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1)

从去年开始,随着“Produce”系列在韩国掀起的国民制作人热潮,成功打造出I.O.I和Wanna One两大人气团体后,以偶像选秀为题材的音乐综艺便开始风靡。

后续,韩国相继推出各类偶像选拔节目,比如强调素人偶像养成的《偶像学校》,以男女混合PK展开竞技的《MIX NINE》,还有让过气偶像翻红的《THE UNIT》等。今年继续深挖,推出了推进团体内Vocal、Dancer、Rapper位置分类的《Under Nineteen 》,以及让明星变身推荐人,向观众介绍“准预备明星”的《THE FAN》。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2)

应该说,韩国的娱乐产业向来以高压著称,所有同僚都是竞争者,急剧饱和的韩流市场营造了像“饥饿游戏”一样的职业环境,出道的现实困境使练习生们急需各类选秀综艺作为跳板,来实现事业上的提升。

梳理韩国市面上一些偶像选拔节目的逻辑动机,冷眼君发现可概括为两大维度,一是推新,二是翻红。

“推新”很好理解,除去传统选秀模式,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操作,是将选手“从练习生到出道”的整个养成过程由幕后搬到台前。“翻红”比较有新意,韩国有数以百计的经纪公司,有成熟且工业化的造星体系,但供给大于需求的市场环境导致偶像过剩,大多数团体及个人无法被大众认识,于是,制作方抓住了“过气”偶像的心理诉求,专门创作了为这一群体服务的选秀节目。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3)

推新,将练习生养成过程搬到台前

应该说,由电视台主办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在韩国十分常见,《Super Star K》和《Kpop star》都是主打生存战的传统选秀模式,对梦想的追求、对逆境的抵抗都是剪辑的情感落点。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4)

随着“Produce”系列创新的选秀模式,让偶像推新迎来了新高潮。回顾《Produce 101》,第一季是想打破以娱乐公司为界限的女团选拔现状,第二季加入了话题和流量都更高的男性练习生,至此国民男女团正式挑选完毕。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5)

前两季中,逻辑叙事与人物冲突多发生在行业残酷性和现实困境之间,第三季更名为《Produce 48》,选手方面联合日韩两国造星模式,96位选手一半是韩国各大公司练习生,一半来自日本AKB48组合,主打“全球化”概念,将养成系日本偶像与体系化韩国练习生放到一起,两国偶像文化的差异与碰撞是最大看点。

总体来说,“Produce”系列有着清晰的选拔逻辑,一切以用户点赞确定顺位为核心赛制,分级评定对应实力,选手投票对应人气,两条轨道互不干涉,生存战的残酷将观众置于拯救者的位置,可以说紧扣“民选”精髓。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6)

《MIX NINE》是面向已出道的偶像和未出道的练习生举行的男女混合PK选秀节目,YG社长梁铉锡亲自前往韩国70多家经纪公司选拔近170名参赛选手进行出道竞争,最终选出的9人男团和9人女团中只有一组能以“MIX NINE”队名出道。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7)

海选环节梁社长带着两辆大型巴士前往各地的经纪公司进行甄选,走访选拔的创意增加了很多看点,节目重点放在中小企划社上,从经纪公司的单位视角反映了韩国出道的艰难现状,而“有限的巴士座位”营造了竞争的紧张感。

《Under Nineteen》是近期上线的一档推进团体内Vocal、Dancer、Rapper位置分类的男团选秀节目,按照参赛者擅长的领域分组,经过海选筛查出唱歌、舞蹈、Rap组共19名19岁以下的青少年进入节目录制,后续经过多轮演出展示,依据“导师投票 观众人气”选出9人组成男团出道。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8)

完成偶像推新是这类节目重要的逻辑内核,可以肯定的是,国民制作人票选自己心仪偶像的这股热潮在短时间内不会散去。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9)

