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解忧馆#一、性格的定义和组成,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什么是性格问题?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性格问题(浅析性格问题)

什么是性格问题

#头号解忧馆#

一、性格的定义和组成

二、本性的不可变或微变性

三、血型的不可变性

四、人格的可变或大变性

五、本性与人格的相生性和相克性

六、本性和人格的定量性

七、性格的自检

八、性格的他察

九、性格的衍生形态

一、 性格的定义和组成

经查阅一些资料得知,人的“性格”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腊的著名学者奥夫拉斯塔首先提出来的,他当时是用希腊语PERSONA表示,后经英语变迁成了PERSONALITY(中文的意思是“个性”),再经过西方心理学界的扩展,又将NATURE(自然;天性;天理;类型);DISPOSITION(倾向;排列);TEMPERAMENT(气质;性情);CHARACTER(特点;特色;勇气);KIDNEY(肾脏;脾气)等等词语都可用来表示一个人的“性格”。虽然上述西方的每个词汇里都有“性格”的某些特征,但还都存在着局部观和片面性。另查,中国的文字中最早出现“性格”这一名词,似乎是在李中(唐)的一首诗里:“官资清贵近丹墀,性格孤高世所稀。”或许那时并不知“性格”该如何解释,但这样的一个特定词汇组合,应该很自豪、很笃定地说:在当今泱泱世界的各种文字中,只有中文的“性格”一词,对于揭示一个人的“真我”,展现一个人的“假我”方面,才是最为简约,而且还是最为准确的。因此说,使用中文来分析“性格”才是最好的选择,也只有中文才能将“性格”分析的比较透彻。

如何才能给“性格”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呢?笔者也查阅了一些对这个词汇的解释,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统一对“性格”的定义,大致定义解释的有这样几种:1、性格是一个人特定的性情品格,指人在态度和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2、性格是指人的一贯的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思维和行为方式。3、性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对现实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按照这样的定义,相信大多数的人看过后都会是似懂非懂的状态。“性格”这个词汇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但要比较准确地给出一个通俗的定义也还是要认真分析的,因为对其探究根蒂还是很复杂的。主要的问题有:一、形成一个人“性格”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二、“性格”的外显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人生感悟,大胆地对一个人的性格做出如下通俗易懂的定义,以飨读者,并愿意与各路老师探讨之。

性格:是由性(本性)、血(血型)和格(人格)组合而成,而且,每一个组合后的结果仅代表着一个人的特征,即包含着一个人“真我”和“假我”的真实特征,这些特征将会通过“假我”的言行外显出一部分,显现出来的部分是一个人的常态性格,还有一部分隐藏在本性和人格中,称为隐形性格,常态性格 隐形性格才是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每个人的本性都是由“真我”(灵魂)先天带来的,“真我”中存有“善”或“恶”的基本因子,还有不同级别的胆能。所有“真我”携带“善”和“恶”的比例,遵循着宇宙自然法则,常态状态下的比例是均分的。善的本性可分为:微微善;微善;善;小善;大善;极善等几个级别,恶的本性也可分为:微微恶;微恶;恶;小恶;大恶;极恶等几个级别。胆能的初始状态也分为低、中、高几个级别,高胆能的人就是天生胆大的。

按照现代医学的定义,人类的血型大致可分为:O型;B型;A型;AB型,但实际上的血型还可细分20余种。每个人的血型都是由父、母的遗传基因组合而成,至于是父精母血为先,还是男以母血为主,女以父血为主,现代医学还给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人的血型也是组成性格的一个重要变量,通常,一个人的血型一生都是不会改变的,所以组合在性格中的血型变量相对是比较稳定的。日本的学者在血型与性格方面研究的很多,一些理论至今还用于很多企业的人事部门。但,仅从血型来判断一个人性格的特点和优劣,似乎还是有些片面的。

每个人的人格形成和基本定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有父、母亲家族基因的遗传因素,还有后天发育、生长过程中,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每个人成熟后的人格结构也还会有一定的变化,甚至是很大的改变。想要分析判断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也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人格结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会通过假我的七情六欲才能表现出来一些,而一个人的七情(喜、怒、哀、乐、惊、悲、恐)和六欲(食、泄、性、生、贪、赌)的外显,通常还会受到“真我”的掩饰和“假我”意识力的控制,因此,仅通过观察一个人“假我”的外显言行,也不能分析出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

