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穗芳系孙中山先生之子孙科的女儿,1936年生于上海,1967年移居美国夏威夷。现任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夏威夷中国妇女慈善会会长、美国夏威夷太平洋大学校董、中山大学香港校友会名誉会长、燕山大学名誉教授和斯里兰卡锡兰国际大学荣誉博士。为了宣传孙中山的思想,她在世界各地演讲已达800多场,并在深圳创办了孙中山心血管医院,著有《我的祖父孙中山》和《我的祖父孙中山先生纪念集》等书。

孙穗芳虽出身名门,却饱受磨难。1936年3月,孙穗芳在上海出生。她的母亲叫严蔼娟,在上海交际场女名流蓝妮成了孙科的第二夫人时,严蔼娟也就与孙科分手。因此,孙穗芳在没有父爱之中降临到这个世界,很久以来无法见到生父孙科的身影。

在孙穗芳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向孙科要钱,继父是脾气凶暴、十分严厉的人,总是虐待自己,他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女儿毫无感情,只是打骂她,令孙穗芳的童年充满悲苦。孙穗芳还有两个妹妹,分别小她三岁和五岁,均是母亲与继父所生。小弟不仅有奶妈,继父还规定她和妹妹每天放学都得轮着抱弟妹。

孙穗芳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北京,置身充满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她根本无心去游览。她只想早日见到祖母宋庆龄。可事不凑巧,她获悉祖母因风湿病去外地疗养了。孙穗芳在万般无奈之下,给祖母宋庆龄写了一封信,倾诉自己的遭遇和想法。在企盼中等待的孙穗芳很快收到祖母的回信。据孙穗芳回忆,宋庆龄在信上开导她说,上大学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不过,在信末最后一行提到,但愿她明年能进大学。孙穗芳把祖母的信转交教育部。不久,有一位干部来找孙穗芳,安慰她说,这个学期入学太迟了,等明年她一定会获准进入大学读书。一年后,孙穗芳经努力终于欣喜地进入同济大学建筑系,然而那时的大学同样处处充满阶级斗争。

1959年,有一天,她得知在内地读书的学生,凭学生证可以到香港探亲,孙穗芳因母亲患心脏病,便申请赴港探望生母,获得批准。到香港之后,来到香港后,孙穗芳发现父亲孙科有一个用她的名字作为户头的存折,规定母亲每月只能从中去取300元生活费给她,实际上她只用到父亲给她的生活费的十分之一。坚持半工半读8年。时值内地自然灾害,物资奇缺,孙穗芳经常周济大家。

1965年嫁给香港富商王时新之子王守基,1967年移居美国夏威夷。孙穗芳的丈夫王守基是香港豪门之后,王守基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中属于能力平平的人,他因此难免有些失落的感觉,并且对待太太有时很粗暴。有一次,他们又吵起架来,王守基动手打了妻子。这让孙穗芳难以接受,迅即搬出去住。这一年是1978年,孙穗芳和王守基分居了。过了三年他们正式离婚。

离婚以后,她和前夫王守基仍然一直来往,感情反而好了。孙穗芳告诉他,你需要什么我都会帮你做。他们经常打电话,共进晚餐,看电影。她至今记得,王守基去世前的一周,记得那种熟悉而清新的感觉。他们每天打三四个电话,简直是在谈情说爱,好像把十几年婚姻中的不好感觉都冲淡了,留下了更醇厚的“友情”。这一天,第四个电话打过来了。孙穗芳拿起电话:“我刚点了香,你又来烦我了呢!”孙穗芳信奉佛教,每天早晨四点钟起床打坐念经,四个小时雷打不动。 “好好,对不起......”他挂了电话的第二天就去世了。王守基去世后,孙穗芳真成了一个孤独的行者了。

长大后的愿望

见生父孙科,是孙穗芳长大懂事后最大、最强烈的愿望。1965年孙科返回台湾定居,1966年11月,孙穗芳终于在大哥孙治平大嫂张佩霞夫妇的帮助下的帮助下,前往台湾第一次正式与父亲相见,完成认祖归宗的愿望。由于成长在忧患之中,孙穗芳对父亲是孝顺的,经常去探望,并给父亲买药品,而二哥孙治强的债务也由其归还。

