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亡国之君下场凄惨,南唐后主李煜就是一个典型,身为帝王的李煜,没有因为政绩而留名青史,反倒是因为诗词而流传后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世人皆知。

宋太宗和李煜之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1)

李煜作为一个诗人、词人是成就极高的,不过作为一个皇帝却是十分悲催不幸的,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不仅南唐灭亡了,就连他心爱的皇后小周后也让人强幸了,可他连屁也不敢放。

公元975年,农历二月,北宋大军南下,李煜当时考虑无力抵抗,放下皇帝的架子向北宋乞求投降,可是北宋没有答应,无非是投降的一些条件没有谈拢,最终北宋大军攻破金陵。

李煜出城投降,在这样的情况下投降如同被俘一样,不过宋太祖为了彰显仁义,在李煜及小周后被押送到开封之后,就册封李煜为违命侯,从“违命侯”这三个字就不难看出李煜的处境。

当时宋太祖赵匡义对李煜还算守礼,对小周后也是秋毫无犯,可惜李煜刚到开封没有几个月,宋太祖赵匡义就死了,继位的是赵匡义的弟弟赵光义,即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颇有手段的人。

初继位的宋太宗册封李煜为陇西公,在爵位上是高升一级,实际上这是展示给天下人看,新皇帝比老皇帝更为宽厚,可实际上李煜的处境更为艰辛了,宋太宗早就对小周后垂涎三尺。

宋太宗和李煜之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2)

常言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宋太宗看上了小周后是跑不掉的,于是借口让小周后进宫谢恩,乘机强留小周后在宫里过了一夜,不料第二天小周后回去了,就大骂李煜泄愤。

这样的民间流言在宋人叶梦得的《避暑漫抄》等书籍中就有记载,而龙衮的《江南录》则把此事描述的更为详细,说是小周后跟随其她贵妇一起进宫谢恩,可是唯独小周后宿了一夜之后才出宫的。

据说从此之后,宋太宗就三天两头地召小周后进宫,逐渐变得肆无忌惮,有一次甚至还请来画师,把强幸小周后的场面画了下来,一共分为好几幅画,统称为《宋太宗强幸小周后》。

遗憾的是这些画后来都失传了,后人据此创作出了《熙陵幸小周后》,不过就连这幅创作的画也丢失了,以至于此事真假难以考证,不过有一点可以知道,小周后应该是遭到了不礼的对待。

为什么小周能够默默忍受这样的屈辱呢?毕竟她曾经是一个皇后,遭受如此耻辱肯定是一心求死,而为什么小周后没有自杀呢?恐怕是为了保全李煜,一旦她自杀了,难免会牵连李煜。

宋太宗和李煜之谜(宋太宗强幸小周后)(3)

那么作为皇帝的李煜,遭遇如此耻辱为什么没有自杀呢?其实从《虞美人》这首词中不难看出,李煜对故国是心存向往的,也许正是如此,公元978年,李煜被毒杀,时年42岁,不久之后小周后也随之香消玉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