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汪佳佳

读书可以让你不再迷茫(追风筝的人只要你能付出真心)(1)

《追风筝的人》

作者:[美]卡勒德·胡赛尼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看到“可以读书”,我的脑子里第一本冒出来的书就是《追风筝的人》。虽然距离看这本书已经过去了几年,但初读它时的震撼和感动还是恍然如昨。

《追风筝的人》问世于2003年,由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所作,是美国2005年排名第三的畅销书,全球销量突破4000万册。

对于书籍这样感性的东西,数字的证明不免显得过于生硬。可是如果你读过这本书,感受过作者想要表达的人性的温柔与残酷,朦胧间体会过那只忽近忽远的风筝在自己的生命中如何飞过,大概,你就能懂得,这数字背后,是多少被书里的故事感动与触碰过的灵魂,是多少次“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喃喃低诉。

读书可以让你不再迷茫(追风筝的人只要你能付出真心)(2)

因为距离上次看这本书的时间有些久,于是我在写这篇稿子前,不仅重新翻了书,还看了那部2007年翻拍的同名电影。

电影一开头,哈桑一出现,我便要掉眼泪了。

几年前看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打动我的究竟是什么?是哈桑对于他的少爷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忠诚吗?

哪怕你诬陷我偷东西,我也都承认。

“我就是吃泥巴,也不会骗你。”

可这份忠诚,在遭遇了阿米尔的放弃之后,是否显得太过盲目和愚蠢?曾经的我想不透。

而再次读到哈桑与阿米尔的故事,我终于明白,哈桑对阿米尔,不仅仅是信任与忠诚,更多的是爱和懂得。

他懂得阿米尔的善良,同时也懂得他的怯懦。他知道他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是天生胆小的孩子不敢对强大的力量说不——

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里面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儿,袖手旁观。他明知道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救了我。那一刻我爱上了他,爱他胜过爱任何人,我只想告诉他们,我就是草丛里面的毒蛇,湖底的鬼怪。

可是哈桑,永远不会认为他的阿米尔少爷是毒蛇或是鬼怪——

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读书可以让你不再迷茫(追风筝的人只要你能付出真心)(3)

电影《追风筝的人》剧照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话,哈桑去追风筝前,跑着对阿米尔说过。

许多年后,阿米尔也同样追着风筝对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说。

读书可以让你不再迷茫(追风筝的人只要你能付出真心)(4)

电影《追风筝的人》剧照

阿米尔的忘年交拉辛汗把所有的事都告诉了阿米尔,让他去巴基斯坦,说:“那儿有重新成为好人的路。”

曾经怯懦到甚至不敢为自己出头的阿米尔,鼓起勇气冒着生命危险从美国回到了阿富汗,对昔日将他踩在脚下的阿塞夫说:“没有索拉博我不会走。”

因为有了想保护的人,所以能生出铠甲,吞下血泪,对你微笑。

“为你,千千万万遍。”多么像屈原说的“虽九死其犹未悔”。

是怎样坚定的心和想守护的人啊,九死也不悔。

读书可以让你不再迷茫(追风筝的人只要你能付出真心)(5)

无论何时,无论多久,只要想起这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就忍不住要再心疼哈桑一次。

最让我心疼的地方,是阿米尔因为愧疚而对哈桑刻意的疏远。有一天,他从屋子里走出来,哈桑与父亲正在一起忙活着些什么,他们远远望着彼此,却不再像从前一样飞奔到一起,做游戏或是说故事。那一定是哈桑一生中最悲伤的时刻——

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

阿米尔永远是哈桑最在意的少爷,哪怕他曾经背叛过他,他依然要为他守着留在阿富汗的家,依然用他写的故事里的主人公的名字为自己的儿子命名,依然在战火与屈辱中给远在美国的少爷寄去信和照片,说“我真想再读到你写的故事。”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读书可以让你不再迷茫(追风筝的人只要你能付出真心)(6)

电影中的阿米尔和哈桑

写这篇稿子时,正看到李文亮医生离世的新闻。

悲恸之余,忽然惊觉,这世上,何曾缺少过愿意“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人呢。

许多年后,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再去放风筝,告诉他,他的父亲是阿富汗最厉害的“风筝斗士”。

那风筝飞上自由辽阔的天空,那么轻盈,仿佛承载了无数期待与梦想,一如阿米尔和哈桑年少时放的风筝那样。

卡勒德·胡赛尼说:“我们没有必要知道断线的风筝会飞到哪里去,甚至连它的影子都不值得去追随,只要你能为他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寻的方向。”

卡勒德·胡赛尼还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不管那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去追。

是的,心怀希望,勇敢去追。

哪怕眼前的天空暂时迷蒙,哪怕飞落的风筝不知去处,但请你相信,坚持下去,终有一天,天气暖和,阳光灿烂,湖水像镜子一样清澈,漂亮的风筝会在你追寻的路上,飘落下来。

【请你也来荐好书】

战“疫”的关键时刻,尚不能会友,不能拥抱;数大米和“客厅卧室洗手间循环游”又过于浪费人生。

但是,可以读书啊。

小时新闻推出“可以读书”小互动,我们晒出记者正在读的书,也关注你在读什么书。

这几天,你在读什么,不妨在评论里告诉我们,让好书扩散出去!给我们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