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砚,玩的是一种对文化内涵的探究,是对于古代文人传统审美的向往。老杨整理分享的上篇,受到众多藏友的支持。老杨深感欣慰与感谢。在决定做“老杨玩收藏”这个号时。老杨曾徘徊过。质疑自己,花时间精力,整理与编写这些关于收藏知识与收藏故事的分享,在当今这样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是否有人关注与支持。在近期的发文中,老杨感受了看官与藏友们的支持。这将成为老杨继续写作的动力。感谢大家。

在《玩砚的入门知识——上篇:历代名砚的形制浅谈》之后,老杨给大家讲讲名砚的石品。

首先,石品,广义上来说,就是石头的品种。而对于砚石来说,石品,狭义上,指的是砚石石材内部的纹理。砚的石材石品,非常丰富。每种名砚的每个坑口,都有不同差异,或是相似之处。关于名砚的石品探究,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老杨只能竭尽结合自己的所学与资料。来给各位看官,整理一下各大名砚的石品浅谈。

端砚石品

在四大名砚中,端砚的石品,应该只最为丰富,而且千变万化。在端砚石中由白、青、蓝、红、褐、绿等颜色组成的各种图案,有的成块状,有的成斑状,有的成花点状,有的成线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鱼脑冻的形态,具体说来应分为三种:一是浮云冻,恰如晴天的一朵或几朵白云(最佳的色是天青作地色),并有浮去轻飘、风吹松散的感觉。二是圆形或椭圆形的鱼脑冻,外围是胭脂火捺,这种鱼脑冻似天地之间一团浮云和水气运转,有如“浑沌初开”的气势,三是鱼脑碎冻,即不是完整的,更不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而是错落疏散,有时像花生米或蚕豆般大小,零零碎碎地错落分散在砚堂中。

鱼脑冻不仅是具有欣赏价值的石品,它还与发墨有直接的关系。老杨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聊到砚的下墨与发墨问题。拥有鱼脑冻的端砚,发墨极好。

青花

青花是自然生长在砚石中呈青蓝色的微小斑点,一般要湿水方能显露。《宝砚堂研辨》说:“鉴别端石,以青花为最佳。青花,石之细纹也。”古人曾说,青花是砚石中的精华,这是有根据的。《砚赋》:“占领滴青花一语,以证古砚青花子石,然只云有青点如筋头大,其点如碧玉晶莹。”古人对青花早有评价:“青花细者佳,粗者次之;活者佳,枯者次之;沉者佳,露者次之。”所谓:“欲细不欲粗,欲活不欲枯,欲沉不欲露,欲晕不欲破。”而以“如细尘掩明镜,墨沈濡纸者为绝品”。青花的种类有很多,微尘青花、鹅毛氄青花、蚁脚青花、萍藻青花、雨霖墙青花、鱼仔队青花、子母青花、蛤肚纹青花、玫瑰紫青花等,手上藏友端砚的朋友,可以根据描述,进行比对。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1)

(1)微尘青花,这种青花点微细如尘土,必以水湿砚石方能显现,最好以盆盛水,将砚沉于水中,便能隐约浮现出来。微尘青花自古以来有青花中的姣姣者之称,它的色彩天然,浓淡与疏密相间,多数是聚集在砚石某一部位上,也有疏落地散布在其它部分;其最佳者是出现在鱼脑冻或蕉叶白的砚石中,在“冻”内和“白”内的微尘青花就更为名贵和罕见,可算是稀世绝品。

(2)鹅毛氄青花必须在阳光下,以水湿石方能辨别,它是一种极细而短小成条纹状,由上而下垂的有如雏鹅脱壳而出时的胎毛,沉水后看上去似一丛茸茸的细毛在水中浮动。有这种鹅毛氄青花的砚石,石质极其细腻和娇嫩。

(3)蚁脚青花,其形状如蚂蚁脚般细小的青花。一般是疏落地散布在砚石的某一部位,或与其它青花混合在一起出现,却甚少像鹅毛氄青花或微尘青花那样聚集一处。蚁脚青花一般是青黑色,偶然也有白色,横向在砚石中。

(4)萍藻青花,这种青花像萍藻在水面浮动,时隐时现地连成一串,沉入水中观看,萍藻青花会变得更加活跃。朱竹()《说砚》中说:“沉水观之,若有萍藻浮动其中者是曰青花。”这种青花色青蓝而带淡紫,往往像重叠起来似的。

(5)雨霖墙青花,又称点滴青花,其样像雨中从屋檐往下滴的士雨水,有时似风吹骤雨般,点点滴滴横斜在砚中;有时似连绵不断的小雨点。后者是雨淋墙青花的上品,如果这种雨霖墙青花在砚面上全面出现,算是特级绝品砚石。由于这种青花能给人带来安谧的气氛,很使人喜爱。

