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文/记者 赵梅 图/视频 野性石河子团队)一只雪豹深夜徘徊在旱獭洞口,它想伏击旱獭还是在圈领地?近日,野性石河子团队在石河子南部山区布设的红外相机监测到雪豹。据野性石河子团队负责人王瑞分析,这些影像画面为这片山区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健康提供了重要佐证。

神奇动物在哪里动物介绍 神奇动物在哪里(1)

红外相机监测到的雪豹

近期,在新疆的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山区,通过林业草原部门和野生动物研究保护机构架设的红外相机,拍到多种野生动物频出没的画面。乌鲁木齐南山布设的红外相机曾拍到难得一见的棕熊;阿尔泰山拍到猞猁一家三口嬉戏的罕见画面;阿尔金山也拍到了雪豹、棕熊、藏野驴等珍稀野生动物活动的画面。

神奇动物在哪里动物介绍 神奇动物在哪里(2)

红外相机监测到的石貂

红外相机记录一座动物园

据王瑞介绍,该团队成立四年来,一直致力于石河子区域野生动植物的观测、保护与科普宣传。去年12月底,他们在石河子南部山区观鸟时,发现了多处大型猫科动物的足迹,判断是雪豹留下的痕迹后,今年年初,团队成员在雪豹频繁出现的区域布设下红外相机。

4月2日,王瑞等人在回收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果然在红外相机里看见了一只雪豹,“这只雪豹约有三四岁,它正在旱獭洞口闻来闻去,不知道想干什么,溜达了一会儿就走了。”他说。

神奇动物在哪里动物介绍 神奇动物在哪里(3)

红外相机监测到的野猪

红外相机还记录了赤狐深夜觅食、北山羊带着幼崽在攀爬活动、旱獭在洞口遛弯的画面,还有石貂、野猪、赤狐、小嘴乌鸦、灰鹡鸰、槲鸫等“吃货”啃食一只北山羊尸体的画面。

神奇动物在哪里动物介绍 神奇动物在哪里(4)

红外相机监测到的赤狐

神奇动物在哪里动物介绍 神奇动物在哪里(5)

红外相机监测到的北山羊

神奇动物在哪里动物介绍 神奇动物在哪里(6)

红外相机监测到的槲鸫

“十余种山野精灵的画面,说明这片山区生态系统比较完整、健康。”王瑞说。

据了解,野性石河子团队由数名热爱野生动物的发烧友组成,2010年,他们曾在玛纳斯河河谷内发现珍稀物种——羲和绢蝶,这种绢蝶数量比国家二级保护物种阿波罗绢蝶还要稀少。

目前,该团队初步建立了石河子物种资料库,已记录石河子区域哺乳动物50多种,鸟类超过了320种,占到了新疆鸟类总数的2/3,两栖爬行类16种,并在野外拍摄到亚洲野猫、东方白鹳、半蹼鹬、小鸥、鬼鸮、二斑百灵、大耳沙蜥、花脊秘纹蛇等珍稀动物。

为生态让路,让自然恢复

随着野外红外相机监测技术的日益进步,隐藏在新疆各地山区的野生动物陆续出现在人类的视野,新疆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也逐渐被公众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也进一步深入人心。

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近年来,新疆各地通过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恢复和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让林区、牧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从2018年开始,新疆陆续拆除了艾比湖湿地、罗布泊野骆驼、塔里木胡杨、巴音布鲁克、布尔根河狸和温泉北鲵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存在问题的人类活动点,多个自然保护区完成违法违规矿产开发、石油开采、渔业养殖、旅游开发等方面问题的整改。

原来居住在阿勒泰地区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牧民,已经搬入保护区外的新房,积极配合生态移民搬迁,有效地缓解了保护区的压力。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乌鲁乡哈尔萨拉村的牧民,配合退牧还草工程的推进,在保护区外吃上了旅游饭。

从2019年数据看,全疆实现退耕还草10.53万亩、启动实施退化草原人工种草修复治理78.82万亩,还用了人工飞播种草技术,如玛纳斯县去年冬季飞播种草就达到7万亩。另外2019年新疆还完成造林214.2万亩,森林抚育631.83万亩,退耕还林91万亩。目前,新疆共有野生动物7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77种。森林和草原面积的增加,河流湖泊水域面积的增大,让河狸、棕熊、马鹿、狼及各类飞禽等野生动物有了更温暖的家园。

新疆生态学会荣誉理事长、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国映说:“随着新疆生态环境日趋改善,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的积极落实,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正在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