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1)

徐森玉

他被誉为“中华国宝守护神”,一生呕心沥血救下百万件文物,周总理称赞他为“国宝”,他对海关出口文物的鉴定把关甚严,常说:“国家把文物是否可以出口的‘钥匙’交给我们,我们一定要把好鉴定这个关口。”可是,这样一位忠心为国的人,在晚年却被打为叛徒饱受折磨,逝世8年后才得昭雪。

他就是中国著名文物鉴定家、金石学家、版本学家、目录学家、文献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院长、上海博物馆馆长、全国第二中心图书馆馆长等职的——徐森玉。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2)

年轻时的徐森玉

大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浙江义乌一姓徐的仕宦之家出生了一个男婴,父母喜得麟儿,于是给他起名为鸿宝,字森玉,寓意为像美玉一样洁白无瑕。徐森玉果然不是一般的孩童,他聪明伶俐、悟性过人,8岁时便能吟诗作对,9岁时能写千言文章,时人皆赞其为“神童”。15岁时,家人将徐森玉送到白鹿洞书院读书,师从当时的知名大家学习儒家经典。20岁时,徐森玉高中举人。

1900年有科学救国思想,弃科举而考入山西大学堂,读化学。1902年以每年所得奖学金之部分,供弟鹿君入山西大学堂读书。撰写《定性分析》一书,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3)

徐森玉和夫人王氏及长子徐伯郊合影

190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堂化学系。时山西大学堂监督(校长)宝熙(字瑞臣,清皇族)甚赏其才华,经常接其进府谈古论今。徐森玉以后成为一代著名古文物鉴定大师以及金石学、版本目录学专家,与宝熙有关。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4)

西北考察团,中为贝格曼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王朝灭亡,徐森玉先后担任了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京师图书馆主任等职,与鲁迅、郑振铎、钱玄同等人相识。不久后,徐森玉又担任了故宫博物院的古物馆馆长。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瑞典探险家制定了探险西北的考察计划。瑞典人名为考察西北,实则包藏祸心,只为掠夺中国西北的宝物。

在这方面,曾有过惨痛的教训。数十年前,匈牙利人斯坦因闯进敦煌,盗走了数万卷经卷和壁画。1902年,日本人大谷光瑞先后三次从敦煌盗走了7000多卷吐鲁番文书和20多车壁画、佛像等珍贵文物。

瑞典人再次提出要考察西北,徐森玉、马衡(故宫博物院院长)等人极力反对,不准瑞典人涉足西北。最后经过双方谈判妥协之后,制定了中匈双方组建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的计划。按照计划规定:此次考察经费由瑞典出,发掘出土的文物属于中国,瑞典方面仅有研究、发表相关报告的权利。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5)

西北考察团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春天,考察团从北京出发,整个考察历时三年有余。1930年春,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在内蒙古居延海附近发现了西汉时期的竹木简书,这些竹木简共有14000多件,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居延汉简”。目睹这些两千多年前的无价之宝,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起了贪心,他要求将所有汉简运到瑞典研究,不准中国人动分毫。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6)

1927年,西北科学考察团中国团员在包头第一次出发工作。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7)

瑞典学者弗克·贝格曼

时刻关注考察行动的徐森玉对瑞典人早有防备之心,他极力反对瑞典人将居延汉简运到瑞典,并且撂下狠话,谁敢动一枚汉简,他就休想从中国全身而退。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8)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9)

居延汉简发现时的照片资料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10)

西北考察团申请辅助经费的文件

最后,徐森玉联合众人出钱出力转运汉简,这才保住了这14000多件珍贵的汉简。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11)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寇对故宫珍藏的上百万件国宝虎视眈眈,垂涎欲滴。在此大背景下,徐森玉等人极力主张在北平还没沦陷前赶紧将文物南迁避难,但当时大多数都持反对意见,就连大文豪鲁迅也反对文物南迁。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12)

当年转运故宫宝物的箱子

徐森玉不畏艰难,奔走呼号,联合起了蔡元培等人与反对派进行针锋相对的论战,最终击败反对派,促成了宝物南迁的壮举。在长达三四年的宝物南迁过程中,徐森玉呕心沥血、夙兴夜寐,奔走在西迁路上,春入蜀、夏入陕、秋入黔、冬入滇,一年四季都在为国宝寻找隐蔽之地。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13)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14)

