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1)

【武清“十三五”发展成就巡礼】

在大连考察时曾经说过:“全面小康社会靠什么实现?如果走粗放经营的老路,能源资源无法支撑。必须走出一条新路,依靠创新驱动。要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信息化、工业化融合。”

“十三五”期间,武清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性窗口期,加快推动工业经济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呈现有规模、有速度、有质量、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起看看这些丰硕成果吧~

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引育阔步前行

“十三五”期间,全区工业始终坚持产业强区不动摇,紧扣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先后有1806家企业完成创新转型,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3.9:53.9:42.2调整为2020年的3.9:33.1:63.0

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3)

武清着重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业态新的项目,形成了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健康、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7大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铁科院武清产业基地等优质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增资扩容,新疆特变电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地。“生物谷”、智能科技园等新动能引育平台实质性启动,致力成为带动“通武廊”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生物医药与智能科技战略融合高峰论坛在武清成功举办,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智能科技,探讨生物医药与智能科技战略融合话题。

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4)

走进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员工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该公司主要从事新材料产品、铁路制动系统配件的研发制造,承载着高铁复兴号、和谐号的基础制动、牵引检修零配件等相关生产加工以及维修工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面前,他们准确把握全局发展大势和自身发展定位,抓实干、抢先机,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公司工艺技术部副主任谷子琛说:“武清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服务环境,我们感受到了这里的人杰地灵和浓厚的地域文化,有信心更好地持续发展下去,实现国铁集团‘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目标。”

优质企业加快壮大,园区实力稳步上升

“十三五”期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79家,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由2015年底的40家增加至目前的101家。全区累计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9家,为促进企业加强研发和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5)

忠旺铝业、红日药业、新伟祥、丹佛斯等迅速成长为大型企业和行业龙头,在上市融资、产学研合作、科技研发、品牌培育、产品创新、带动行业增长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批中小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在区工信局的组织下成功申报各类扶持资金项目,并通过创新实现快速成长。各园区因地制宜,以打造专业化、特色化园区为导向,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园区围城治理工作加快推进,“散乱污”企业完成整治,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6)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关键时期,全区工信系统党员干部服务企业冲锋在前,成立17个区级专项督查组和1166个驻企工作组,编印并发放《天津惠企21条、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7条汇编》(口袋书)15.9万册,开展政策宣传16.5万余次,指导防疫工作16万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工、融资、手续办理、产业链供应等实际问题5.78万个

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7)

位于武清开发区的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出口型外贸企业,近年来生产线不断升级优化,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2020年,在不少外贸企业因国际疫情蔓延遭遇重创的情况下,丹佛斯的生产销售业绩却逆势飘红,不仅做到了复工复产,还达到100%稳产满产。但疫情之初,企业一度陷入无法正常生产的情况。得知企业面临的困难,区工信局联合武清开发区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帮助企业申请政府多项补贴,其中单享受燃气、用电等方面补贴1000多万元,为公司节省了‘“真金白银”。

工业信息化水平飞速提高,两化融合持续推进

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8)

“十三五”期间,全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信息宽带网络覆盖水平全面提升,通信网络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5G基站建设加速推动。工业与信息化加快融合,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在工业领域得到普及应用。在此过程中,武清积极扶持信息产业发展,对重点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重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进行重点调研,组织申报市级智能制造专项信息化项目、工信部“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积极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与推广,组织企业申报市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全区累计61家企业通过市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其中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已完成两化融合体系贯标。

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9)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6周年之际,位于高村科技创新园的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工地上,建设者们戴着口罩、安全帽正在紧张作业。一旁,中国电信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赵昱锋满眼期待。他说:“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是天津市重点项目工程,项目规划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直接投资102亿元,是全国投资强度最大的数据中心。”项目全面建成后,可提供约4.2万个机架能力,将成为全球领先的、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预计可带动京津冀地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上下游产业链近500亿元投资,在为京津冀地区互联网企业提供优质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将推动健康医疗、虚拟增强现实、智能制造、互联网5G应用游戏、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10)

武清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聚焦工业布局规划、新动能引育、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打造生物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4 1”产业集群,不断开创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11)

来源:美丽武清

审核:马 续

编发:张 镤

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12)

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13)

天津武清区产业(工业和信息化这份)(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