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百度知道《真相问答机》特约科普作家 瀚海蓝月 撰写#

最近,朋友圈中很多人在转发一篇文章:有一种叫隐翅虫的家伙正在肆虐,它长得有点像蚂蚁,还能飞。如果它们落到人的皮肤上,啪!拍死了。然后这个人就会中毒,而且非常严重,会致命……真的吗?

拍死隐翅虫在身上会怎样(拍死隐翅虫会致命)(1)

这是真的吗?

假的!

隐翅虫简介

首先,这个世界上确实有隐翅虫这种家伙,而且种类不少,有好几万种,是甲虫家族里比较兴盛的类群。隐翅虫非常容易辨认,它们的前翅很小,是比较坚硬的鞘翅,但只能遮盖到腹部的前两节。它们的后翅是膜质的,可以用来飞行,不用的时候经过折叠隐藏在前翅下面,所以才有了“隐翅虫”这个名字。隐翅虫是全球分布的昆虫类群,喜欢潮湿的地方,不同种类食性不同——有捕食小型昆虫的、取食植物花粉、菌类的,也有一些与其它昆虫存在寄生关系。总体上说来,隐翅虫是非常重要的天敌昆虫,与步甲和瓢虫一同抑制着害虫的爆发。

拍死隐翅虫在身上会怎样(拍死隐翅虫会致命)(2)

各种不同类型的隐翅虫

拍死隐翅虫在身上会怎样(拍死隐翅虫会致命)(3)

一些漂亮的隐翅虫

春季是隐翅虫肆虐、危害人类的季节吗?

这是错的。春季并非隐翅虫皮炎的多发季节。在我国,隐翅虫皮炎多发于9月,这是隐翅虫的三个活动高峰之一。(4月中旬和5月下旬虽然隐翅虫活动也较多,但由于人们多着长衣,和虫子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发病率不高。)况且,9月份飞到人身上的概率较低。因为9月晚间的隐翅虫飞行高度更高,能够达到6层楼。晚间21点前后是扑灯的高峰时间,容易入室和人接触,如果要想少和它们接触,可以利用纱门、纱窗和外界分隔,夜晚应关灯睡觉。白天隐翅虫一般在作物和杂草间爬行,很少飞行,飞到人身上的概率较低,你可以将院落收拾得干净整洁,隐翅虫就不会喜欢这里啦。

隐翅虫有“化学武器”?杀伤力如何?

由于隐翅虫的鞘翅不能很好地保护它的腹部,它们开发出了一些自保的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化学防御。在它的腹部末端常有一对刺状突起,这就是他们的防卫腺体,在被干扰或受惊时,它能快速奔跑并通过防卫腺释放分泌物液滴,有些能用腹部对准靶标,直接喷雾。但总体上来讲,隐翅虫的毒液是对付同样体型的敌害的,对人的杀伤力不大。当然,也不是没有能伤人的。在这数万种中,大约只有几百种隐翅虫能够伤人,中国有20多种。

拍死隐翅虫在身上会怎样(拍死隐翅虫会致命)(4)

朋友圈文章中所配的图片,上图右上角图示的伤口应该是隐翅虫造成的条带状伤口。隐翅虫皮炎一般多发于身体的暴露部位,皮损为条索状、点片状水肿型红斑,其上有密集排列的丘疹、水泡和脓包,数目不定。右下角图这个即使是,也是继发感染造成的,并非直接完全由隐翅虫毒素造成的。

从图上来看,传言中的隐翅虫是梭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的概率很大(当然,其实这些毒隐翅虫外观都挺相似的)。梭毒隐翅虫体长6.5-7.5mm,在我国从南到北的广大地域中都有广泛分布。其毒素确实有很强的毒性,能够引起接触发生隐翅虫皮炎——患者接触后,数小时内会有瘙痒、灼烧的感觉,患处呈红色条索状,外观有点类似烧伤,会有小水泡,一般7-13天就可痊愈,虽然会很难受,但一般不会致死。

但如果手贱,将其抓破,引起继发性感染,病程就要长得多了,当然,那就不是单纯毒素的事情了。实际上,被隐翅虫毒液伤害的案例,多数也确实是手贱——对隐翅虫来说,毒液是它的保命底牌,产生不易,也不愿轻易动用,但如果非要随手拍死它……所以,对待落到身上的隐翅虫,一口气吹就能走,双方和平再见,这是最好的结局。

拍死隐翅虫在身上会怎样(拍死隐翅虫会致命)(5)

梭毒隐翅虫

拍死隐翅虫在身上会怎样(拍死隐翅虫会致命)(6)

这些毒隐翅虫长相其实都差不多,橙加黑。橙色算是一种警戒色,告诉你它不好惹。

如果拍死隐翅虫,怎么处理?

一旦拍死了隐翅虫,由于其毒液为酸性,应尽早用肥皂水洗涤接触部位或涂以碱性溶液(但不能用强碱)。一旦出现症状,应尽快就医,局部要使用止痛、解毒、止痒、消炎的药物,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不要用手抓,因为一旦引起感染,你会变得更加痛苦。

拍死隐翅虫在身上会怎样(拍死隐翅虫会致命)(7)

P.S.

其实,隐翅虫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自然界中的动物经历了亿万年的演化,哪怕是小小的虫子,也有求生的绝技,有些甚至能让强敌胆怯。这个世界上有不少能让我们记忆深刻的小虫,而且多数遭遇都有和平解决的方法,我们不应该信手拈来或者随手一击,迫使它们亮出底牌……

#了解更多真相,就来关注百度知道《真相问答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