故宫文物南迁途中

文物西迁开始。12月8日起,故宫及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国子监等处存沪文物分五批经由京沪、沪杭甬路局所备迁运专车转迁南京,至17日迁竣。而日后文物的三路继续西迁,其出发点,便都在这次迁徙的目的地南京。森玉先生为了协助院长马衡主持故宫文物西迁,春入蜀,夏入陕,秋入黔,冬入滇,不仅需要全面把握文物西运,且曾亲自带队运送一批文物入川。其间艰辛备至,历尽险阻,终于将这些文物安全运达目的地。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15)

1938年冬天,在昆明白龙潭徐森玉乘坐的马车坠落山崖下,徐森玉腿骨折断,住院长达5个月之久

然而,就在文物安全运抵西南之际,森玉先生自己却因四处探访文物储存地点,在1938年冬天于昆明白龙潭不慎车覆骨折,不得不居昆明治疗长达五个月之久。次年初的1月18日,西迁南路存贵阳文物起运,至23日抵达安顺读书山华严洞。森玉先生又以身作则,于2月下旬亲身前往读书山,守护文物,居陋室而弦歌不辍,直至因公他去。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16)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17)

徐森玉《木简问题》说明材料复印件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18)

徐森玉与部分护宝人员合影

终于,徐森玉的积极奔走没有白费。在北平沦陷前夕,徐森玉终于将故宫百万件国宝文物全部南迁,徐森玉还转运了京师图书馆20000多册汉唐时期的珍贵书籍与经书。“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徐森玉与郑振铎等人联合,又转移出了10余万件珍贵古籍善本。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19)

《赵城金藏》

1942年夏,日军发现了山西赵城县的玄奘传世真经——《赵城金藏》,日本政府派“东方文化考察团”来到赵城,即扬言要赴广胜寺,登上飞虹塔游览。其目的就是借机掠取为力空法师砌藏于塔中的《赵城金藏》,鬼子闯入藏宝的广胜寺抢夺真经。徐森玉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害怕这部稀世珍宝落入侵略者之手。但他个人又无能为力进行抢救,便向挚友郑振铎求助。郑振铎向中共地下党转达,消息很快传到八路军总部,最终八路军将《赵城金藏》夺下,这4800卷《赵城金藏》才得以躲过日寇的掠夺,最后成为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20)

《赵城金藏》局部

1947年6月,抗战时期转移到西南的百万件国宝悉数转到南京。协调会上,南京方面决定让徐森玉将所有国宝转移到台湾,并将徐家全数迁到台北。徐森玉愤然离席,与故宫博物院脱离关系,举家隐居上海不愿同赴台北。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21)

王献之《中秋帖》

上海解放后,徐森玉担任了上海文管会的负责人,为国家收集、整理了难以计数的古玩珍宝。晋王献之《鸭头丸帖》、唐怀素《苦笋帖》、宋司马光《手迹》、宋苏轼《文同合卷》、宋拓孤本《凤墅帖》、《郁孤台帖》和明天启刻《萝轩变古笺谱》等,均为稀世珍品。此外,他还在上海的银行保险柜中,发现了太平天国的重要文物"天王玉玺"两方,后调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22)

唐怀素《苦笋帖》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23)

王珣《伯远帖》

1951年11月中旬,受到国家文化部委托,70岁的徐森玉南下广州,以48万港币为国家购回了“三希堂”珍品中的两件: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真迹。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24)

1962年,当时的文化部为徐森玉颁发嘉奖令,以表彰他对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徐森玉,并握着他的手深情地称呼他为“国宝”。徐森玉一生为国拯救下百万件国宝,时人誉其为“国宝守护神”。

故宫最珍贵的一件文物(他救下故宫百万件国宝)(25)

晚年徐森玉

“文革”伊始,徐森玉便被打入“十大反动学术权威”之列,备受抄家、批斗之辱。在被打上了叛徒的标签后,81岁高龄的徐森玉饱受10年风波磨难,最终于1971年去世,享年91岁。虽然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但徐森玉并没有埋怨,临终前还交待子女在他去世后将珍藏的宝物献给国家。

1979年2月16日,上海市为徐森玉举行骨灰安放仪式,郑重地平反昭雪,为他恢复名誉。1985年,其子女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生前的一万馀册藏书全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