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始终伴随着不平等,而为了减少这种不平等所带来的痛苦,法便孕育而生。法,古汉字中写法为灋,《古文解字》中解释说:“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法,今文省。”偏旁为水,说明人民希望法律能像水一样公平,而廌是古代的一种神兽,能辨是否,能把不对的一方,用角顶走。也表明了人们对于公平的渴望。但是古代,人治往往大于法制,公平便很难保证。当人们碰到的是清官时,或许能获得公平的判决,但也难免官员的昏庸;当碰到的时贪官时,公平便难以保证,大量的冤狱便会产生,冤屈者乞求公平的途径,便只能越级上报。直至人们的眼中的最大的“清官”-天子,进行诉求,也就是俗称的告御状。那么古代的平民真的能拦驾告御状吗?

皇帝微服私访替百姓挨打(真的可以拦驾告御状吗)(1)

汉代时期,政府专门在宫城的外门设立专职的公车司马令,来负责要前来上书皇帝和面见皇帝的人。且规定各级政府不得阻碍人民告御状,如若告御状的人们的诉求无法得到及时的上达,相应的官员便会受到惩罚。

到了唐代时期,人们的告御状便有了很多的限制。按照规定只有反、叛、大逆等罪才能直接逐级上诉,且不能越级上诉。其他的便有了很多限制,如:卑幼不得控告尊长,卑贱不能控告尊贵等。不仅限制颇多,申诉不实者,还会被杖100。

宋朝时期,告御状则进一步被限制。宋前期,甚至禁止人民的越诉,宋太祖甚至下诏书规定“禁民越诉”。但到宋真宗时期,冤狱泛滥,民生艰苦,政府这才在京师设立登闻检院,但对上诉有诸多限制。按照宋刑规定,凡越级上诉者,其上诉者和接受上诉的官员均被处以40鞭子的刑法。

皇帝微服私访替百姓挨打(真的可以拦驾告御状吗)(2)

明朝时期,才得到一些改善。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对官员极为严苛,对于各地鱼肉百姓的官员,人民可以进京告状,且沿路的官员不得阻碍,情况属于的人民还会得到一些奖励。但是冲撞皇帝仪仗队者,最高可判死刑。

到了清朝时期,刑法进一步严厉,甚至不允许越级上诉,凡越级上诉者,直接先鞭打50鞭,若是诬告,罪加三等,更不允许拦皇帝御驾,告御状。电视剧中,清宫戏里面的告御状的戏码,或许也仅仅存在于影视里面了。

由此可见,每个朝代对于越级上诉的规定是不太一样的。总而言之,到了后期,古代的政府是不鼓励越级上诉的,甚至会给越级上诉限制很多,告御状更是难上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