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之邦,虽然时代更迭,一些老规矩我们还在谨守,但有些已经越来越淡漠了,我们还记得父辈的尊尊教导,我们的孩子呢,一定要告诉他这些传统老规矩,让他明白为什么。1、吃鱼不能说翻

翻鱼和翻船同音,在古代,科技不发达,沿海地区的渔民出海经常会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被风浪将船倾翻,失去生命。为了讨吉利,平时都不说“翻”。而整条的鱼形状像船,“翻”鱼就像翻船,所以吃鱼时没有翻过来的。

胶东半岛北部,有一种说法是“有客不翻鱼”,意思是饭桌上有客人的时候,不能翻动鱼。因为这一地区整条的鱼通常都是清蒸的或者清炖的,肉质比较嫩,翻动时容易让鱼肉失去形状变成一堆烂肉,也容易不小心让汤汁四溅,是对客人的失礼。所以在吃鱼的时候,吃完一面的鱼肉,把中间的脊骨去掉后,再吃下面的肉,而不会去翻动鱼。如确实要翻下,应该把鱼从头开始倒转一面,叫做“掉头”,安全回来的意思。

另外,鱼头(或鸡头)一定要对着饭桌上最尊贵的客人,这是主人对客人的尊重。有的地方还有头三尾四这一说,意思是,上鱼时,鱼头对着谁,谁就要喝三杯酒,鱼尾对着谁,谁要喝四杯。因为鱼头对着主宾,鱼尾一定会对着副主宾。

孩子不懂规矩的几个方法(必须给孩子讲讲)(1)

2、来客人,添饭时不能问:还要饭吗?

要说“加点、添点”,要饭指向人乞求饭食或其他施舍。

3、不能用筷子敲盘碗

餐饮礼仪当中有一条要求,用餐时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盘子等餐具,因为用筷子敲打碗(盆),是乞丐要饭时的做法。

另外古时候有“蛊毒”之说。端午节那天,将12种有毒的爬虫捉回,放入一只瓮内,一年之中,毒虫互相吞噬,最后只剩下一只,这只毒虫在吞了其他毒虫之后,就成了“蛊”,其毒无比之剧。用蛊的粉末放在食物里毒害他人时,为使蛊起作用,就要在下毒时边念咒语边敲打碗盆。

4、下饺子皮破了不能说“破”

饺子为圆形元宝状,一是象征团圆,二是象征发财,说“破”不吉利,要说挣了,又挣了。

5、筷子不能立插在米饭中

家中有人去世,在其灵前放一碗半熟的米饭,交叉插一双筷子,俗称"倒头饭"(意思是死者的饭吃到头了),现在许多地方还保留着这个习俗,以表示对死者的祭奠,所以大家对饭碗中插筷子很忌讳,另外死刑犯的辞阳饭也这样插筷子。

孩子不懂规矩的几个方法(必须给孩子讲讲)(2)

6、吃饭不能吧唧嘴、喝汤不能吸溜

吧唧嘴、吸溜汤是一种教养的问题,要是吃饭吧唧,那不太雅观了,尤其是女孩子更不能那样了吃饭吧唧嘴纯属个人养成问题,也是个人不好的习惯。这是礼节礼仪的问题。现在的人不那么讲究的,不过在外吃饭吧唧嘴,别人是很反感的,会觉得这个人没教养。

7、吃饭时手要扶碗,不能一只手放在桌下

右手拿筷子,左手扶着碗,饭碗端起来(大拇指在上,其他四指托碗底)这是一种好的习惯,这样的姿势对餐桌上的其他人是一种尊重,要是手放在桌下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俗语上有句话说:要以食就口,不要以口就食。意思就是说吃东西时要把食物拿到嘴边吃,而不是嘴巴凑上去吃手也不拿。

8、夹菜不过盘中线

就餐中夹菜不过盘中线,夹靠近自己这边的菜,老一辈认为"飞象过河"是不礼貌的。

9、不许壶嘴对着人

壶嘴不对着人是中国比较特殊的民俗,一是泡茶的水温很高,壶嘴会冒出蒸汽,容易烫人,所以不能直接对人。二是壶嘴谐音“虎嘴”意思,如果对着人,就意味着不吉祥、不礼貌、对人不尊重。三是旧时人们要远行离别时,都会敬茶或敬酒,为离人辞别,这时壶嘴就是对着离人的杯,所以,壶嘴对着人寓意此人要出远门了。四是壶嘴对着人表示主人不欢迎、赶人走,或主人遇到不便说明的急事或状况时,就会拿壶嘴暗示一下,客人见到就会知趣告辞,避免了许多尴尬。

10、不能反着手给人盛饭、倒水或倒酒

中国传统祭祖时给死人倒酒供饭用反手,所以形成了用反手给客人加酒盛饭是不尊重他的习俗,有诅咒他,看不起他的意思。

孩子不懂规矩的几个方法(必须给孩子讲讲)(3)

11、茶七饭八酒要满

按照现代茶道的说法,茶倒七分,是有禅道意味的,即所谓“从来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仔细想想也是这个理,七分,在恰到好处的存在,正如老话所说的“饭要七分饱,话留三分好”。太满则亏,太盈则泄。不太圆满的人生,或许才是真的圆满。饭是待客之“主”,得让客人吃饱,但是,添饭时,却不能一次将碗塞满,这样显得客人如“饿鬼”似的,是不礼貌的行为。每饭八分,用完再添,既文明,又周全。酒则是待客之“神”,酒比茶贵,自家人是不常自酌的。招待客人时,就要讲究个酒满心诚,“酒杯常满”才能更好地表达主家的待客热情。

12、敲门应该先敲一下,再连续敲两下,急促拍门属于报丧

听到三下连续的敲门声,屋里的人已经感觉到敲门者的急躁了;如果不是敲门而是拍门,受惊的老人家发现是个混小子在瞎拍,骂一句“报丧呀”不是很正常吗?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让屋里的人好接受些,这就是教养。

13、客人在,不可以扫地

客人来了之后也不能扫地,这时候的勤快只会让客人不高兴,还会认为嫌弃客人将屋子里弄脏的意思。另外扫地出门,是赶客人走的意思。

14、做客不能坐人家床

传说在中国几千年的神话故事中,每家每户除了供奉灶神、门神这样居家的神灵以外。家家户户还有“床神”需要供奉,据说每家的“床神“都有自己的气场。如果外人坐在自家的床上,”床神“会第一时间嗅出”异味“,床神并不喜欢这种带有“异味”的磁场,惹怒了“床神”,可能会造成夫妻之间关系不和。同时,床是一个家庭最“隐私”的地方,现代社会又提倡“裸睡”,从个人卫生角度来说,没有人会喜欢外人坐自己的床。尤其是夏天出汗多,如果别人将身上的汗味、油渍沾到自己的床上,任凭谁也会心里不舒服。

15、站不依门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里:"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倚门卖笑,将妓女称之为卖笑人,让倚门而立成为贬义词。推波助澜的还有灯谜:不是倚门卖笑人,谜底:端正女子。让更多的家长从小就教育女孩不要倚门而立,以免养成这种不好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