(6)鱼仔队青花,这种青花像一群细小的鱼在结队游玩,但亦有不同的花样,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则离群脱伍朝不同方向游动,有时还会与萍藻青花同时出现,活像一幅鱼乐图。

(7)子母青花,大小青斑点像母子般相伴在一起,有时互相靠贴,有时互相分离,偶然也有同样大小的斑点并列在一起,如苍蝇的两只眼,因而又称它蝇眼青花。

(8)蛤肚纹青花,看上去像青蛙肚皮般的色泽,青白黄色,还有白璧色的圆圈。这种青花不算太名贵,即无数白色班点密集一处,沉下水中仿佛会浮动。

(9)玫瑰紫青花,是一种紫蓝色的圆形斑点,它不像石眼那样碧绿有晕,而是一种体形比较大些(绿豆般大小)的圆形青花。它也不像别的青花那样密集地积聚一起,而是大小疏落分散,往往与其它青花混在一起,最好的玫瑰紫青花是圆形内侧像割开的玫瑰,外侧为胭脂火捺围住。如果在其它青花中相混出现玫瑰紫青花,就会形成粗细对比,色泽。深浅相衬,显得斑斓多彩,更加美观。古人对玫瑰紫青花赋予吉祥如意的象征。

天青

端石中的天青较为少见。“雨过天青云破处”形容汝窑天青釉,在当代就价值连城。可见古人对天青这种颜色的喜爱与推崇。端砚石品中的天青,古人形容为:“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这样的颜色,是天青中的上品。古人形容,永远让人琢磨不透,似懂非懂。具体说天青是端砚石中色青而微带苍灰,纯洁无瑕者,即恰如临近黎明前的天空,深蓝微带苍灰色。它是端石的青花最密集之处,也可以说天青就是青花的聚集空间,由于各种青花聚集一起就形成天青。而天青之上,还有一种名贵的石品叫做浮云冻。浮云冻通常就在天青的位置上出现。

蕉叶白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2)

图片来源于网络

蕉叶白又称蕉白。它的特征是如蕉叶初展,一片娇嫩,白中略带青黄。古人对蕉叶白评价极高,赞美备至:“浑成一片,净嫩如柔肌,如凝脂。”“蕉叶白者,石之嫩处,膏之所成,故其色白。其一片纯洁,微有青花。”又云:“如秋云绵密,或如水波微尘,视之不见,浸于水中乃见。”古人曾在一块有蕉叶白和青花的端溪老坑砚(因砚形体小,称袖珍砚)背镌上诗云:“蕉白如剪,青花满身;不逾三寸,恰称袖珍。”清黄莘田甚爱端石中的蕉叶白,他干脆把自己珍藏的有蕉白的端砚称为蕉白研,铭之曰:“羚羊峡里秋月高,彩云一片沉红皋;欲散不散能坚牢,风纹水纹相周遭。穷渊蕴结而甄陶,石工下缒斤斧操;深求窟宅驱鲸,羊肝鲜割微腥臊。附不溜手濡其膏,白叶芭蕉青蒲萄……”。此外还有:“蕉白清,碧盖倾;求净友,逢石卿;心泉涌,滋华英; 风雨骤,打叶声。”又有:“蕉白隐现朱螺纹,大璞不雕含其芬”等等。

冰纹与冰纹冻

冰纹是老坑独有的一种石品花纹。它白中有晕,向两边融化,似线非线,似水非水,与砚石本身融为一体,而不像金银线那样将砚石分割开来,有时更像悬崖上的瀑布,一泻如注。冰纹有纯洁朴素之感,它是砚石形成后,产生的两组剪切裂隙,被碳酸盐充填而成的花纹,质地细嫩,形态自然。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冰纹冻是一组面积较大的冰纹,如一幅瀑布倾泻而下,在“瀑布”的四周有白茫茫的霞雾或似披上轻纱幔帐。在外围有火捺环绕的是非常难得的名贵冰纹冻,唯老坑砚石中偶有出现。

金银线

金银线是多见于老坑砚石中的石品花纹(坑仔岩、麻子坑和最近开采的冚罗蕉砚石在偶然情况下也有发现)。它呈线条状横斜或竖立在砚石之中,黄色者称金线,白色者称银线。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对于冰纹,金银线更加稀少。十分少见。

