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历史上还真的是有一些人在国家大事上能谋善断,雷厉风行,但是对于个人安慰却缺少考虑,比如汉朝主持削藩的晁错。他的削藩策维护了汉朝一百多年的稳定,自己却落了个腰斩的结局。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晁错之死,是晁错自找,同时也是汉景帝人生中的一大败笔。

晁错上书

晁错削藩是错还是对 汉朝主张削藩的晁错是怎么死的(1)

晁错

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上《削藩策》,他写道:“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是大汉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诸侯王权力太大,并且越来越不愿意服从中央的领导,造反是迟早的事,现在的情况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消藩一事刻不容缓。


景帝消藩

晁错削藩是错还是对 汉朝主张削藩的晁错是怎么死的(2)

七国之乱形势图

正如晁错断言:“削之,其反亟”,在汉景帝颁布削藩令十几天之后,吴楚等七国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叛兵群星闪烁,阵容非常强大,汉景帝一时不知所措,晁错此时主张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则负责留守京城,这让汉景帝非常失望及气愤。随后,汉景帝暗中接见了早就与晁错有仇的袁盎。袁盎认为,七国本来就没有反叛的意图,现在这种情形完全是晁错逼出来的,如果此时答应诸侯国诛杀晁错,并且归还他们原有的封地,就天下太平了,汉景帝默许。

随后,使者们以邀请晁错商议朝政为由,将他骗出家门。晁错穿着朝衣火速上路,在车马经过长安东市时,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随后将他腰斩。

晁错削藩是错还是对 汉朝主张削藩的晁错是怎么死的(3)

明代思想家李贽

后来,有校尉邓公前来汇报军情,并说七国就是想夺权,跟晁错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此时晁错已死,汉景帝也表示非常后悔。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如此评价:“错但可谓之不善谋身,不可谓之不善谋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