此时,孙科已是75岁的老人了,孙穗芳也已经30岁了。孙科说:“就算你把名字改了,我还是知道你是我的女儿。”孙穗芳问:“那你为什么不要我?”孙科亲了亲女儿的脸,深情地说:“从来也没有不要你。”孙穗芳哭了。”现在一切都好了。”孙科轻轻地拍她的后背,安慰她。“相逢一笑泯恩仇”。父女相对,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孙科详细地询问起她生活的情况,并赠给她两枚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纪念金币和一本《国父孙中山先生传》,上写“穗芳留念父赠”。他们在一起拍了很多照片。以后,孙穗芳每年都回台湾两次看望父亲,直到孙科病逝。

1972年,孙穗芳赴台探望父亲,一日,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孙科突然问女儿:“那个捧着大花瓶要扔的是不是你呀!”孙穗芳没有回答。孙科又问:“那个在大门外摁了两个小时喇叭的是不是你呀!”此刻,孙穗芳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苦痛,用英语回答父亲:“你认为我当初应该怎么做?那时我才是个13岁的孩子。”尽管孙穗芳回到父亲孙科身边已经七八年了,孙科却从未提起二十二年前发生在香港浅水湾寓所的那件事,主要是顾及女儿的想法,但随着自己即将离去,不得不将深藏内心的话说出来,穗芳完全理解父亲。

1973年9月13日,孙科在台北病逝。大哥孙治平根据父亲临终遗愿让孙穗芳回台湾和从美国赶回来的二哥孙治强、大姐孙穗英和二姐孙穗华等一起参加父亲的葬礼。台湾当局为孙科举办了隆重的丧礼。孙穗芳受兄弟之托,亲自为父亲选购黑领结。根据传统习俗,她在父亲的黑领结上钉满了珍珠,在他的口中也放一颗大珍珠,让他双手握着白玉,还在衣服口袋中放了金银元宝……

回到故乡

孙穗芳是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前夕第一次回到故乡中山市的。她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式丝绸旗袍,一条杏黄色披肩自然地垂落在胸前。刚满50岁,长相酷似孙科。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微笑,说起话来腼腆中又带有自信,看来是一位性格温柔又富有敬业精神的现代妇女。

作为孙氏后裔,踏上故乡土地以后,心情就一直没有平静过。孙穗芳一再强调非常感谢国家领导人和故乡人民的关怀。她说1986年7月,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美国最后一站是檀香山。李主席特意参观了孙中山1879年至1882年在檀香山读书的意奥兰尼和乌阿呼学校。还送给我三件珍贵的礼物:一个很精美的景泰蓝大花瓶、一套蓝白花饰的中国茶具,和一幅织金的丝绸布料。这次,就是穿着用这幅布料做的旗袍来到故乡参加祖父孙中山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

发扬光大

1980年9月,孙穗芳应邀回国观光访问。1981年6月,她参加祖母宋庆龄在上海万国公墓的安葬。父亲孙科早在1973年去世,第二位祖母宋庆龄的去世又勾起了她对祖父的怀念。回到家中,她把祖父的广东话和普通话演讲录音翻录了几耸,每天细听,“那段日子,我两次梦见祖父。”信仰佛教的孙穗芳从那个时候起,辨弃了房产生意,开始潜心研究祖父和他的思想,那一年她45岁。

1996年孙穗芳撰写的《我的祖父孙中山》出版;2001年和2003年,她的《我的祖父孙中山先生纪念集》两次在南京出版。迄今孙穗芳回中国已经一百多次了。

孙穗芳说她没见过祖父孙中山,但和祖父却是精神相通,他的精神一直都在激励着她。周围人对他的敬仰之情深深影响着,而且家人都说长得特别像祖父,这让她感到自豪。

从9岁开始,孙穗芳就留心收集祖父的照片和墨宝,后来她开始思考研究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而这一研究就是40多年从无间断,并先后整理撰写了多部回忆孙中山的文章和纪念集册,收录了很多反映孙中山先生革命历程的珍贵图片资料,对于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孙穗芳更是有着最深刻的理解。

