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秦国之所以能够强大,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根本原因就在于商鞅变法,因为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秦国强大自然就逐渐具备统一六国的实力,然后再经过六七代秦国君主的接力,于是在秦始皇这个英明君主手中完成了统一,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德比三皇、功盖五帝的统一伟业。

统一是消除战争的唯一方式,尤其是在战国时期那种乱世之下,战国并非只有秦国变法,但只有秦国变法成功,这就是秦国的特殊能力,想想看,春秋时期的几百个诸侯国,到最后只剩下七个,这个战争强度有多么残酷,谁能活到最后,不就是靠自身强大吗,当时的各国君主都意识到只有变法才能强国。

这也就给了商鞅这样的人以变法的环境,商鞅就是这样来到秦国开始实行变法的,商鞅变法的内容很多,但是归结起来就是三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对秦国的影响(成也商鞅变法败也商鞅变法)(1)

秦孝公启用商鞅变法

一、军功爵位制。

战国时期的主流是世禄世卿制,所谓的世禄世卿制就是指官职和爵位都是以血缘关系来继承的,也就是说,你的父亲是贵族,那你的后代世世代代都是贵族,并且能够继承官职和爵位,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分封制社会中,出身决定了你一辈子的职业和身份。

在那个年代,农民永远是农民,商人永远是商人,想获取地位的提升,除非你有吕不韦的能力和金钱,能够通过一些手段走上从政的地位,但这样的机会,几百年也没有几个,要不然就是像秦孝公那样下求贤令招揽天下人才,然后根据主观判断授于官职,前提是你有能力,并且能立功,才能跻身贵族之列,但这样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

战国时代的阶层是完全固化的,从一个阶层上升到另一个阶层是不可想象的事,但是商鞅变法打破了这一原则,以了底层民众一个可以晋升的通道,虽然很难,但是对于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层来说,是一个可以上升的唯一通道,这个通道包括了一个普通人所有的美好的理想。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对秦国的影响(成也商鞅变法败也商鞅变法)(2)

秦国军功爵位制

商鞅变法废除了秦国所有贵族的特权,规定了不论你是什么出身,贵族也好,平民也罢,想要获取官职和爵位,就必须以军功来获取,这等于是把秦国贵族和所有平民阶层放在同一起跑线,以军功作为唯一的标准,而要获取军功,就必须在战场上不断杀敌立功,这个做法极大地激发了所有秦人的积极主动性,这是最可怕的一种能力。

众所周知,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士气,士兵的士气来自激励,激励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精神激励,另一方面是物质激励,军功爵位制就是一种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把这种激励贯穿于整个秦军的所有战役中,秦军为什么被称为虎狼之师?就是因为秦军在战场有很高的积极性,如果没有这个激励,谁愿意上战场打仗,那可是会死人的,有了激励就不一样了,那种积极主动性完全被激发出来,秦军战无不胜的原因就来自这里。

白起是秦国的一位普通百姓,就是依靠战功做到了大良造的位置,是当时十七级爵位最高等,以平民之身进入贵族之阶,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但是军功爵位制做到了,爵位不仅能带来荣华富贵,而且还能免罪,家中有人犯法可以用爵位来抵罪,这种以军功来获取爵位的做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调动了秦军的战斗积极性,六国之中只有秦兵喜欢打仗。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对秦国的影响(成也商鞅变法败也商鞅变法)(3)

商鞅变法的内容

二、奖励耕种,打击其他

民以食为天,商鞅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除了以军功爵位制激励士兵打仗,接下来就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于是商鞅变法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奖励耕种,不仅仅是打仗有爵位可拿,种粮食种得多也有爵位可拿,这同样极大激励了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

同时商鞅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打击其他行业,比如商业,就是严厉打击的,通过对商业征收重税,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以抑制商业的发展,奖励农业打击商业的目的就是让整个秦国社会向种粮食的方向发展,种粮食的人多了,秦国自然就不会缺粮食了,打仗也就有了保障。

商鞅变法让秦国形成一种二元经济,就是说除了打仗就是种地,这两项职业受到秦国的重视,这实际上是一种战时经济,为了打仗而创造的一种制度,秦军只有不断地打仗才能获取爵位,农民只能不断地种地才能获取爵位,整个国家只做这两项事,其他的都被抑制。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对秦国的影响(成也商鞅变法败也商鞅变法)(4)

奖励耕种

三、以法治国

秦国的法律非常严苛,也非常全面,涉及到秦人生活的所有方面,以湖北云梦出土的睡地虎秦简来说,秦法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其中的《秦律十八种》规定了十八个方面的秦朝法律,包括但限于:

农田水利、饲养牛马、粮食的仓储保管与发放、货币流通与市场交易、边关和市场、手工业生产管理、徭役法、各种职务的法律、军功爵位的法律、设置官吏的法律、核验官府财产及度量衡的法律、驿站饭食供应的法律、公文传递的法律、管理少数民族的法律。

秦国法律的丰富程度超出了你的想像力,涉及到生活中的所有方面,这是维持秦国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法,秦国内的治安是六国最好的,靠的就是这套法律体系,这么健全的法律出现在两千多前的秦国,实属罕见。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对秦国的影响(成也商鞅变法败也商鞅变法)(5)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

秦法中唯一比较残酷的就是连坐法,在生活中就是一人犯法全家连坐,在军队中就是一人犯法全伍、全什连坐,据说商鞅处决犯人,一次在渭水边就杀了700多人,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连坐,严苛之下,乱世之中,秦法才让秦人产生畏惧,而且秦法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惯例,当年秦孝公的儿子嬴驷犯法,他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遭受劓刑和黥刑处理。

所以说秦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并没有错,商鞅变法让秦国成为了一个只知道打仗和耕种的法制国家。但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商鞅变法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统一之后的秦朝无仗可打,于是秦始皇就发动了北击匈奴和南征百越的战争,这两项战事动用了八十万的军队,前后持续了十年时间,但是军功爵位制的精髓在于士兵有仗可打,没有战争底层百姓就无法获取爵位,同样的道理,无仗可打的时候,粮食的花销也没有那么大了,这种只顾打仗和种地的战时经济模式就需要秦始皇统一之后作出更改。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对秦国的影响(成也商鞅变法败也商鞅变法)(6)

秦朝军队

但是,很显然秦始皇没能将打仗和耕地这两项内容改得更好,却将此两项内容变更为大量的徭役,来参与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长城、骊山陵墓、阿房宫、直道,这里面除了阿房宫有没有建还是个未知数外,其他三项设施都成为两千多年后现代人的遗产。

所以说商鞅变法是秦国成功与失败的根源,秦国是靠商鞅变法强大并且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的,秦朝的灭亡也同样是由于没有及时更改商鞅变法中有利于战争的内容,导致六国遗民群起而反抗,需要注意的是,陈胜、吴广发起的农民起义,主力全部是原来六国的百姓,而原来秦国的百姓没有主动参与反秦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秦法没有在六国中实施顺利,或者短时间内没有同化六国,要知道六国几百年来都是靠着自己的文化生存,只被秦朝文化同化了15年而已,根本形不成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