因此说,人的性格是一个由多方元素,复杂组合而成,如果用数学的排列组合方法来计算,这样的组合数将是天量级的,每一次的组合仅代表一个人,所以说人的性格是独立的,且还是因人而异的,正像俗话所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但,按照笔者的分析和归纳,一个人性格的最终形成,大致是由“本性”、“血型”、“人格”各占1/3比例的成份所构成。

虽然每个人的性格组合不同,但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都是通过“假我”的言行外显出一定的性格特点,比如:外向型;内向型;暴躁型;温柔型;霸道型;谦让型等等。对于有一定社会阅历,阅人无数的智者,有一定功力的心理大师,还是可以从一个人的外显言行和下意识行为中,大致判断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如果还能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一个人进行深入了解,就可比较准确地诊断出这个人性格特点,以及这个人性格的优势和劣势。

二、本性的不可变或微变性

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的性格时,愿意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俗语, 似乎这句俗语里说的本性就是一个人的性格,其实不然,这里说的本性只是性格中的“性”的部分。

人的本性是什么?现实环境中看得见,摸得着吗?按照笔者的感悟,一个灵体的本性其实就是其“真我”的原生态,也就是一个灵体中的“灵魂”。它来自宇宙中的总意识体,具有了新一轮投胎的能力,也肩负着新一轮修为的使命,当孕育在母体内的肉体(也就是“假我”)离开母体的瞬间,以四倍光速进入这个“假我”中完成投胎,与“假我”组合成一个全新的灵体。从此,这个“真我”不仅主宰着新灵体的一轮修为,同时也要承受新灵体一轮修为中,来自各方面的逼迫和诱惑等挑战,顽固地维护着原有的、独特的本质形态。简单地说,一个人的本性也就是祂的“灵魂”的本性,(投胎成功后称为“真我”)“灵魂”的本性只有“善”和“恶”两种类型之分,但可按程度不同,将“善”和“恶”分成不同的等级,不论如何划分等级,“善”的区域与“恶”的区域永远是两分的,但,“善”和“恶”还是有交汇点的,类似于泾渭分明中的泾河和渭河一样。

这里所说的本性“善”与“恶”是站在宇宙观的角度来看的,与三维修为空间的认识观有很大差异,更不适合将“善”与“恶”与现实中的“好”与“坏”进行对等联系。因为,不同的社会现实环境,对“好人”与“坏人”的定义都会有所不同。比如:一个善灵体看见有恶人在行凶,但因善本能和胆量小,不敢前去制止和报警,致使罪犯逃走,这样的善灵体能称为“好人”吗?如果是另一个恶灵体,在正义感瞬间驱动下,大胆地将罪犯制服并交由警察带走,那他就可称为“好人”。

笔者在“真我与假我”一文中,将“善”与“恶”画在一个大U图型上作为比较和区分,U型的底部有一个0点,左边是善,右边是恶。每边可细分上文说过的几个等级,紧靠0点的区域两边分别是微微善和微微恶,这两个区域分别在各自区域中占比最大,如果用数字表示,至少在95%以上。这就是说:在茫茫的修为人海中,绝大多数的修为灵体都分布在这两个区域,换句话说,在修为的三维空间里,大多数的灵体都是微微善或微微恶级别的。

离开0点越远,善或恶的级别越高,仅从U型曲线来看,两边的曲线永远都不会相交,因此说,“善”与“恶”永远都是对立存在的;“善”与“恶”存在的比例在时间长河里是均等的,这是宇宙中总意识体制定的自然法则。“善”与“恶”的灵体是分布在整个三维空间里的,不论是哪个国家,不论是哪个时代,不论是什么种族、肤色的灵体,祂们的分布也都遵循着上述的自然法则,也可以说:在三维空间里修为的人类灵体,其“善”与“恶”的本性总比例是常态均衡的,即使特殊时期(比如大的天灾、人祸)“善”与“恶”的本性比例发生短暂失衡,在得到总意识体及时的补充调整后,也会很快恢复均衡的自然状态。

由于U型底部的0点处还是有连接的,也就是说在微微善和微微恶的区域内,还是有“善”或“恶”的本性是可以相互串通的,因为“善”与“恶”的对立性很强,所以出现串通的机率非常少,而且,即使发生“善”向“恶”或“恶”向“善”的串通,灵体串通后的本性也只是微变,在原有本性良知的约束下,不会发生大的质变。另外,之所以说是微变,还是因为能够串通0点的本性,也是不太可能穿越“微微善”或“微微恶”区域的,因此相对于“善”或“恶”的总量来说始终是微小的,对总本性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串通的渠道,也就导致了某些特殊的本性存在着微变性,这也许就是“一念之差,万劫不复”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玄妙之门吧。在修为的现实中,会有一些特殊灵体发生性格突变现象,比如:一个本性属善之人被迫做出杀人的恶举后,又克服掉本性良知和内疚的召唤后,从此进入了恶灵体的修为;另外,一个双手沾满血债的恶灵体,在一次突发的事件中,善良知被唤醒,从此痛改前非,重新行善做人,开始转入善灵体的修为行列。这两种状况皆是本性微变的现实存在。

