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起南宋诗人陆游的《钗头凤》,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主要是因其抒发情感之挚婉感人而被奉为绝唱,但“红酥手”究竟是指什么,一般注本则多解释为形容女子的手红嫩柔腻,另外甚至有人将其释为红烧猪脚。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前人的研究,综合分析,认为“红酥手”指一种美食。

了解陆游诗钗头凤背后的故事(钗头凤钗头凤里的红酥手指什么)(1)

饮食文化习俗看本意

根据描述,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这是一个温暖的春天,主人公剪裁着罗胜,随手用它点缀金盘中的酥山。罗胜本是一种女性饰物,在这里竟然被用来装饰酥山。结合《苏合山赋》,我们可以约略推知,酥山一般是在冬季天冷时制作,然后借助冰窖等保存至天气转暖后食用,而在唐宋时代,它的食用季节一般可能均在春季。如宋王安中《蝶恋花》:“未帖宜春双彩胜,手点酥山,玉箸人争莹。”女性立春帖宜春、戴彩胜的习俗始于汉末魏晋,而在唐宋的士大夫之家,可能还增添了立春日吃酥山的项目,之所以在春天吃酥山,可能还有酥山必须冷藏,天暖易融的因素。

了解陆游诗钗头凤背后的故事(钗头凤钗头凤里的红酥手指什么)(2)

唐代王建的一首《宫词》记载了宫中“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和凝的几首宫词中也记载了宫禁之中的酥山,分别是“斑簟如霞可殿铺,更开新进瑞莲图。谁人筑损珊瑚架,子细看时认沥苏。”“暖金盘里点酥山,拟望君王子细看。更向眉中分晓黛,岩边染出碧琅。”“莺锦蝉罗撒麝脐,狻猊轻喷瑞烟迷。红酥点得香山小,卷上珠帘日未西。”第一首诗分明告诉我们这是夏天的情景,而酥山竟被做成珊瑚的形状,至于这三首诗中酥山的颜色,已不仅仅是《苏合山赋》中所说“露结霜凝、水积冰生、雪岫、玉台”的本色了,而是有红、绿等色。帝王之家毕竟不同于普通士大夫家庭,一次竟可作出五千盘红酥牡丹,甚至还能做成形体巨大的珊瑚架形状,并留到夏季。但这种大型酥山显然不是一般人家有福消受的,保存到夏天也不是一般人家的冰窖所能做到的,不过在酥中添加色素却是当时的流行,红酥就是典型的一种。

了解陆游诗钗头凤背后的故事(钗头凤钗头凤里的红酥手指什么)(3)

随着滴酥技术的成熟,酥山的逐渐脱离了食用功能,而是有了应景、赏玩的新用途。王建与和凝的宫词中所记载的酥山应该就是以赏玩为主要目的的。《武林旧事》记南宋宫中冬日赏雪时,“后苑进……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

了解陆游诗钗头凤背后的故事(钗头凤钗头凤里的红酥手指什么)(4)

又因为滴酥多在冬季进行,所以酥花也就成了冬日雅玩,而寒冬季节唯有梅花傲然绽放,故而又多以红酥制为红梅。如陆游《冬至》:“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又斗开。”黄庭坚《玉楼春》:“新年何许春光漏,小院闲门风日透。酥花入座颇欺梅,雪絮因风全是柳。”红酥本是用来仿制真花,但仿得多了,制作工艺逐渐提高,反而因其质地的粉润、细腻、娇嫩、莹洁而深受人们爱重,竟至于以酥、红酥、点酥等来比喻真花,如宋李石《南乡子·十月海棠》:“十月小春天,红叶红花半雨烟。点滴红酥真耐冷,争先。夺取梅魂斗雪妍。”宋文同《惜杏》:“北园山杏皆高株,新枝放花如点酥。”

所以如上文的饮食文化分析可知,“红酥手”在这里指当时非常流行的,色香味俱全的一种奶制品美食。

诗经典故多“白皙”,未有“红酥”歌美手

陆游《钗头凤》词有“红酥手,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之句 。景幼南教授在 1965 年讲授此词时说,“红酥手”指猪蹄 ,释为女子之手者误。但相沿多年则释为女子之手。所以朱东润教授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高校文科教材)注为“红润白嫩的手” , 徐中玉、金启华两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材料)注为“形容手的红润白皙” 。景教授的新解可谓一反过去。细味景教授之解 ,的是确诂,非故为标新立异者可比。形容女子的手美 ,未闻用“红酥”者 ,《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古诗十九首》“纤纤擢素手”, 苏轼有词以“春笋纤长”状之, 皆谓其白嫩柔软,而不言其“红” ,此其一。“红酥手”若解为“手” , 与“黄酒”并举 ,殊不类 。作“猪蹄”解 ,则肴 、酒相配 ,正合文理。此其二 。何况古代的诗词歌赋在形容女子纤细、白嫩的手时, 不用“ 红酥手 ” 而 用 “ 素手”一词, 如 “纤纤摧素手, 札札弄机杼”、 “ 攘袖见素手, 皓腕约金环”、“素手把芙蓉 , 虚步摄太清” 等等 。

了解陆游诗钗头凤背后的故事(钗头凤钗头凤里的红酥手指什么)(5)

可见大多形容女子之手的漂亮柔美,多用“白皙、柔美、滑润”,此处用“红酥”来形容唐婉的手,显然有些牵强。

情到深处自悲切,未有它意表缠绵

陆游与唐婉的感情本来特别好, 他们分开只是迫于母命难违 , 并非双方自愿。故地重游, 百感交集, 陆游是带着伤感、后悔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 , 写下了《钗头凤》一词 ; 而唐碗呢 ? 更不用说了, 在“男尊女卑” 、“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里, 一个无辜女子被夫家 休弃, 那是她一生中的奇耻大辱。 故他们一个是“ 泪痕红色蛟峭 透”, 一个是“ 一怀愁绪 , 满腔离索”。 此情此景, 陆游也不可能产生欣赏唐婉那“红润而白嫩的手”的雅兴了。彭柏林认为“红酥手”应释为“红烧猪脚,他认为在江苏一带最早出现“猪手”一词,故认为此处为“红色的猪蹄”,然而从唐碗与赵士程相商, 遣人送陆游美酒,《钗头凤》第二句既为“黄滕酒”,前与美食应该相对应, 从诗词的对偶形式来分析, “红酥手”亦应为菜名, 美酒对佳肴,故而而不可能指唐碗之手。

引用的参考文献有

彭柏林:“红酥手”应释为“红烧猪脚”,《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0.2。

《太平御览》卷八五八,《饮食部·酪酥》引《晋太康起居注》,中华书局,北京,1960,页三八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