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姆·魏刚,法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曾在一战中参加了马恩河战役,亚眠战役,被誉为英雄人物。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赶鸭子上架解体了甘末林的烂摊子,最终落得兵败名裂。有人说他是法国的英雄,是一名社会进步主义者,他竭尽所能在二战中维护了法国人民的利益。也有人说他是个虚弱的民族主义者,被纳粹痛打以后甘心当希特勒的傀儡,那么拥有双面人生的魏刚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一、 一战中的法国英雄

马克西姆·魏刚,一个出身在法国的孤儿,儿童时代在马赛与养母相依为命。传说他的母亲是墨西哥女皇卡洛塔,而父亲则是比利时军功贵族—阿尔弗雷德·范·德·史密森男爵,这位男爵曾在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建立功勋,因此深得比利时王室器重,他还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的好友,而利奥波德三世也曾在采访中称史密森男爵就是马克西姆·魏刚的父亲。虽说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这个观点,但两人的样貌还是比较相似的,因此人们也乐于接受这个说法。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1)

年幼的魏刚在6岁那年被送到了犹太金融家——塞帕蒂奇家族的大卫·科恩·德莱昂的家里学习,接受了犹太文化教育,他的教父希望他将来可以成为一名教师。成年以后的魏刚被炮兵军官—弗朗索瓦·约瑟夫·魏刚收养,直到这时他才真正获得了伴随自己一生一世的名字—马克西姆·魏刚,并且正式成为了一名法国人。魏刚在大学时代开始信仰罗马天主教,并且接触到了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信息。假如魏刚后来没有报考圣西尔军事学院,或许他可能会走另一条路。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2)

但显然受到家庭的影响,魏刚进了军校。他在圣西尔军事学院的学生证件比较有趣,证件上他认定为比利亚留学生,这并没有影响魏刚在军校中的学业生涯。魏刚在1887年毕业以后成为了法兰西骑兵团士官,由于在校期间是成绩突出的学霸,所以毕业没多久就转回学校担任教师一职,某个角度上来说也算是了了他的教父的心愿。

1914年7月,魏刚以中校军衔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前线服役了不到一月以后被调入了费迪南德·福熙将军的参谋部工作,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魏刚都在担任参谋官一职,这个年轻人渴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痛打那些野蛮的德国汉斯。1916年晋升为旅长的魏刚总算有了到前线参加作战对抗德军机会。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3)

只不过魏刚一到前线就参加的是索姆河会战,尽管魏刚在指挥战斗时机敏骁勇,但巨大的伤亡令魏刚印象深刻,并对英国和法国采用的后线列步兵时代战术产生了质疑。魏刚在心中这样问道:"难道步兵只能在炮火停止后,排着横队朝着敌人的防线发动全线进攻吗?波次冲击战术不是必修课吗?而且为什么不用两翼突破,切割敌人防线的战术?"随后魏刚将自己的想法报告给了福熙将军,后者推荐魏刚进入法国陆军总参谋部工作。魏刚在总参谋部工作期间晋升为少将,负责领导后勤,情报和人事工作小组。魏刚很想影响总参谋部的将军们,但一成不变的刻板环境不是顷刻间就能改变的,他只能仰仗福熙将军来缓慢的实施工作。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4)

1918年5月,魏刚被派往前线参加了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和亚眠战役,他辅助福熙将军和潘兴将军取得了胜利。同年魏刚向德国人宣读了停战条件,并参加了停战谈判工作。作为福熙元帅(第二次马恩河期间福熙已经晋升为元帅)的得力参谋,魏刚敏锐的察觉到战争不过是暂时终止,德国人只要找到机会就会报复法国。

二、 华沙之战对抗苏俄红军

一战结束以后,马克西姆·魏刚因在前线作战英勇,多次辅助福熙元帅运筹帷幄,成为了法国陆军中的英雄人物。在战争刚刚结束的头几个月里,魏刚以法国亲社民人士的身份参加了一些呼吁重振法国经济,保障就业岗位的为社会活动。但随着俄国内战爆发,魏刚被派遣到了波兰作为军事观察员与波兰干涉军的军事顾问工作。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5)

魏刚在波兰的工作主要是收集俄国内战中俄国白军和俄国红军的情报,为波兰军队提供帮助和建议,令波兰人相信法国会支持波兰重建波兰立陶宛联邦,恢复波兰巅峰时期的领土范围。但魏刚在投入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巨大的麻烦,他根本就不懂波兰语,英语水平也不太好,对面波兰人的德语和法语水平也糟糕的一塌糊涂,互相之间完全没法交流,只能设法雇佣了一名精通法语德语和波兰语的翻译来从中传递信息。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6)

波兰军官对这个连波兰语都不会说的法国人态度很差,由于沟通上的不顺畅,这些波兰人觉得魏刚是来添乱的。但波兰统帅毕苏斯基很信任魏刚,他听取了魏刚有关重整维斯瓦河防线并组建机械化骑兵团的建议,从而为1920年爆发的华沙战役做好了充足准备。可以说后来的苏联第一名将图哈切夫斯基此时的对手不只是毕苏斯基,还有法国名将魏刚。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7)

很显然这两人加起来比图哈切夫斯基技高一筹,他们使用依托防线固守,用堡垒化的华沙当做诱饵的战术,牢牢吸引了图哈切夫斯基大军的注意力,最后使用骑兵军和机械化骑兵团打出的钳形攻势和穿插合围,击溃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大军,造成了苏俄红军约15万人死亡,被俘和失踪。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8)