三、血型的不可变性

这个问题在当今医学领域和人们的认知上是很好理解的,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祂的血型就定型了,即使是今后因伤或病需要输入外来的血液,也要遵循同型原则,(现代医学已经证实,O型血不是万能血,因为O型血红细胞上没有A、B抗原,紧急情况下是可以给其它血型的人少量输血,但不能超出一定的量,否则会给需求者造成免疫性、溶血性的不良反应)这也就是要遵守源血型原则,不论是大剂量换血,甚至是全部换血,也不可能改变一个灵体的原血型,这就是血型的不可变性。只有一种特殊状态例外,就是给一个不能自造源血液的病人更换他人的造血骨髓,使之在外来造血骨髓的帮助下延长生命,经过骨髓移植的特殊手术,是可以强行改变一个人的血型,但也极少能因此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因为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基本定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况且还有其它因素的作用。骨髓移植也只是现代医学对白血病人采取的一种无奈救命选择,也只能是延长病人的苟活时间而已。

血型与性格是有一定关系的,在这个方面研究的学者很多,出版的书籍也有很多,尤以日本学者研究的比较多,读者可以自己去选择阅读。为何血型与性格有一定关系呢?笔者认为,知晓下面几方面的常识是必要的。一、因为人的血液是组成“假我”肉体的非常重要物质,虽然每个人的血液与体重的占比大约是7-8%,但却是维持整个灵体生存的必须存在。血型是血液的类型,是从父、母的基因传承来的,是不可变的,每一种血型都会通过“假我”外显出独特的气质表现。二、四种基础血型的基本特点:O型血的人大多是外向型;A型血的人大多是内向型的;B型血的人大多是敏感性的;AB型血的人大多是兼有A和B血型的基本特点。三、血型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的依据,如果只通过血型就断定一个人的性格格局,就未免有些片面了,如果都是通过血型去判断一个人的性格,世界上也就只有不多的几种性格的人了。因为在修为空间里,血型相同,性格却大有不同的人大有人在;血型不同,性格上却有相近的人也比比皆是。

四、人格的可变或大变性

人格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词汇,但却包容着一个人的基本格局,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信息库。古往今来,有无数的学者对人格进行过多方位地探讨和界定,大致的定义就是:人格就是人性,人格是一个人独有的人性,是由这个人的父、母提供的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各种环境对其不断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一个人个性特点的特征,其特征主要由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等四个方面构成。如果展开地探讨人格问题,可能就要写一篇专论了,这方面笔者不想费神、费力了,因为各路大神的专著已经很多了。本文只是浅论人格对性格的影响问题,因此对人格的领域就不进行深入探讨了。

如果仅从上面对人格的定义来看,笔者感觉,多数人还是对人格的构成云里雾里的,为此,还是有必要引用一些大师级人物的理论加以阐释,看看能否表述的更简单、更清楚些。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本我是由人的基本需求:饥、渴、性组成;自我是在个体生长过程中,由本我分化出来的各种需求;超我是个体在生活中受社会道德规范和教养而形成的需求。卡塔尔的人格特质理论:人的特质成份是构建人格结构的基本成份,就像化学元素构成了宇宙万物一样,不同的特质成份将会 构成不同的人格。荣格的人格理论: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动力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人格发展理论。还有情绪认知理论、情绪归因理论、意识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等等。有兴趣深入探讨人格问题的读者,可以自行去阅读中外大师的著作,去摸索人格构成的秘密。

笔者才疏学浅,本文中只是通过自己拜读一些大师专著后的感悟,按照他们对人格概念的规范范围,对人格这个概念谈谈个人通俗的认识,如能给普通人一点通俗的解释就足够了,绝无想法和能力跟众多的人格理论学家分庭抗礼。