翻红,将偶像回炉重造挖掘潜质

节目中,有关“翻红”的逻辑创意,冷眼君想到2011年MBC推出的竞演真人秀《我是歌手》,目的就是让已经淡出观众视野的老牌歌手再度翻红。

还有2014年《无限挑战》“特别企划特辑”里,由朴明秀和郑俊河组商讨的策划提案《六六歌》。内容是邀请20世纪90年代的流行歌手再次同台,表演自己当年的金曲作品,接受新一代90后的评价检验。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10)

因为这一期节目,Turbo重新出了单曲,JINUSEAN再出江湖发表EP,苏灿辉的《Tears》逆袭榜单,金建模、曹诚模、严正花这些老牌歌手齐聚一堂。第二季六六歌,没有再搞过往国民歌手的热门曲目大联唱,玩起了偶像情怀,复原“游击演唱会”的挑战形式,展示了水晶男孩的重组舞台。

而有关韩流界相当一部分偶像团体及个人的尴尬处境,韩国KBS电视台以这一人群为主体视角,顺势推出了“偶像回炉重造秀”《THE UNIT》,即“Reboot”企划。节目由RAIN、黄致列、San E、泫雅、泰民、赵贤雅担任评委,针对正在活动的偶像以及曾在乐坛活动过的前职偶像,重新挖掘他们的价值和潜力,推出一个新的小分队团体。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11)

演播厅舞台被设计成“Reboot”按钮形式,共有六等份,现场观众在选手表演时投票,获得15%的票数可点亮一个boot按钮,获得90%以上的投票点亮super boot按钮即可直接晋级。在第一阶段选出男女选手共126人正式开始角逐出道资格。

比如因流言退队的T-ARA前成员韩雅凛,女团SPICA门面担当却去打散工补贴生计的杨智媛,与泰民是同期好友的HOT SHOT成员金文奎等都出现在了节目里。

还有近期上线的《THE FAN》,在架构设计上从某种层面也属于偶像翻红逻辑。节目是SBS与法国公司“Banijay International”的合作作品,是一档让明星成为选手的个体推荐人,然后由观众决定最终优胜者的音乐选秀节目。设定了四位以BOA为首的粉丝大师,每期会有不同大牌明星推荐人向粉丝大师和现场300位观众推介自己关注的潜力偶像。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12)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13)

比如首期有一位叫朴容主的选手曾到中国参加《星动亚洲》,在第二季时与蔡徐坤等七人一起获得了终极梦想卡,但由于当时正好碰上限韩令不得不终止在中国的活动。节目在2016年结束,到现在两年的时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次因为韩彩英的推荐才再次有了新平台。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14)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15)

共有15组选手经过4个回合的竞演,获得粉丝数最多的Top 5可进入最后的直播阶段,获胜者和其粉丝会将获得一亿韩元的奖金。

舞美视效上设计了六条蓝色道路通向舞台,明星推荐人会在推荐语上交代和选手的缘分、推荐理由,环节具有仪式感,剪辑节奏则延续了韩国选秀节目一贯的慢叙事。

网友总结的选秀(翻红也可以成为一种选秀逻辑的切入口)(16)

冷眼君认为,偶像重造、翻红的节目创意机制会比全素人选秀更具有话题性和关注度,这群选手因多年练习生涯和舞台经验会带来与纯素人不同级别的舞台表演,让节目在内容质量上更具可看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偶像过剩的行业环境,因机遇等原因被埋藏的实力偶像。

还记得国内《我是歌手》第一季的首发名单,极大程度遵循了韩国原版的主旨,让老牌歌手翻红,黄绮珊、彭佳慧等人在节目播出后找到了事业的第二春。但第一季之后,《歌手》并没有再按照原版路数走,在国内综艺、音乐市场的作用下所承载的功能性越来越多。

应该说,针对“过气”偶像的翻红逻辑展开创意架构的选秀节目是一个可探寻的视角,国内选秀由来已久,积累了大量人才资源,业内人士不妨转换创作方向,重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