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分别于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经济学如何定义大国和小国(代表到京到底共商)(1)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全国进入两会时,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这些“专业术语”你都明白了吗?

比如,出席人民代表大会的是“代表”;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则是“委员”。

报道中常提到的“议案”和“提案”有何不同?

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到京是“共商国是”还是“共商国事”?

经济学如何定义大国和小国(代表到京到底共商)(2)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潘庆林委员向记者介绍他的提案。中新社记者 赵隽 摄

人大“议案”,政协“提案”

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提的叫议案,政协委员的叫提案。虽然都是“案”,此“案”非彼“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议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有关部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议事原案。

议案对于书写格式有明确的要求:每个议案要有案由、案据和方案,不能光列一个题目,提一个要求,特别是所提的是法律案,还应当附有法律草案。

议案要如何才能被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代表团全体会议、小组会议对议案进行审议,主席团可以将议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报告,由主席团审议决定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经表决,议案必须过全体代表的半数才能通过。

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向人民政协组织,并通过政协组织向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就有关国家或地方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形式。

政协提案一般有4种形式:政协委员以个人或者联名方式提出提案;政协全体委员会议期间以小组或者联组名义提出提案;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和人民团体,以本党派、团体名义提出提案;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以本专门委员会名义提出提案。

提案提交办理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要求件件有着落,案案有答复。

两“案”有何不同?简而言之,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的议案一经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而政协委员提案是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没有法律的约束力。

另外,人大代表议案,一般只在大会期间提出,而政协委员提案,既可在全体会议期间提出,也可在休会期间提出。

“共商国是”而非“共商国事”

提醒大家的是,两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将“共商国是”,而不是“共商国事”哦。

究其原因,“国事”既可以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而“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共商国是”。

综合整理

编辑:宫雨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