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真的能随便养吗(一胎二胎大不同)(1)

二胎政策落地,准备生两个宝宝的家庭越来越多,而最近怀二胎的准妈妈也特多,对于怀一胎和怀二胎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以及在二宝出生以后怎样来平衡两个宝宝的心理,听听二胎妈妈是怎么说的吧!1 容易疲惫,力不从心

一胎时,虽然我也有出血现象,但是体力方面明显好得多。当时只是不敢出去玩,真正去玩的时候还是挺能走的。一胎时,虽然也是黄体酮偏低,但是,不会觉得全身不舒服。

但是怀了二宝之后,体力方面明显不济。做点事情,似乎就得休息一会,否则就会觉得特别吃力,腰酸背痛的。走路走得多,两条腿就会酸得不行。因此,要保证午休时间来补充体力。

二胎真的能随便养吗(一胎二胎大不同)(2)

2 胃口大许多,饿得也很快

怀一胎的时候,当时前三个月没什么胃口,除了喝孕妇奶粉和吃水果,我感觉自己在正餐上没有多少食欲。还一度认为,孕妇就应该如此。结果,半夜经常会饿醒找食,而能吃的还是孕妇奶粉,因此,三个月后,我的体重就猛增10斤多。

现在还没真正得知自己怀上二宝时,就感觉胃口大了许多,早上明明吃得挺饱的,不到中午就饿得发晕。在某天早上,我曾经在8点左右吃了2碗粥,6个小笼包,2碗豆浆。10点左右,又开始到处觅食……

二胎真的能随便养吗(一胎二胎大不同)(3)

3 心理更成熟,心态更稳定

怀一胎的时候,因为出血,这不敢做,那不敢做,甚至放弃了工作,每天在床上躺着,一有点出血现象,心情就极度低落;还因为黄体酮偏低需要打保胎针,虽然每天去打针,但是心理却总怕有副作用。直接的后果是,怀孕前三个月,心理抑郁严重,非常不利于胎教。

怀了二宝,虽然遇到的问题更多了,但是,心理更成熟了,心态更稳定了。该工作的继续工作,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完成。比如,对待出血,立刻主动要求医生进行保胎;经常电动车来回上班,家里住5楼,每天坚持爬楼梯。当然,原则是,坐电动车的时候,开慢点;爬楼梯的时候,走慢点。

二胎真的能随便养吗(一胎二胎大不同)(4)

4 一宝二宝,教育胎教一起抓

怀一胎的时候,虽然也经常对着肚子说话交流,但是,毕竟是缺乏气氛。即使知道胎教的重要性,依然做不到每天对着肚子里的宝宝讲故事。

现在可不一样了,每天都要给大宝讲故事,自然而然的,二宝也跟着“胎教”了。当大宝宝趴在我的肚皮上倾听肚中二宝的时候,我就感觉特别温馨。大宝自己在玩玩具的时候,经常也会想到给二宝留一份,这种血脉的亲情,真是温馨又浪漫。

二胎真的能随便养吗(一胎二胎大不同)(5)

当然,除了妈妈们的变化,还有大宝们的变化需要应对,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从某种意义来说,家庭是一个球队,父母是教练,兄弟姐妹如同每天一起吃苦、一起流汗、一起比赛、一起面对失败,也一起高举奖杯的队员。

数据显示,在多子女美国家庭中,在孩子长到11岁前,他们与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占到了33%,远远高于同朋友、父母、老师相处的时间,甚至比自己独处的时间都要多。

理论上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垄断了太多家庭成员的关爱和资源,缺乏必要的挫败与竞争,没有全面而真实的多角色体验,很容易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实际上,这确实也是现在很多独生孩子抗压能力低、易抑郁、多冲动等状况的缘由。

当很多家庭终于有机会迎接二宝降临,除了掩不住的喜悦,更多的还有必要的学习。

二胎真的能随便养吗(一胎二胎大不同)(6)

教子实录:

二胎真的能随便养吗(一胎二胎大不同)(7)

进入二胎时代,一旦二宝降生,随着专宠的消失,大宝内心的失落是不可避免的,随之而来的战争,也因为大宝的个性而各呈风采。

有的大宝因为天性纯良且父母抚慰得当而欣欣然接纳新的家庭成员;有的大宝即便不甘心却因为不善表达而刻意逃避成为家庭的惰性分子;有的大宝却因为好强多妒而总是制造矛盾采取手段抢夺关注……

如果一个孩子屡次被父母的不合理要求、前后不一致的规则打击,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被喜爱的人,而一个被压迫在不公平条件下的受害者,最容易感到沮丧和怨恨。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父母则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启蒙老师。父母和家人是最先与孩子建立人际关系的人群。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家里经常抱怨遭遇到的“不公平”,那么,请不要对这个现象掉以轻心,它有可能真的成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

二胎真的能随便养吗(一胎二胎大不同)(8)

如果一个孩子屡次被父母的不合理要求、前后不一致的规则打击,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被喜爱的人,而一个被压迫在不公平条件下的受害者,从而感到特别的沮丧和怨恨。在孩子心里积蓄起来的不解、疑惑、怨恨、沮丧,以及随之而来的挫折感,会混淆他对这个世界的正确认识。

我们把孩子的这种不满情绪叫作“吃醋”,它属于“嫉妒”的一种,是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懵懂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体会到每个人、每样事物的归属和自己的地位。如果说成人能明确接受“虽然大家是公平的,但有特殊情况的人可以得到特殊待遇”,但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暂时不能接受这个观点的。

其实,孩子对“公平”的要求,恰恰显示了他们开始有能力去分析思考事情,也是道德发展进入完善期的开始,对孩子的这种能力和发展,非常值得父母给予肯定。

只是,孩子“不公平”的抗议,常常着眼于“看得见”的部分,对于“别人有,自己没有”的原因,则需要大人耐心解释,这样才能消除孩子心头的不满。

(部分内容来源于《二胎时代 敢生还要会养》)

二胎时代已经来临

敢生的你一定要知道怎么养

关注公众号获得更多资讯

↓↓↓↓

二胎真的能随便养吗(一胎二胎大不同)(9)

教新手爸妈破解二胎时代

家庭教养难题

2016最暖心

实用的父母读本

给勇敢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