笔者认为,人格就是一个人“假我”中各种品性的综合构成,简单地说,人格就是一个灵体“假我”七情六欲的整体格局。其中,七情(喜、怒、哀、乐、惊、悲、恐)和六欲(食、泄、性、生、贪、赌)中,既有父母遗传基因的先天烙印,也有后天成长过程中,各种因素影响和修养所逐渐定型的“情度”和“欲度”。由父母的遗传基因带来的“情度”和“欲度”是一个人初始状态下的人格格局,这在周岁以内婴幼儿的本能情、欲表现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个初始人格格局中的情度(七情中每一个情的初始程度)和欲度(六欲中每个欲的初始程度)是构成人格的基点,是人格逐步走入定型和稳定的起点。如果一个人的原始情度和原始欲度继承的基因存在很大的不均衡,使得某一项或某几项情度、欲度比较高,就会使得这个人的初始人格构成不同于常人,格局严重不均衡者就会成为人格障碍。换句话说,一个人的人格障碍状态,是因为灵体父、母的基因组合后产生了畸变,因此使得新灵体的初始人格格局异于常态,这也算是天生的人为所致。

笔者猜测:如果一个人七情中的“怒”度原始起点较高,反应在性格中就是脾气大,遇事易发怒;如果是七情中的“喜”度和“乐”度原始起点较高,这个人通常就是个乐天派,遇事不知愁;如果是“哀”和“悲”度的原始起点高,那这个人将习惯以愁相伴;如果是“食”和“泄”度的原始起点高,那这个人就是个天生的吃货;如果一个人的“性”和“贪”度原始起点高,那这个人就适合当花花公子或妓女;如果一个人的“贪”和“赌”度原始起点高,那就有可能发展成贪官或赌徒。

上述这些随意的罗列,只是简单地从人格中的一个或两个情度、欲度来进行组合分析,对具备一定心理学知识和阅人能力的智者来说,只要连续跟踪观察一个0-3岁婴幼儿的无拘束生活习性和童言无忌的言行,就可大致分析出祂的人格的初始格局,这也就是俗话说的:三岁可看大。灵体进入少儿期,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绝大多数的人都会为自己的人格初始格局带上一个保护罩,再要分析、判断出祂的人格初始格局,就要费一番脑筋了。在古往今来的社会中,极少能有人去认真关注一个人的人格初始格局,即使是生育、养育祂的双亲也不会看重这个问题,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人格格局的重要性,不懂得人格格局的变化将会对一个人的性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实在说,如果能早一点判断出祂的人格初始格局,并在其今后的成长过程中,知道如何引导和弥补祂的人格变化和不足,这对一个人的人格定型是非常有益的。

由于一个人的人格初始格局是在婴幼儿期间建立起来的,这个时期的绝大多数灵体,都无能力控制自己七情六欲中的情度和欲度,都会在灵体本性的驱使下,随心所欲地放任自己原始的情、欲度。灵体进入成长期后,避免不了地要接受到父、母和其他亲人的疼爱、溺爱;还会有责怪、打骂,进入启蒙期后,还要接受老师的教育、训斥、同学的影响、朋友的诱导和越来越多外来事物诱惑,特别是进入叛逆期后,自我判断意识逐渐增强,反叛心理也开始增长,在内外力量的作用下,一定会导致祂的人格初始格局逐渐发生变化,如果外部的引导力量有助于祂的人格初始格局的均衡变化,祂就会有一个比较健康的青春期;如果外部力量抑制了祂的人格初始格局的均衡发展,甚至破坏了祂的人格初始格局,就会使祂的人格格局发生一些畸变,以至于或多或少地积累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顺带插一段,笔者在一些平台上常看到一些咨询的帖子,所问的问题大多是:性格为何变化?这样的性格好不好?如何改变自己的性格?如何改变祂人的性格?等等,看询问者的稚嫩口气,大多留帖的人都是青年人,有很多还是处在青春期的。由此可见,很多未成熟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性格产生了困惑,甚至是不满和反感,苦于寻找一种改变性格的方法。每每看到渴望得到解答的帖子,笔者常量力地给予一定的点拨,但,随着类似求助的帖子日益增多,个别的回言已显得顾不过来了,为此,笔者才想到写出这篇关于性格的文章,将它发表在网上,供给有性格问题或对性格问题感兴趣的人参考,如能对他们起到一点帮助作用,吾愿足矣。

每个人在步入成熟期后,祂的人格格局也将会基本定型,一个人是否成熟,不是只看祂的生理年龄,还包括祂的心理年龄,而且还以心理成熟为主。心理成熟的通常表现是:1、做事情有一定的主见;2、交友会找适合自己的;3、开始有思考对、错的自觉性;4、能承受和抗拒一定量的外界影响和诱惑。一个人的人格格局基本成熟,也将使七情六欲的各个情度、欲度进入到基本稳定期,基本稳定的情度、欲度的不同组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成熟灵体的基本性格。虽说一个人只有七情、六欲的十三个基本度,但不同的基本度组合也会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因此说,在修为的空间里,性格彼此相近的人有,性格彼此完全相同的人没有。