孙穗芳说,在南京的时候就曾梦到祖父孙中山,他在梦中告诉孙穗芳,要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这已经成了她的一项人生使命。孙穗芳现在海内外担任多个名誉职务,按理说,年近古稀的她完全可以静养天年,但是冥冥中这股力量支撑着她走遍全世界去继续弘扬祖父的精神。20多年来,孙穗芳在中国、北美、北欧以及东南亚等地讲演800多场,几乎把祖父当年走过的地方都走了一遍。

至诚如神

孙中山先生给我们的形象是一个高大的伟人,那么生活中的他是个什么样子呢。孙穗芳介绍,祖父孙中山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他的生活很艰辛,为了救国,他经常是吃不饱睡不好,颠沛流离。这些年我寻访祖父足迹的讲演经历,让我亲身体会到他的这种艰辛。祖父“至诚如神”这句话对她影响非常大,她将把弘扬祖父精神的事业坚持到底。孙中山先生毕生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国人怀念他、学习他,我身为孙家的子孙,更应继承他的遗志,竭尽全力,为振兴中华民族和祖国统一大业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孙中山是中国人骄傲,从小人家讲我很像他,可能脾气性格也像,我很心直口快。从前人家讲我祖父喜欢仗义执言,fightingforjustice。她操一口略略卷舌的北方腔,字正腔圆,朗声说,实际上他的三民主义就是打抱不平的主义,民族主义思想为民族打抱不平;民权主义为受压迫的打抱不平;民生主义为小市民打抱不平。

她走遍世界各地,看到许多幸与不幸,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对大陆来讲,中国国民党的连战主席、亲民党的宋楚瑜主席受邀到大陆访问,两岸的距离拉近了,用孙中山的思想、祖父的精神作为两岸的桥梁,这非用他不可,因为孙中山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国人的骄傲。他的思想、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凝聚。

中国有了和平,即世界也有和平,首先影响东南亚。她信心满满地,中国保卫世界和平,保护弱小的民族,用我祖父的助弱扶贫思想。孙中山一生为国为民无私奉献,强烈的爱国精神,隔代传到了孙穗芳的思想上,她在中国设立以孙中山为名的医院、发起建设中山小学、孙中山思想研究所等,为中国的发展付出一分力。

找寻祖父的足迹

2003年9月12日,秋高气爽,日丽风清。广州市天河区珠村的潘文治将军故居小院子内,一株株茁壮的海棠擎出一咕嘟一咕嘟红玛瑙般的海棠花,迎接远渡重洋而来的孙穗芳博士一行。孙穗芳携子返穗,一路找寻祖父孙中山的足迹。

这次,她来到当年救过爷爷的海军将领潘文治家,与潘将军的后代共继始于祖父一代的真挚友情。 珠村的父老乡亲们闻讯,都纷纷过来,讲述当年孙穗芳的姨婆宋美龄与蒋介石(此时的蒋介石与陈洁如仍有一纸婚约,但脚踩两船,又移情别恋宋美龄),以及廖仲恺、许崇智、鲍罗廷等人常从黄埔军校来珠村做客并留宿的桩桩趣事。

老人们指着墙角一张宽大的长条木凳告诉客人: 别看这条长凳粗糙,它可是用百年荔枝木特制的打饼台。每次宋美龄一来,珠村人就在这上面做粉諽和炒米饼招待他们。孙穗芳对珠村人讲的这些往事听来津津有味,她从来都十分尊敬美龄姨婆,对有关姨婆的一切都很感兴趣。连忙和独生子及潘将军的后人们在姨婆睡过的木床和做过炒米饼的长凳上照相留念。 就这样,珠村潘文治将军故居的长凳旁,又增添了孙穗芳博士笑吟吟的巨幅照片,寄托着她对前辈的思念。

孙中山先生的孙女、著名慈善家、教育家孙穗芳博士到广东私立华联学院,为学院新生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并勉励学生要做造福社会的新世纪人才。孙穗芳广东之行是应广东省政府邀请,参加大元帅府揭幕。私立华联学院聘请孙穗芳博士为该学院的荣誉教授,孙穗芳为学院题词“博爱”,并向学院捐赠了图书。

孙氏网(sunshi178)

关注公众号,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推荐微信群聊:孙氏宗亲交流群、孙氏寻根问祖群。

加群方式:添加编辑微信(maotaijiujiu),发送“加群”,第一时间邀请您入群。

孙穗华孙穗芳(孙氏名贤孙穗芳)(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