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桐树果文章微博潮起珠江长江·黄河篇(186)}​​​187

2022年3月7日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并将一江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汉江(长江支流)水引入关中平原,这是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秦岭输水隧洞在秦岭2000米的山麓脚下连绵98.3公里,其岩石坚如钢铁、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建设工程者们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凿通秦岭,并将汉江水引入黄河支流渭河。

坡地上的野果(桐树果文章微博)(1)

当然,这是过去不敢想、也不敢干的事情。这还得益于我国科技技术的进步,例如凿通秦岭输水隧洞使用的设备就是我国自己研究生产,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盾构机。

其实,在修建青藏铁路的时候也是国产盾构机挑大梁的,并凿通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峰。2021年我国为修建中尼(尼泊尔)铁路制造了4300吨的盾构机专用于凿通喜马拉雅山。由此可见,我国的科技制造业今非昔比。

中国有句俗话“有了金刚钻 ,敢揽瓷器活”,而穿越秦岭98.3公里的隧洞也足以证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

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北极不均衡。

南方每年的4月~9月有大量暴雨,特别是6月~7月降水量达到顶峰,这是我国南方梅子成熟的季节又称梅雨季节。这一时期的南方暴雨如注、河流暴涨。因此,有些地区经常形成洪涝灾害。

例如1998年长江干流就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我国上100万军民不惧艰难险阻、万众一心抗击洪流,至今我们还记忆犹新。其实,每年的雨季我国南方大小河流都一波接一波的洪峰。

在我国西北最缺水的地区传说人一生当中只洗三次澡,即出生、结婚、死亡之后。我们听着这样的事情就特别心酸不已。

其实,这个传说并非虚构或夸大过头,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部分地区降雨量仅有300—4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高达1500-2000毫米以上。因此,南水北调工程几十年来就一直牵动着那么多人的心。当然,科技也将解决好这些地区蒸发量高的问题,并保护好水资源。

1978年2月26日至3月5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水利部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制定了《南水北调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在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由此,我国几十年来的南水北调宏伟设想、宏伟工程步入了实施阶段。

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西线工程形成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并构成我国水资源的“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水资源格局。

还是让我们梳理一下这个超级水利工程吧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指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途经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跨省区域的水利工程。

坡地上的野果(桐树果文章微博)(2)

这个南水北调东线水利工程的特点,是从海拔相对较低的江苏扬州,即从丰盛、浩浩荡荡的长江下游江段抽水注入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全长约1800公里左右的京杭大运河,并逐级提水将水送入华北缺水的广大地区。当然,还有其它河流。

该工程2002年开始建设,2013年部分工程已经通水,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总体竣工验收计划将于2025年完成。当然,一期工程后还有后续工程。

因此,东线工程全部实施和验收将改善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缺水问题。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湖北丹江口市与河南省南阳市接壤的丹江口水库。

坡地上的野果(桐树果文章微博)(3)

丹江口水库青山绿水,有如“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之景观,其坝高160多米,蓄水量达300亿立方米左右是我国的一座超级水库,也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泊。

丹江口水库水质清澈透明是优质饮用水源地。该工程1973年建成蓄水,并于2014年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北京、天津、河南、河北4个省市几十座大中城市及地区供水,解决了这些地区和城市严重的缺水问题。

(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1999年前黄河下游经常断流,而1999年后黄河干流采取了水量调度制度才免于断流现象发生。

当然,黄河断流与工农业生产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增加有关。虽然,黄河制定了统一的用水量调度制度,但黄河缺水却制约了西北地区、黄河沿线城市及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并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因此,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就是解决黄河中、上游地区和西部地区,以及黄河严重缺水的超级水利工程。

依据规划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主要是从长江上游支流的雅砻江、大渡河等长江水系调水。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因特殊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复杂的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西线工程至今仍然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具体的开工时间表。

我们将“引汉济渭”工程视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这是一个错误。其实,“引汉济渭”工程不是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而属于陕西“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主要是解决关中平原西安、宝鸡、咸阳等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当然,渭河水量也将增加流量。

“红旗河”西藏引水工程方案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之一,但目前还在论证之中。该引水工程方案从高至低自流,全程6000多公里。

红旗河工程计划从西藏雅鲁藏布江引水自流,然后与怒江汇合……并用盾构机挖掘隧道进入澜沧江(其实,“引汉济渭”隧道工程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摸索出了经验)……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白龙江……渭河……且借道刘家峡水库。“红旗河”西线工程经过西藏、云南、四川、甘肃、内蒙、新疆,其等于再造了一条黄河。

由此可见,在未来的西部地区及黄河流域缺水的问题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当中强调保护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好优质水资源的重要性,要让青山更青,绿水更绿——这就是美丽中国!

坡地上的野果(桐树果文章微博)(4)

{桐树果文章(微博)原创著作权所有,参考《南水北调总体规划》等资料,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需删除请联系}​

(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