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文化写作营#

红楼梦曲

原文

【留余庆】

巧姐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

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贾巧姐这个人物,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吃了酒席要走的时候,遇到巧姐发热,问了一些话,凤姐说,正是大姐儿生的时辰不好,七月初七出生的。

王熙凤突然心动一动,希望姥姥给她个名字,贫苦人压得住,刘姥姥说,这个时候生的好,就叫她巧姐,以后要遇难逞祥,逢凶化吉。

后来巧姐儿也不怎么病了,可能真的跟取了这个名字有关呢。

红楼梦中最动人的十句话 滴水之恩报涌泉(1)

刘姥姥这个人在红楼梦中出现的很是意外,我们少年时候看书,从来不把这个人看在眼睛里,觉得她就是红楼梦整本书中的笑话。

那个时候看老太太的丫头鸳鸯和凤姐两个在酒桌上搞怪拾掇刘姥姥真的是认为天经地义,甚至在贾惜春准备作画的时候,林黛玉在那里说笑画名叫“携蝗大嚼图”时觉得林妹妹巧辩机灵。

直到现在自己大了,甚至一天天的变老,还知道年幼的时候是多么的无知甚或可笑。

现在再次回忆起红楼梦里的场景,只觉得整个繁华富丽当中,只有刘姥姥才是这里面最真实,见过的世面最宽广,人生的阅历最深远,最知道就市随行,安份守己的老人。

她一生经历坎坷,只得一个闺女,幸而嫁得一个老实人,和女儿女婿过活,因为那个冬天过不去,没有过冬的钱,才厚着脸皮,找到了贾家,虽经历了凤姐的拿俏,十分赔小心和忐忑不安,但还是有幸得了二十两的助银,二十两银子只是贾家一个正房太太的月银,却能让贫困人家过个好冬。

红楼梦中最动人的十句话 滴水之恩报涌泉(2)

不是她不懂得要脸,在任何情况下,求人如吞三寸剑。但是为了帮补女儿女婿过活,女婿是青年男人,不好折了面子,自家女儿是个小女人,也不好出门伤了脸面,所以只有刘姥姥厚着脸皮出去向带了故的只是女婿祖上连过宗的贾家告贫,这要多大的勇气呀!

古时候车马慢,就是现在车马这么快的时候,我们谁又有勇气这么干呢?

她在贾家出的那些洋相,不卑不亢,娱乐了贾家上至老太太,下至小丫头的女眷们,少年的时候我们觉得她丢脸,丢了乡下婆子的脸,现在才知道,她只不过是年纪大了,经历多了,见人所未见,听人所未听,讲个雪下抽柴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让贾宝玉当了真,派自己的小厮去慰问刘姥姥故事里的假神仙……

大家都觉得乡下人没有见过世面,其实她这是因为见过的世面太多,才说什么像什么,才可以微风吹过一般,对待贾家上下左右的高眉低眼,而且还讨到了大实惠回去,帮助了女儿女婿不说,还有实力后来让她帮助了巧姐,助其脱困,开始了另外一种全新的人生。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这是巧姐在又副册上的判词,做起来就是应了那个巧字,但是认真的说,不论是任何一个时代,恩将仇报的人还少吗。

不要说刘姥姥当年在贾家也是娱乐了一众公子小姐,还被各种捉弄,但是人家云淡风轻的没有放在心上,反而记住了所有的恩情。

到后来听说巧姐被她舅舅拐了,赶紧的跑去救,这份真诚,这份挂心,才是最合人类文明标准的作派。

红楼梦中最动人的十句话 滴水之恩报涌泉(3)

现在再看整个红楼梦,里面的所有的光彩夺目的繁华和恩恩怨怨都已经淡去,只有刘姥姥,越来越记得她。

记得她的大智慧,记得她在自己女儿女婿贫困的时候挺身而出,记得她在贾家的一直的笑嘻嘻,得了赏赐就念佛,把每一个姑娘,哪怕是丫头都当成了活菩萨,每一个人她都敬爱有加。

别人拿她打趣玩耍,当成了说书的女先儿,当成了蝗虫过境,难道她会不知道吗?怎么可能不知道呢?第一次去到贾府的时候小心翼翼,别人没提让他们吃饭,看到饭也不敢动,板儿要佛手玩,她还打了板儿——不是她不懂得,她不知道。而是她真的因为懂得所以才慈悲,没有去在意。

当贾府后来衰败的时候,这些公子小姐才会知道,三穷三富不到老,贫而不贱,富而有义,这才是真正的宠辱不惊。

我在刘姥姥的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宠辱不惊,忍辱负重,看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善良和真诚,看到了一个阅尽沧桑的老人最智慧的选择和完满的人生。

我现在觉得整本红楼梦中,只有她才是最清醒的人,有着无以伦比的生存智慧,有着劳动妇女的负重精神。言语诙谐,身体硬朗,带着个孙子到处走来走去。儿孙孝顺信任,自己又能身体力行,真是一个最成功的老太太。是整本《红楼梦》中最灵魂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