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这一话题,无论是“唯物”还是“唯心”主义者们,他们都有各自的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者们多半都信奉达尔文的“进化论”,以生物体质特征为依据,他们对“死亡”的定义是生理机能的自我行为与否;唯心主义者们仿佛跳出生理机能的局限性,从近似于“唯识”理论的角度,给“死亡”注入了新的概念,例如:轮回、升天等等,大概意思就是人的肉体死亡了,但是还有一种类似于“思想意识”之类的内容,或曰“灵魂”或曰“神识”,这部分物质内容是永恒的。

往生是什么状态(死亡与往生)(1)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从生下来开始就是唯物主义的“表法”载体,因为没有物质形式的显像,一切都荡然无存了,所有的依据和参照也就不复存在了。至于“进化论”一说更是如此,因为很多孩子从刚懂事时就会问大人:自己是哪来的?这个时候家长就会用童话般的故事情节去向孩子解释,或是捡来的,或是从医院抱来的等等不一,因为没法向孩子讲清楚人的繁衍与生育过程,即便是讲了孩子也听不明白,反正到一定的年龄自然也就明白了,不明白的时候你永远都讲不明白。

人之初肤浅的原因是因为无知,无知则是因为年纪尚小,据说,达尔文本人到了晚年都开始对自己创立的“人类进化论”学说不够淡定了,因为在人类的进化链中,明显缺少充分必要的环节,也就是说“生物体征”的进化依据都不具备充分必要的条件,更不要说“灵魂意识”的由来了!

记得有一次与人闲聊,有人问:10岁的你与现在的你是同一个人吗?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不加思索的说当然是了!其实,人家问的与我们回答的看似一个问题,但思维意识绝对不在一个频道上。因为10岁的你在经过几十年的衍变后,已经全面脱变了,或许生理上还残留一点影子形象外,就连生物层面上的细胞组织,都已经不知衍生蜕变了N多遍了。试想一下:我们每个人身体上的所有细胞都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些细胞了,而用细胞组成的你还是原来的你自己吗?更别说又细胞组织所产生出来的“思想意识”了。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感觉不到自己究竟从什么时候变得不是原来的“自己”了。

我们再深入到思想意识层面上,看看从10开始你的思想意识内容及形式,包括思维模式等,还有多少是那个时候的坚持?当人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中的不断提升,灵魂才能一点一点的显现出来。这好比是一大堆矿石最后提炼的就是那么一点点金子出来,你只能说是金子曾经寄居在矿石体内,但不等同于就是矿石。而人的肉体与灵魂就更加微妙了,金子是以岩浆的形式从数以万米地壳深处喷发出来的,但人类的起源则是一个深度的未解之谜,这个问题远比“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深奥得多,这个问题就连释迦牟尼佛本人都曾经困惑了37年,所以,我等迷茫困惑,甚至是误解或歧意岂不是太正常了。

可话还得说回来,有唯物论便有唯心论,包括“唯识论”也一样,这才是真正的“辩证”过程呢!包括从现象到科学解析,从科学解析到科学也解释不清楚,然后又开始了玄学、八卦,神学与佛学等。面对这些,我们必须首先崇尚科学,因为科学能把事物具体的呈现出来,科学是推理验证过的客观事实,这一点没人能否认得了,不过有一点恰好是科学的软肋,那就是所有的科学依据都是过去式,所有的未来都是有待于科学去解析。就像几百年前,若有人坐在一起讨论“人坐什么东西能上天入地”一样,那就是不尊重科学,会遭至批判的,而如今这些都已经成为响当当的科学了,诸如此类,在今后还将有多少内容发生?我想没人能回答出来,但不能不做为一种理性的思考,或者说是思维方式来校对我们所谓的“科学世界观”。

“生与死”对人来讲是一件无能为力,又无法逾越的客观现象,生不由己那是因为你微弱渺小,死期无常更是难以接受,特别是死亡给人带来的恐惧,还会加快死亡的预期和痛苦的加剧。从心理工作者的角度,“临终关怀”是一件无法回避的事,每每遇到诸如此类的事,几乎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新课题。面对一个风烛残年的将死之人,其信心能量早已枯竭耗尽,没有人能为之起死回生,但这又恰似被关怀者的唯一期待。到了这时,奇怪的一幕发生了,那就是越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越是期待唯心论在他身上应验出来,恨不得自己能像凤凰涅槃似的转世投胎,重新再活一次。而唯心、唯识、唯神、唯佛论者们,则是更在意当下的一切物质形式内容,当然,相对无神论者,他们对死亡的恐惧相对小很多。

如果能用积极乐观的思想去看待死亡,那就不会是“人死如灯灭”这么简单,否则就不可能不绝望不恐惧。如果说,人的灵魂与肉体是由各自独立的两部分组成,并且是可以独立分割的,那么,类似于灵魂的意识在肉体死亡后还会以另一种形式存活下去,即佛学上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那你还会恐惧吗?所以,“人的一死百了”一说,从表现形式就有悖于“科学发展观”。我们试想一下,人的肉体是物质形态的,而人的思想意识则是意识形态的,这两种不同形态的内容形式是不可能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所以在生死的同频同步上势必会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的形式就是“不能一了百了”的有力佐证。如果说人的身体犹如一具皮囊,灵魂犹如寄居蟹一样寄居于此,皮囊年久破损或壳的大小不适宜了,灵魂就会出窍,蟹寻他处,这难道不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规律吗?

站在人的层面去思考问题,远高于动物或者更具体点说,就是蝼蚁的视角世界。我们人类相信“因果”,部分人还相信“轮回”,而动物、蝼蚁们,什么都不相信,只相信眼前的吃的,和看到的局限内容,其它的一概予以否定。绝大多数动物们都不具备经验积累,甚至没有哪类动物有反思及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我们人类这种高级动物却一应俱全。也正是如此,我们还真的不能故步自封,我们就是这个宇宙,或者宇宙之外的其它维度空间的最最高级生灵!因为目前没有能力证实有其它高级生灵的存在,但绝对不能否认其存在,或将来就永远不能得以证实或有或无,只是我们目前不要急于给自己尚未全面开启的智力、智商,涂抹上浆糊糊再贴上貌似华丽的标签纸,把自己那条尚未开启的科学通道给尘封起来,一旦思想固化,断送得可能就不止是一生一世的前途了,一句“无量”惋惜、悔恨不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