在一个人的人格格局里,七情、六欲中的一些基本度还会随着现实生存和成长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定量的变化,进而会使得一个人的人格格局发生一定量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也将必然会导致一个人的性格产生一定的变化。人格格局变化的小,性格的变化也小,人格格局变化的大,性格的变化也大。一个人的性格变化与否、变化的大小,以十年一段观察期为好,俗话说的“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鲐背”之年,都是以十年为一段的。通常,大多数人的性格变化点都会在这些时间段的节点处。当然,也会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会因为遭遇一个事件、一个事故、一场大病等,使得祂们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发生了大变化,短时间内就会让一个人的性格发生突变。这样的案例也是很多的,例如:原本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因在一个事件中的大怒和大悲,使得七情中的怒度和悲度发生了过度变化,进而导致祂的性格突变,有的会变得抑郁或自闭,甚至是人格破裂导致成精神分裂。再如:一个性格内向,谨小慎微的人,一场大病愈后,忽然变得开朗起来,什么事都看得开了,这就是因为祂的人格中的恐度降低,生度也降低所导致,正所谓无惧、无求而无畏矣。

影响一个人的人格格局发生变化、甚至是大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六欲中的“贪”欲,人最难控制的也是因外界诱惑而不断膨胀的贪欲,而且,膨胀的贪度还会引导着人格中惊度、恐度的升高,一个人常处于惊恐的生活状态,也一定会导致其性格的变化。回望一下,那些随时被拉下马的贪官,哪一个不是因为控制不住贪欲而成为阶下囚的;赌场里因贪欲造成倾家荡产的人、生意场上因贪失败后寻短见的人;因贪性染病后主动再去害人的人;因民间集资案受骗后整日忧愁的人等等,也都是因为大、小不等的贪念膨胀而导致了人格格局的突变,甚至是崩溃。

五、本性与人格的相生性和相克性

人的本性中有善因子,也有恶因子,善因子比例高的人称为善灵体,恶因子比例高的人就称为恶灵体。一个人的两种因子所占比例的高低,是在新一轮准备投胎的“真我”中就已经定型,这是不可改变的“天性”。人的本性中还有一种能量,它是“真我”投胎时才最后定量的胆能,当“真我”投胎在经过产道正常分娩的“假我”中,并与“假我”组合成新灵体后,灵体内的胆能就是先天带来的;若“真我”投胎在剖腹产分娩的“假我”中,并与“假我”组合成新灵体后,灵体内的胆能就是人为干扰后剩余的。通常,剩余的胆能都会比先天带来的胆能少,这是因为经过产道分娩的“假我”要经过黑暗的恐惧、痛苦的挤压,求生的欲望必然会使先天的胆能得到激发,而没有经过产道艰辛、生死的考验,就会使原有的胆能萎缩一些,反应在灵体的外显行为上,经过剖腹产出生的人在与同量级顺产出生的人相比,胆量都是比较小的。

灵体“真我”本性中的善因子与人格中的“喜”度、“乐”度、“悲”度有相生性,既善因子越多的灵体,越会通过修为过程中的善言和善行,将人格中的“喜”度和“乐”度提升起来,“喜”、“乐”度的提升,又会将“悲”度从悲伤级提升到悲悯级,最高还会到慈悲级。这几个度的提升,也会逐渐反馈到“假我”的外貌上,凡是经善言、善行提升“喜”、“乐”、“悲”度的灵体,通常都是慈眉善目的面容,提升的度级越多,面容就越富态、越慈祥。

灵体“真我”中的恶因子与人格中的“怒”度、“恐”度、“贪”度有相生性,既恶因子越多的灵体,将会在修为过程中,不断地通过恶言和恶行,将人格中的“怒”度、“贪”度提升起来,“怒”、“贪”度的提升,又会将“恐”度从恐慌级提升到恐怕级、直至恐惧级。这几个度的提升也会逐渐反馈到“假我”的外貌上,凡是经恶言、恶行提升了“怒”、“恐”、“贪”度的灵体,通常都有着灰暗、猥琐的面容,提升的度级越高,其面容就越狡诈、越丑陋。