在波兰的战事结束以后,魏刚暂时离开了军队,并作为一名社会活动家活动。这期间法国的经济并不顺利,战争带来的影响一时间难以迅速恢复,这使得魏刚萌生了一些强化法国政府权力,管控经济,强化民族自信的念头。并且他积极与法国民族主义派系和保王党派系接触,甚至还和贝当元帅与某些法西斯派系有所瓜葛,魏刚还经常在谈话中提及"君主"一词,因此他的口碑也开始变差。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9)

魏刚在1923年被丢到了黎凡特担任法军司令一职,第二年又被调往叙利亚,配合英国整顿叙利亚地区的军事力量,以备将来对付新生的苏联,将高加索地区从苏联手上割下来,或者摧毁其正在建设的石油工业。魏刚很清楚这个战略构想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先不说战争结束之后英法自己的经济问题,就算派遣军队穿越高加索山脉,不但不能转移自己内部的压力,后勤和军费开支还会给英法一记重击。

三、 二战中的败军之将

1935年,已经68岁的魏刚将军退休赋闲,然而隔壁德国出现了民族主义极端化的苗头,小胡子希特勒在德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于在1938年还吞并了奥地利。于是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蒂在1939年8月紧急召回魏刚,任命其担任东欧军事行动参谋部部司令一职,1个月后德国入侵了法国的盟友——波兰,法国向德国宣战并开始空袭德国西部地区。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10)

但坏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法国叙利亚殖民军竟然空袭了苏联的巴库产油区。在魏刚看来,自己这个法国社民派系都觉得苏联有些过激,但苏联依旧是可以争取的对象,如果把苏联推到希特勒一边去,那就不好玩了,好在法国轰炸机只是把炸弹丢到了距离巴库油田较近的海里,没有直接命中油田工业设施,法国和苏联之间还有周旋的余地。但魏刚也认为如果法国在与德国的战争中经历一次失败的战役,或许可以刺激法国重振精神。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11)

但还有一个令魏刚感到焦头烂额的事,那就是法国在东部边境地区的防线尚未修筑完成,东北部地区由于经费原因无法修建成片的永备工事,只能依托野战工事和机械化部队实施防御。法国经济状况也不太好,经历了一战,葬送了整整一代人的之后,法国人也不希望再参加大规模的战争。如果此时与德国作战,对法国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利情况。因此魏刚试图加强法军在东北部地区的力量,但此时法国军队的调动是个异常繁琐复杂,甚至比苏联还要缓慢的事情,直到1940年5月,法军的调动也没有完成。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12)

但德国人在5月下旬就发动了进攻,法军在比利时森林和荷兰溃不成军,还被德军机械化部队突破了低地防线。魏刚只得临阵挂帅接过了烂摊子,他打算从马奇诺防线和阿尔卑斯防线抽调兵力袭击德军的侧翼,从法国西部征调更多的预备队到法国东北部,同时重组已经溃败的军队从正面拖延德军的进攻速度。然后在法军拖延德军的同时,荷兰,比利时和英国从另一侧袭击德军的侧翼,形成一个钳形攻势掐断德军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通道,将德军机械化集群困在法国境内,关门打狗迫使希特勒谈判。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13)

然而魏刚接替工作实在太晚了,法军在前线的机械化部队大多已经溃败,缺乏坦克支援的法军尽管恢复了一定的秩序,但根本无法拖延德军太久。6月10日,意大利也对法国宣战,魏刚的设想彻底破灭,他无法从阿尔卑斯防线抽调兵力,惊慌失措的魏刚闯入保罗·雷诺的办公室,这位曾经的一战英雄,现在狼狈不堪的要求雷诺向意大利和德国提出停战谈判,贝当元帅也支持魏刚的建议。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14)

于是法国在6月15日向德国投降,次日法国总理雷诺辞职。在德国的扶持下,法国元帅贝当成为了维希法国总理,魏刚也成为了维希法国国内阁成员,并开始着手逮捕社会进步人士,犹太人,波兰人,戴高乐支持者的行动。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15)

尽管魏刚在维希法国作为德国的傀儡替希特勒办事,但还是多次向德国提出要求,希望德国能够退出法国,将领土归还法国,让贝当元帅重建法兰西帝国。法兰西和德国将保持盟友关系,对付共同的敌人,并为德国提供必要的军事支援。用魏刚的说法,这叫曲线策略,但就他的右翼倾向来说,他可能真的想要重建法兰西帝国和希特勒结盟也说不定。不过希特勒想要的只是占领区和傀儡,而不是对等的盟友,因此拒绝了魏刚的提议。

二战德国十大名将最后的结局(一战的法国英雄)(16)

随后由于德军在北非的战事陷入失败,加上有传言说魏刚在暗中联系戴高乐,因此希特勒在1942年下令逮捕了魏刚。倒霉的魏刚在监狱里一直被关押到了1945年,还是路过的美军把他救了出来。二战结束以后,魏刚又一次入狱,毕竟他参与维希法国内阁,为希特勒工作证据确凿,一年后魏刚获释。1965年,昔日一战的英雄魏刚去世。

结语

魏刚的一生可以说是双面性的,他自身的政治立场切换自如,既可以是社民进步人士,也可以是民族主义保王党人士。在对德战争中,他即努力设法维持破烂不堪的局势,又认为一次失败对法国有好处,最终法国失败后又成为了希特勒的傀儡。最终这位昔日的一战英雄,在法国的名声不算太好。

参考文献:

《法国军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维系法国的纳粹间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