石眼

端砚石眼其实是一种天然生长在砚石上,有如鸟兽眼睛一样的名贵花纹。石眼呈翠绿色,或黄绿色,或米黄色,或黄白色或粉绿色,大小不一,一般直径是3~5毫米,也有个别达到8~15毫米的,而且神态各异。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也有述:“……天生子石,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为世之珍。” 《端溪砚史》记述:“圆晕相重,黄黑相间,翳睛在内,晶莹可爱……”

石眼又有很多种类,鸲鹄眼、鹦哥眼、珊瑚鸟眼、鸡公眼、雀眼、猫眼、象牙眼、绿豆眼、怒眼、泪眼等等。

石眼通常作为装饰,不会设计与砚堂,制砚师会根据石眼,来进行砚额的设计雕刻。

火捺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6)

图片来源于网络

火捺,又称 “火烙”,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就是砚石中一些部分,出现好像被火烧过的痕迹。 又如被熨斗烫焦,呈紫红微带黑色者。 古人称“紫气奔而回礴谓之火捺”,“聚而为轮谓之金线”。端石的火捺有老嫩之分,老者无能泽紫中微带黑,嫩者紫中微带红。火捺的类别又分为:胭脂火捺、金钱火捺、猪肝冻、马尾纹火捺、铁捺、火焰青等。火捺在端砚是品中,不算少见。

朱砂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7)

图片来源于网络

硃砂斑(又称朱砂钉) 象黄豆般大小,最大的直径也不超过1厘米,呈朱砂色,质比砚石稍硬,但无碍于研墨,如果位置得当,还会起到点缀作用。

歙砚石品

歙砚石结构坚紧、纹理缜密、石肤温润、发墨如砥,具有坚润之美。上佳砚石莹洁如玉;抚之好如婴肤,故有“孩儿脸”、“美人肤”之喻;用手扣弹,其声如铜如磬,悦耳清脆。歙砚的石品主要为,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等。

罗纹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8)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纹理如丝绸般的旖旎,给人一种莹洁、素雅之美。罗纹的纹理有着粗与细、疏与密、明与暗的区别。如粗罗纹,细罗纹,暗细罗纹,水波罗纹,角浪罗纹,刷丝罗纹,牛毛罗纹,古犀罗纹(也称犀角罗纹),泥浆罗纹,金星罗纹,金花罗纹,金晕罗纹,算子罗纹(也称算条罗纹),乌钉罗纹,鳅背罗纹,松皮罗纹(又称松纹罗纹),石心罗纹、倒地罗纹、卵石罗纹等等。

眉纹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9)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眉纹,也称眉子。呈黑色,如人的眉毛,眉纹的底色青莹,石质坚细温润。眉纹有阔有细、有长有短、有疏有密、有聚有散,各具风采。如阔眉纹(又称粗眉纹),细眉纹,长眉纹,短眉纹,对眉纹,绿豆眉纹,鳝肚眉纹,雁湖眉纹,海浪眉纹,金星眉纹,金晕眉纹(又称锦蹙眉子)。簇眉纹,虎斑眉纹,白眉子,金眉子,枣心眉纹,重眉纹,线眉纹等等。

金星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星,色金黄,成点状,如天空闪烁的星斗。金星有大有小,有聚有散.其形态多样,因此,金星又细分为多种品目。如雨点金星,凤眼金星,葵花金星,金圈,金花,粟米金星,谷粒金星,鱼子金星,水浪金星,眉纹金星,金晕金星,绿豆金星,雨丝金星,金线,玉带金星,银星金星.刷丝金星等等。

金晕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晕为金黄色,成片成块状。金晕与金星都属一种硫化铁之类的物质,在砚石中自然渗透所形成的形象。所谓“晕”,本指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在太阳或月亮周围所形成的光圈。

鱼子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砚石中有细小的黑点,分布均匀密聚.其形式如鱼卵状。由于鱼子石的石色不同。又有鳅背纹、茶叶末、鳝鱼黄等不同叫法。

碎冰纹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13)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中有不规则的细白线相互交织,如冰块受击后出现的碎纹,此白线纹不是白石英,其硬度与无冰纹处的砚石相同。见于青灰色、青绿色的鱼子石中,但不多见。

歙砚中,还有一些稀有品种的石品。大多存在于文献与传说中。例如:银晕,银星,玉带,彩带,龙鳞,庙前红,庙前青和龟甲纹等。今后的的推文中,老杨会细细的聊几方存在与传说的名砚名石品。

洮砚石品

洮河砚,主要以绿色为主。颜色于端、歙来说更为丰富而且鲜艳。

鸭头绿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14)