灵体“真我”中的善因子与人格中的“怒”度、“恐”度、“贪”度有相克性,既善因子越多的灵体,会在修为过程中,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善言和善行,可将人格中的“怒”、“恐”、“贪”度抑制住,而且还可降低一定的度级。长期保有或提升了善言和善行的灵体,在人生修为中,遇到各种事情都会很少发怒,遇到紧急状况也很少恐慌,遇到各种诱惑也很少贪心。

灵体“真我”中的恶因子与人格中的“喜”度、“乐”度、“悲”度有相克性,既恶因子越多的灵体,会在修为过程中,不断通过自己的恶言和恶行,将人格中的“喜”、“乐”、“悲”度抑制住,也会使之降低一定的度级。长期保有或提升了恶言和恶行的灵体,在人生修为中,因时常处于怒、贪、恐的情绪中,将会导致灵体不知喜,不会乐,更缺少慈悲心怀。

六、本性和人格的定量性

一个人本性中的胆能,可以使人格中的“惊”度、“赌”度、“生”度分阶段保有定量性。胆能多的灵体,“惊”度就少一点;“赌”度就多一些;“生”度就少一点。“惊”度少的灵体,遇事不惧,因此常有化险为夷的能力;“赌”度多的灵体,敢冒险,也敢玩命,人生路不平凡;“生”度少的灵体,会体现在不怕死,视死如归。反之,胆能少的灵体,“惊”度会多一些;“赌”度会少一些;“生”度会多一些。“惊”度多的灵体,遇事慌张胆小,少有主见,怕独走夜路;“赌”度少的灵体,做事谨慎,遵规规矩,人生路平凡;“生”度多的灵体,是求生欲望强的人,因此也是怕死之人。每个灵体的胆能都会随着修为年龄的逐渐增加而逐渐减少,因此会导致人格中的“惊”度、“赌”度、“生”度,在不同的修为年龄段有着不同的量级。“初生牛犊不怕虎”、“越老越怕死”就是胆能变化所表现出的人格格局外显。

不论一个人的本性如何,其人格中的“食”度、“泄”度、“性”度,在这个灵体诞生时就有了定数。修为中的灵体只要不是被天灾、人祸,意外地、过早地剥夺了“假我”的生命,每个灵体的“假我”在一轮的修为中,能吃掉多少食物,能摄取多少能量,能排出多少泄物,能有多少次性满足,都有着冥冥的定数,这个定数就是“命度”。(可惜、可叹的是,纵观地球空间中的各个朝代和时代,各处部落和国家,一直都不断地充斥着人祸,加之地球只是宇宙中一个小小的星球,也避免不了地会有天灾,因此,在此空间修为的灵体出现夭折的概率也很大,修为年限没有到达一个甲子年的都属于夭折,而夭折的灵体就不能享受“命度”了。)

修为在三维空间的灵体,无论是生活在什么社会阶层,无论修为到了什么社会身份,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也不论是修为在哪个体制的国度,能把握和控制好自己“食”、“泄”、“性”度的修为者,通常会享受自己该有的天年;经常在“食”、“泄”、“性”度方面失常,甚至是无度的修为者,特别是“性”度上失常的修为者,必然会因此而会减寿,甚至是夭折。这是任何人都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因为这就是“天道”。

七、性格的自检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深含义就是提醒和告诫修为的灵体们,要有自检的觉悟和能力,有无觉悟是指一个人愿不愿意知道自我灵体的本性和现状,有无能力是指灵体的“假我”有无一定的文化和思考、分辨能力。通常情况,绝大多数未成年人和心理未成熟的人是缺少自检觉悟和能力的,这就需要社会中有一定能力的灵体,特别是有大爱、又有能力的灵体帮祂们一把,这个时期帮助祂们拥有了自检能力,祂们就能在进入人生修为的黄金期,更好地选择努力的方向;更好地选对适合自己的伴侣和朋友;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弥补自己的短处。因此说,这个时期能够扶祂们一把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人指点迷津了。如果成年初始的年轻人就能通过自学,拥有了自检的觉悟和能力,那祂一定会成为修为大众中的佼佼者,未来的修为路和达到的目标也一定会与众不同。

灵体的自检觉悟来自于“假我”意识体的自觉唤醒,如果不是自检觉悟的自觉唤醒,那对自己性格的自检就不会客观,自检出的结果也不会被意识体客观地接受,这样的性格自检就是自欺欺人。自检觉悟一定是出自灵体自己的意识体,通俗地说就是灵体的大脑,只有发自大脑的觉悟指令才是主动的、有效的自觉悟。有了自觉悟,自检的问题就成功了大半,因为自检的程序很简单:首先确认自己的“真我”本性是以善为主?还是以恶为主?只需扪心自问,坦诚自认即可。或者直接简单地自问自答:我是善灵体?我是恶灵体?;胆能多少也可自问“真我”:你的胆量大吗?你的胆量小吗?你的胆量不大也不小吗?只要是坦诚相问,也会得到冥冥的回应;血型的确认更是简单,到医院验血即可。

