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二维码:阅读大学生的第四餐(1)

“前几届厦门文博会期间,邬书林常到三明展位参观指导。这次他要来三明参加华夏阅读论坛,并将作《朱熹阅读观与全民阅读》的主旨演讲。”5月2日,2017华夏阅读论坛暨全民阅读“三位一体”推广方略研讨会承办单位三明学院图书馆馆长马腾向记者介绍。

据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会长、当代出版界的重量级人物邬书林,全国阅读界的“北王南徐”(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王余光,南京大学教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和来自21个省市的240位图书馆界学者专家,将走进三明学院这座学生们乐把阅读当作一日“第四餐”的校园。

阅读推广几抹亮色

读人、读物、读事,明德、明理、明志,这是三明学院“书香校园”创新创特的初心。如何让书写在书籍里的文字与各类文化资源“活”起来?如何让创客学生在图书馆“动”起来?如何让阅读空间“绿”起来?表演阅读、展览阅读与创客空间以及绿色行动,已成为三明学院图书馆推动“书香校园”创新创特的三大抓手。

让书写在书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三明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源流可追溯到清代福州四大书院之一致用书院藏书。为此,三明学院为传承“学以致用”百年办学理念,开设了“致用讲坛”,广邀国内外学者贤达登坛讲学,每月举办两期,搭建思想交汇、学术争鸣、助力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学术交流平台。

这些天,三明学院国际学院的张飞超和王建,正忙着和同学们一起排练小型话剧《茶花女》,这是他们参与表演阅读的成果之一。因为排练这场小话剧,张飞超和王建一遍遍地读《茶花女》原著,参与表演排练的其他10多位同学也不例外。在学生中,表演阅读越来越受欢迎。国际学院的师生排演中英文版的莎士比亚经典剧目《威尼斯商人》和《哈姆雷特》,掀起了一股阅读莎士比亚名著的热潮。三明学院表演阅读以“重读历史、再现经典”为宗旨,被赋予了“舞动的文字、如戏的篇章”的生动形式。

三明学院图书馆有关负责人说:“我们推动表演阅读,就是用广义的展览、表演艺术及创客设计手段来丰富阅读推广的形式,提升大学生阅读素质与能力,提升学以致用能力。”

让创客空间与展览空间“动”起来。2014年以来,三明学院图书馆举办专题图书与文化资源等各类展览达200多场次,组织学生表演名著活动近10场次,为创客学生设立的创意空间举办了各类设计赛事、毕业设计和作品成果展活动达上百场次。

创客空间是图书馆为怀抱青春梦想的学子们创造的一个展示平台。它的宗旨是以作品展览、项目分享的方式,呈现同学们在专业领域上的实践和创造。此外,图书馆还就同学们的创意配套推出相关书展。如配合艺术设计学院鞋服设计作品展,推出了服装设计图书展;配合福建省第九届建筑结构设计大赛,推出了建筑结构设计专题图书展等……一位土木工程系大二学生说:“当时我在专题图书展上,借到一本新出版的结构设计专业书,同宿舍的人见了,都轮着借阅。”

图书馆的展览空间每月都会更换不同主题的展览,而常年展出的古籍书影展与百年办学源流照片展,是作为新生入馆教育的活动之一。通过展览的形式,生动地为三明学院学子回溯了百年办学源流,既传承了学以致用的文化,也让学子追本溯源,寻求归属。同时也向社会展出,既传播了优秀的中华历史文化,也扩大了三明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让阅读空间“绿”起来。三明学院图书馆迎合学校绿色教育理念,大力倡导绿色阅读行为。营造绿色阅读环境也成为三明学院图书馆推动“书香校园”创新创特的一大亮色。三明学院图书馆把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核心内容之一,自中美绿色教育产教融合国际论坛在三明学院成功举办以来,图书馆提出“绿色资源、绿色阅读、绿色空间”的绿色图书馆行动计划,其中馆藏文献资源“P E”模式、古籍修复与数字化保护、“每天阅读专业经典一小时”阅读分享活动、绿色阅读环保行动、营造温馨绿色环境等打造绿色图书馆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推动阅读厚植校园

打开校门,与社会互动,让全民阅读推广彰显魅力。三明学院图书馆与市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就馆际互借、科技查新、流通服务等方面,进行三馆联合咨询活动。其中,设专门科技查新工作站,为全市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在申报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中进行科技查新,仅2016年就为164个国内外课题提供查新服务。三明学院图书馆也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全民阅读先进单位。

近两年来,外来的“闽派诗会”,又为大学校园的全民阅读增光添色,通过诵、歌、舞、书、琴等方式,拓展了阅读领域。每一学年上下学期有两个与阅读相关的主题活动,大学生们都不会错过。其中下半年以朱熹诞辰日作为活动时间的阅读节,学生们更是趋之若鹜。在三明学院,大学生们将自己喜爱的图书和老师推荐的图书,以走秀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显得趣味盎然。还有小型的脱口秀,现场评论图书及影视作品,也颇具特色。

中国大学生在线是中国大学生门户网站之一,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从2010年起,三明学院的学生就在这一网站开辟“历史上的今天与书籍”“走过四季的图书”“时光机的秘密”等读书频道,累计已推送书评近800篇,向全国大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近800部,产生了积极影响。桑郁琦是文化传播学院2015届中文毕业生,读书频道学生编辑部首届负责人,现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班。

桑郁琦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记得4年前在老师指导下,参与了读书频道的编辑工作。如今在上海学习和生活时常记起这段有意义的经历,这一频道从最初设置的一个栏目,到今天的‘走过四季的图书’等系列丰富栏目,让人感受很深。当时自己并没有太多经验,但每天看到自己所编辑的稿件被发布到网上,为全校乃至全国的大学生们带去很多优秀的文章和感悟,供他们阅读和交流,收获很多。”

阅读离生活更近了。三明学院在阅读推广中,把阅读元素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到生活细节。“我阅读、我坚持”晒读打卡行动,鼓励各专业的学生每天至少阅读30至60分钟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经典书籍,拍下阅读的镜头发送到自己的朋友圈,并截图至“专业经典阅读1小时阅读群”,每日发感想互相交流,评选出“阅读之星”。仅去年10月至今年4月,共分享推送单本书籍170本。而风靡校园的诗词大会,更让阅读成为今年夏天的校园热潮。

一些传统的读书社团,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红帆”文学社,是三明学院老牌的文学社团,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如今,一个延传下来的“茶话会”,仍然受到社员喜爱。以茶叙谈,以茶会读。现任文学社社长唐丽荣说:“阅读推广,让大家有了阅读的方向,不仅有输入,还有输出,那就是阅读之后的感悟与表达。”

(三明日报记者 苏诗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