骨骼与我的身体进行一个模拟,这里要用到我的人体3D模型。最初,我们团队是用卷尺量出我身体部位的大小,然后进行一个模拟融合,但输入的时候数据总是会有差异。前期实验时,总会出现不贴合的情况,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导致我们团队项目停滞了2到3个星期完全没有一点进展。后来,我在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做了全身三维CT扫描,拿到了我的人体3D模型,再进行精准贴合,才使得后面的研发重新取得了进展。

记者:当时有其他选择吗?最后为什么选择使用了3D打印技术?

张亮:有其他的选择,但我们最终选择了3D打印。简单说,这个仿生外骨骼就是类似于漫威电影中钢铁侠的战甲,不过我是用碳纤维作为主要材料,它的整体厚度只有3毫米,整体重量不超过100克,非常轻便,跟我的皮肤直接接触。外部通过一些其他的手段进行固定就能贴合人的身体。碳纤维非常轻便,许多跑车都是用碳纤维做车身框架以减轻重量提高速度。如果是用传统机械,加工不了碳纤维,而如果使用传统的机械材料,对于刚开始学走路的我其实是一个负担,所以最后选用了近些年比较热门的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现在比较成熟,花费的时间也很短,从加工到成品运送到我手上只用了两天。

8岁小孩跑4000米(400米用了40分钟扭扭车男孩)(3)

张亮。本人供图

四个月完成仿生外骨骼

从寝室走到教室,400米走了40分钟

记者:你们花多长时间完成了仿生外骨骼,其间害怕过失败吗?

张亮:从最开始有想法到仿生外骨骼完成制作,整整用了4个月。其实人生中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才是常态。但是怎样面对失败,却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样子,我觉得自己是那种即使遇到了失败,也会从原地爬起来继续向前的人。

记者:有了仿生外骨骼后,你自己做了什么准备?有没有医疗机构的专业建议?

张亮:上大学后,我基本上都是用轮椅代替行走。有了这套辅助行走器具后,即使依靠它我能站起来,但走路最终还是要靠我自己。所以我先做了一些康复训练增强体质,特别是训练肌肉的强度。我去医院做检查,医生也告诉我,站起来后要慢慢加大运动量。

记者:4月5日后,你又行走过吗?

张亮:每天都有尝试去走一走。4月7日,我和同学一起走去教室上课。从寝室到教室大概400米,我硬生生走了40分钟。因为之前没有走过路,脚底皮肤比较嫩,开始行走后,脚底还起了水泡。虽然过程比较艰难,但我很享受这份行走带来的乐趣。

一直按照内心的想法行动

大学毕业后可能会创业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得了“脆骨症”?之后是如何度过的?

张亮:我大概是四五岁开始记事的,也是那时候知道自己得了“脆骨症”。除了小时候因频繁的骨折,感觉痛以外,其他方面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艰难”。因为爷爷奶奶意识到我可能会在意别人的眼光,所以他们在我小时候就教育我、培养我不要在意外界的看法,要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行动。我觉得这一点对我的人生影响特别大。

记者:你的摄影爱好还在坚持吗?

张亮:是的,去年拿了一个全国摄影比赛的优秀奖。这学期,我跟几个摄影爱好者开了一个摄影工作室。

记者:接下来,你有什么规划?

张亮:我可能不会去考研。我觉得如果专业技能过硬的话,能早点就业,早点步入社会更好。我计划大三、大四出国留学之后直接进入社会找工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也会考虑创业。

记者:你站起来之后发了一条朋友圈,给人印象深刻。

张亮:

“玉骨淬火,百炼成钢

敢教万刃寒山,不敌我身作剑

终于,我还是站起来了”

朋友圈发的这句是我站起来那天的感叹。生活中,我时常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激励自己——“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觉得我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主义者。

8岁小孩跑4000米(400米用了40分钟扭扭车男孩)(4)

去年张亮驾着扭扭车参加高考的一幕感动了无数人。(图据人民日报微信)

【人物介绍】

张亮,安庆市宿松县人,自幼患有“脆骨症”,频繁骨折让他的身高只有同龄人的一半,由于失去了独立行走能力,扭扭车成为他的代步工具。虽然身体残疾但勤奋勇敢、乐观豁达,去年张亮驾着扭扭车参加高考的一幕更是感动了无数人。最终,张亮以超过安徽省理科一本线44分的成绩被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录取。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