人格的格局自认稍微复杂一点,可先将七情六欲的七个情度和六个欲度分别标记在一条线上,为了便于判断高低,可将这条线画在X-Y的平面坐标内,Y轴从0点开始,往上标记到10,把这条“情、欲度线”画在Y轴的中间5处且平行于X轴。然后,自己用理性意识对自己的七个情度和六个欲度分别分析、判断打分。比如:如果判断自己的“喜”度要高于起始位置5,那就将“喜”度点标在5以上的位置;如果判断自己的“惊”度要低于起始位置5,那就将“惊”度点标在5以下的位置;如果判断自己的“贪”度与大多数人接近,那就将“贪”度确定在5的起始点。以此类推,就可以将情、欲度的自查点都标记出来,然后将13个点连接起来,就可得到自己自查时的“情、欲度线”。将自查时得到的“情、欲度”与自认的善或恶的本性、自认的胆能多少、自查的血型组合在一起,就可基本判定出此阶段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人的“情、欲度线”都会随着人生路的不同,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如果能坚持隔几年自查一次,或者每到人生路发生转折时自查一次,这样就可检查出自己的性格变化过程。

由此还可以引申出: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人在祂的一生修为中,都可以使用自察方法,或是通过他察的方法,检查出自己性格的变化。这是因为,虽然人的本性变化很小,但在一轮修为中,人格中的“情、欲度”会根据时间和事件的影响,不断地发生着多或少的不同变量,这些变量也将必然会引导着人的性格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所以说,人的性格具有变化性、多变性,甚至会是大变性,性格一成不变的活人是不存在的。

八、性格的他察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常有被初定格局性格所困扰的情况,以至于还会有抱怨、责怪、痛恨自己性格的,而且,这个时间段的年轻灵体基本都缺少自查能力,甚至还都不愿意自省。因此,就需要有一批有人生阅历;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爱心人士,在祂们性格进入基本定型的关键时期,用能接纳一切人的宽容心,用能保密所求人一切的道德心,特别是要用对待家人的爱护心,去尽力帮祂们审察一下自己即将初步定型的性格,并指导祂们如何克制和调整自己人格中的情、欲度,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社会现实和时态变迁。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善之事,建议各地政府的民政部门成立和管理一个专门的“青少年性格辅导室”,将这个辅导室下设到中学,特别是有高中的学校,免费为有性格困惑的青少年进行援助。为了避开“心理疾病”这个暂时还羞于接受的名词,可以再斟酌辅导室的名称。

如果是成年人,特别是已经步入不惑、知天命和花甲之人需要用他察的方式来帮助,那就需要到收费,甚至是高收费的心理咨询室,交由有较强能力的心理咨询师去帮助。之所以要收祂们的费用,是因为祂们的心理通常都会对性格调整处于抗拒状态,收费能使祂们将心理问题当病去看,看医生缴费理所应当。

特别要说的是:人的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适应现实家庭和社会环境之分;只有适合与哪种人为友之分;只有适合与哪种人成家之分;只有如何调整性格,尽量使自己识时务之分。任意一种性格的人,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知道了自己性格的特点,就可以去寻找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工作,这样找到的工作一定是自己喜欢的、愿意干的,也一定会干的好,干出个样来,还会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人;任何性格的人,都会有愿意接近你的人,也都会有愿意与你为友的人,愿意接近你并愿意与你结交为好友、闺蜜、知己的人,一定是与你性格相近的人;任何性格的人,也都会有适合你的人,愿意成为你的妻子或你的丈夫的人,也一定是性格上与你互补的人。