图片来源于网络

洮河绿石,色碧绿,即青绿、绿中泛蓝,古人因其色泽冠以“鸭头绿”,并以“鸭头绿”代指洮河绿石。本店根据每块石的具体颜色来标明是否“鸭头绿”,不以坑口区分。但“鸭头绿”之洮河石与坑口仍有联系,“鸭头绿”之洮河石普遍存在于喇嘛崖中层、上层,于水坑中亦常见,其他坑口少见。“鸭头绿”石料一般有较美纹理,以水纹居多,有明显的折光反应。

鹦鹉绿、鹦哥绿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15)

图片来源于网络

鹦鹉绿,古时用于形容洮河石碧绿之颜色,现今一般用来形容石料更绿、色泽稍深的洮河石,亦称鹦哥绿。鹦哥绿石,一般有较浅淡纹理或无纹理,质地均匀,发墨性能良好。许多砚友所称之“无纹石”多为鹦哥绿。鹦哥绿石分布较广,于崖石、水坑石、拐洞湾石中均有一定比例。

柳叶青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16)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柳叶青,色淡绿(亦泛蓝),无纹(或纹极淡),稀少,为洮河珍稀品种。据记载,柳叶青仅产于水坑。本店仍不以坑口论色泽,凡符合柳叶青之特征洮河石均将其归为柳叶青,那么除水坑石外,崖石中会有极少量亦可归为柳叶青。拐洞湾石之纯美者,多无纹,而色相及色彩饱和度方面与柳叶青还有区别,期待随着拐洞湾的进一步深入开采,能够出现“柳叶青”。

紫石、鹈血、羊肝红、淡紫石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17)

图片来源于网络

鹈血,是古人给予洮河紫石的称谓。其色紫红,当地亦称“红石”。

洮河紫石,亦有区别,较为明显的有两种。一种色泽较暗,无纹或较淡,以云纹、团纹居多,质细润,发墨佳,类似鹦哥绿石。此种石亦为当地称作“羊肝红”,储量稀少,一般产于喇嘛崖。本店紫石箕形砚多选用此种石制作,由于石料难得难制作较少。另一种有明显水纹,有明显折光反应因而色泽显淡,故此种石亦被称作“淡紫石”。淡紫石锋芒较利,发墨快而较细,类似于一般鸭头绿石。淡紫石目前一般产于喇嘛崖,但并不是自南端开采,而是由北向南向下开采,由于接近表层故温润者较少,与上层崖石坑洞中所采之紫石有一定差距。据估计,此种淡紫石与上层石脉相通,但目前未能断定。另外,据记载淡紫石过去主要产于纳儿村之右,现应已被洮河水淹没。

阴阳石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18)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阴阳石,紫绿二色相杂,一般产于喇嘛崖上层。阴阳石一般会有绚丽之纹理,亦多砂质,细嫩纯净者稀少。

洮河黄石、瓜皮黄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19)

图片来源于网络

洮河黄石,有纯、红黄、黄绿等色,有的有云纹、水纹等各种纹理。洮河黄石坑口有多处,质地粗细润燥不一,未能判定与喇嘛崖中、上层之石是否为同一矿脉,但作为洮河石没有疑问。洮河黄石,亦有“瓜皮黄”之说法。

水纹、绿漪石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20)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水纹是洮河石典型石纹,故古人将洮河石称为“绿漪石”。

洮河之水纹粗细、形态、色泽深浅不一,故有细水纹、粗水纹、刷丝(直)水纹、涟漪纹、波浪纹、淡(浅)水纹等区分。洮河石之水纹目前的细分程度并不够。有水纹的洮河绿石,亦称为“绿漪石”。水纹亦在于淡紫石、黄石之中。

云纹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2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云纹是水纹之外的洮河石的另一种代表纹路,形状不规则,深浅不一。

湔墨点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2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湔墨点色泽一般与为砚石本体极深色至黑色,大小、形状不一,分布较大,各坑口均有出现。较为典型的坑口坑品位于喇嘛崖中上层矿带之上、现在的引洮公路北侧,此处之石多湔墨,石色绿色饱和度一般较差,滋润度不够,墨点颜色偏黑,发墨。拐洞湾洮河石中亦多湔墨点,墨绿色,墨绿色斑点也称为“鸲鹆斑”。湔墨点也存在于洮河紫石中,颜色深紫至黑。

金星、铜钉

实用砚选端砚还是歙砚(玩砚的入门知识)(23)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星形状、大小不一,呈圆点、随形、条带状分布,以色金闪亮者为佳。

对于名砚的石品的浅谈,就到这里,老杨自知其中还有纰漏与不足之处,望各位看官与藏家海涵。

谢谢转发与收藏的老杨文章的朋友。请各位朋友在转发与收藏的同时,不忘加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