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尔·马拉,法国大革命中创办《人民之友报》,以中下层民众发声筒自居,经常刊发充满战斗性的激昂政论,成为与罗伯斯庇尔、丹东齐名的雅各宾派风云人物。大革命时代留下一幅世界名画,马拉赤裸着上身躺在浴缸里,头倒向一边,眼睛已经闭上,胸口流着鲜血,右手握着鹅毛笔垂于缸外,左手捏着一张纸条。这幅画名叫《马拉之死》,出自马拉的朋友,新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之手。

无名杀夏洛特(美女夏洛特杀马拉)(1)

法国大革命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政治和思想遗产,例如今天人人熟知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是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大革命中发表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当中宣扬的政治、经济、法律思想,其主旨也被现代几乎所有国家认同。

后世认知到大革命的正面作用,也正视它的负面遗产。自从攻陷巴士底狱后,大革命开始朝着激进的方向疯狂迈进,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发展到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出现了轻率的大处决,给当时和后世的都留下了恐怖记忆。巴黎设立断头台,三年中有7万多人被斩首。被杀的人很多并不是保王党,只是因为政见略有不同。罗伯斯庇尔当政时,就连另一位雅各宾激进派领袖丹东在他眼中也成了坏分子,被他推上断头台。

雅各宾俱乐部(或雅各宾派)是法国大革命中脱颖而出的强大政治力量,有7000多个分会,号称50万成员。实际上雅各宾俱乐部仅仅是反保皇党代表组成的松散政治联盟,内部存在多个不同的政治团体,其中最大的两派是温和的吉伦特派和激进的山岳派。吉伦特派的核心人物有马利·罗兰和他的妻子罗兰夫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孔多塞等名人,他们经常在罗兰夫人的沙龙聚会,颇有影响力;山岳派的代表人物有罗伯斯庇尔、丹东、马拉。

无名杀夏洛特(美女夏洛特杀马拉)(2)

其实吉伦特派和山岳派并无基本政见分歧,都主张民主共和制,反对君主制,只不过前者认为激进措施与暴力行为要适当加以控制,后者则认为激进和暴力还不足够。当时法国政治已经变成“狂热”大比赛,谁越狂热谁就被视为越“革命”,然后以“人民的名义”把不同政见者打为“人民公敌”。法国变成共和国之前,吉伦特派是相当激进的一股力量,这以后吉伦特派在别的狂热派别面前居然显得“保守”了。

国王被打倒后,占据主流的吉伦特派掌握了政权,但他们也无法全面控制社会,山岳派经常指责吉伦特是“保皇势力”。马拉不仅批评《人权宣言》只是富人欺骗穷人的诱饵,还是吉伦特派最著名的反对者,他总是攻击吉伦特派“不够革命”。马拉有些话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比如“上帝总是对穷人比较严厉”。但有些话听起来相当血腥,比如:“砍掉五六百个(贵族)头颅可以保证你的安全和幸福;虚假的人性束缚了你的手臂,暂停了你的拳头;这将夺去你数以百万计兄弟的生命”。马拉为了躲避当权派对他的搜捕,长期躲在巴黎下水道里,患上严重的皮肤病。

1793年初,欧洲君主们组成的反法同盟导致共和国军事受挫,旺代地区发生保皇党叛乱;与此同时物价飞涨,货币贬值。5月份山岳派联合国民自卫军发动政变将吉伦特派赶下台,同时在马拉的怂恿和协助下,把22位国民公会的吉伦特议员全部逮捕。罗伯斯庇尔上台掌权,拉开雅各宾派专政序幕。

吉伦特派被推翻的上一年发生“9月屠杀事件”,马拉号召人们积极参军保卫祖国,抵抗反法同盟军,同时建议为了让革命军人没有牵挂地战斗,应该把关押的囚犯先处决了,防止他们跟敌军呼应。巴黎有1500名囚犯被杀掉,各地也效仿巴黎开始屠杀,其实有七成多囚犯并不是政治犯,只是普通犯人;230多名教士不愿宣誓服从革命政府颁面的“教士的公民组织法”,也被处决。

夏洛特·科黛,恬静而美丽的女性,来自诺曼底农村一个小贵族家庭,她的政治立场并不保守,是吉伦特派的铁杆粉丝,是个共和主义者,她只是反对革命不断走向激进和暴力。夏洛特本来就讨厌马拉,9月屠杀事件令她更加愤慨,认为马拉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吉伦特派被推翻,夏洛特悲愤不已,感觉马拉是共和国最大威胁,如果马拉死了,那么暴力活动可能就停止了。

1793年7月9日,夏洛特来到巴黎住进一间旅店,她买了一把匕首,写好一封信名为《致法国人民以及法律与和平之友》,解释她为什么要杀掉马拉。起初夏洛特计划在国民公会现场当众刺杀马拉,结果马拉因为皮肤病不能出席会议,只能在家躺在浴缸里用药水浸泡身体。夏洛特临时改变计划,7月13日前往马拉的住宅,声称她掌握吉伦特派即将在卡昂发动叛乱的信息,希望能面见马拉,但被马拉家人拒之门外。

晚上夏洛特再次造访马拉住宅,这次马拉让她进到自己房间。马拉坐在药缸里会见夏洛特,夏洛特念出了他编造的“叛乱者名单”,马拉记在纸条上,高兴地说:“哈哈,这些家伙很快就会上断头台”。正在那时,夏洛特掏出刀子插进马拉的胸膛。“哎哟,帮帮我,亲爱的朋友”,马拉喊完这句话就死了。屋外的人们听到喊叫冲进来,夏洛特没有逃跑,安静地站在一旁。

无名杀夏洛特(美女夏洛特杀马拉)(3)

审判中夏洛特声称:“我杀他一个人是为了拯救十万人”。四天后以“人民公敌”的罪行将夏洛特送上断头台,尽管那天下了一场暴雨,她至始至终保持着冷静淡定。围观者简直不敢相信,如此美丽的淑女居然杀了著名议员马拉。马拉则被国民公会册封为“革命圣人”,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多地树立起马拉的雕像。当年10月份,罗伯斯庇尔不辜负马拉的意愿,把22名吉伦特派送上断头台,花了30多分钟砍下他们的脑袋。

诡谲的是,马拉和夏洛特死后获得的评价此起彼伏。1795年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专政,马拉的棺材被移出公墓,雕像被砸烂;到了第二帝国时代,“人民公敌”夏洛特被官方认定为“法国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