九、性格的衍生形态

1、情商与智商

每个灵体的情商和智商都与性格有关,都是从性格的某些组成

成份中衍生出来的,初始的“情商度”和“智商度”是天生的,灵体初始“情商度”的高或低,取决于灵体本性的“善”与“恶”和灵体的血型,通常情况,初始“情商度”比较高的是O型血的善灵体;初始“情商度”比较低的是AB型血的恶灵体。灵体初始“智商度”的高或低,取决于父、母的基因组合后,灵体“假我”的大脑结构和脑细胞容量的多少。每个灵体的基因存在于祂的DNA中, 血液、体液、精子、卵子、毛发等灵体“假我”的物理成份中都有只属于祂的DNA,灵体的智商基因也存在于祂的DNA里。如果父亲的智商基因与母亲的智商基因是相生关系,后代灵体的初始“智商度”会高于父、母亲,还有可能是父、母亲“智商度”的叠加。如果父亲的智商基因与母亲的智商基因是相克关系,后代灵体的初始“智商度”会倾向遗传被克一方的智商度,或是父、母亲“智商度”相互抵消后的剩余部分。现实中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1、父、母亲智商一般,也没多少文化,但生活的很和睦,祂们生育出的孩子“智商度”很高,在学业和知识积累方面很出众,甚至会成为“神童”;2、一对高学历,高智商的父、母却生育出了一个“智商度”不高的灵体,甚至还可能是天生的痴呆儿。这些现象就是父、母亲智商基因相生或相克所导致的。上述两种情况在修为的灵体中占比是少数,大多数灵体的初始“智商度”都遵循染色体基因遗传原则。现代科学证实,就人类灵体而言,影响智商的基因物质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女灵体的基因里有两条X染色体;男灵体的基因里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如果男、女双方媾和后生育的是女灵体,她的XX染色体将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因此她的初始“智商度”是父、母智商的混合(混合不是叠加);如果男、女双方媾和后生育的是男灵体,他的XY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必然是遗传母亲的,他的初始“智商度”也一定是遗传母亲的。

灵体的“情商度”和“智商度”会根据其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情商度”的变化不太明显,既幼童时情商比较高的灵体,长大后的情商也会是比较高的,同样,初始情商低的灵体,长大后的情商也不会高。灵体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营养条件等,都会对灵体大脑的开发;脑细胞的刺激;脑能量的补充起到不定量的激发作用,如果灵体能尽快在这些外力的助力下,加强一点自我意识控制力,再添加一些汗水和泪水,就可以挖掘出一定量的“智商度”。

2、大方与吝啬

一个灵体的大方与吝啬的“初始度”是从“真我”的善或恶,还

有“假我”的“贪度”里衍生出来的,但这个“初始度”很容易被灵体的家庭生活和成长环境、独立生活后的经济环境的改善而产生一些变化。通常,含着金钥匙出生、富足家庭养育、优越经济支持的灵体,一般都是出手大方之人。如果是善灵体具备了上述条件,祂们会在祖荫的庇护和外力的支持下快速实现自己的成功目标,为了实现成功目标,祂们会大方花钱,会将钱花在有回报的方向上,待自己成为成功人士后,祂们就会去做一些社会慈善公益,进而提升自己的善级别和社会影响度。但也有很多的富二代,躺在老子的财产上,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为虚名充当大方之人,最后都成为了败家子,因为祂们大方出去的金钱都不是通过自己辛苦赚来的,都是在慷老子之慨的大方,实则都是些满足自己私欲的恶灵体。至于修为空间里持续存在的由小恶或大恶为首的恶势力集团,祂们通过各种非天道、非人道、非法、手段积累的财富,也只会大方地用于祂们所从事的事业。

大多数的修为灵体都是生长在普通家庭,还有很多是在较为清苦的环境中长大的,祂们在修为之路上能够赚到的钱,或是奋斗到比较成功的社会地位,都是要靠自己辛勤的汗水和艰辛的泪水灌溉而获得,因此,祂们在花钱方面通常都是比较吝啬的,既越是靠辛苦赚钱的人,就越知道赚钱的不易,花钱就会越吝啬。有些灵体给自己花钱吝啬,但给家人花钱不吝啬,这是重亲情的灵体;有的灵体给自己花钱不吝啬,给别人花钱很吝啬,甚至是对自己的家人也吝啬,这是典型的自私灵体;有的灵体不管给谁花钱都吝啬,这样的灵体才是典型的吝啬鬼、守财奴。

小结

本文仅是凭自己的感悟和一定量的知识积累写成,尽量避免引用古今中外大师们关于“性格”的种种论述文章,以避抄袭和玷污之嫌。同时,为了不劳读者多费时,力求将所言表述清楚的情况下,言简意赅一些。本文中的一些词汇都是笔者自悟出来的,如:“真我”、“假我”、“情、欲度”、“情商度”、“智商度”、“胆能”等,读者阅后如认为是狂悖之言,也请能得到见谅,笔者更愿意与有学识、有感悟的友人相互切磋和探讨,也愿意倾听来自各方的不同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