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典音乐,笔耕原创评论

喜欢音乐的你,加个关注吧

华语乐坛由台湾、内地及香港歌坛三足鼎立形成掎角之势,由外围东南亚的华语圈作为补充,从早期的藩镇割据,到中期的互通有无,再到当下的紧密联系,越来越趋于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态。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1)

前文中,我们探讨了港台歌坛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阅读

台湾乐坛发展史——天王盛行、教父辈出的华语乐章

香港乐坛发展史——昔日万丈光芒,仅剩一块遮羞布

内地作为整个中华文明最具得天独厚条件的承袭者,也是近代华语流行音乐的策源地,但我们并没有很好的传承,兜兜转转近百年,只有上海滩时代才是华语歌坛的主阵地。

华语流行曲的诞生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2)

近半个世纪的华语音乐蒙昧期,所记载的却是灿烂辉煌的民族艺术精华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各种戏曲、民族器乐、民歌、流行歌曲、电影音乐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灾难深重的土地上播种下日后开花结果的种芽,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此后,流行音乐的主战场转移至港台,直至改革开放,内地的流行乐坛重新起步。

内地流行音乐的开山之作

1979年,在那个改革开放都还没有全面迈开步伐的年代,李谷一破天荒的采用“轻声唱法”演唱《乡恋》,不仅运用架子鼓、电吉他等西方乐器。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3)

而且从歌曲的温情度、歌词的人性化、以及演唱的甜美上来讲,对于以往的歌曲演唱形式不啻于一场颠覆,《乡恋》问世之后,虽然备受听众喜爱,但被斥为“黄色歌曲”,列为禁歌。

此间,已有华人天后邓丽君的歌曲冲破藩篱,漂洋过海进入内地,同样被抨击成“靡靡之音”。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4)

1983年内地首届春晚开播,《乡恋》一曲受到观众狂轰滥炸式的电话点播,再度搬上台面,大陆流行歌坛也始肇于此,所以这首歌被称为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

春晚对内地歌坛的推动

1983年提出清除文化领域的精神污染,文艺界迅速做出响应,以中央电视台为支撑,承办起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向全国人民汇报改革开放以来,文艺界取得的丰硕成果,春晚由此诞生。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5)

春晚的历史沿革至今已有30余年,已然成为根植于国人心中的一桌娱乐盛宴,虽然近年来口碑式微,但春晚对于早期的内地歌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除了李谷一被解禁的《乡恋》外,她演唱的《绒花》、以及郑绪岚演唱的《牧羊曲》,都出现在83年首届春晚,同样被视为内地流行歌坛的肇始之作。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6)

此后,张明敏、张德兰、叶丽仪、费翔这些港台歌星登陆春晚,不仅把港台乐坛的新鲜空气吹向内地,促进两岸沟通的同时,使得内地歌坛的风貌迅速焕然一新。毛阿敏、韦唯等人也是在春晚上确立了乐坛天后的位置。

广东歌坛的崛起

80年代,站在改革开放最前哨的广东,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成了内地流行歌坛的排头兵。音乐茶座的兴起催生出第一批模仿翻唱港台的歌手,随后诞生的“太平洋”、“新时代”、“白天鹅”、“中唱广州”,成为广东歌坛唱片界的四大天王。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7)

80年代中期,广州开始学习港台举办唱歌比赛,起初只是为了招徕优秀歌手,随后加入创作环节,选歌手与选创作人同时进行,为广东歌坛原创音乐的崛起提供保障。

专业歌手的发掘与唱片公司的林立,意味着广东歌坛开始完成原始积累,并且逐步建立乐坛秩序。恰逢其时,程琳《信天游》的出现,让整个歌坛都刮起一股西北风,这股起源于广东的风潮,同时还带动了内地原创流行音乐的春天。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8)

90年代,广东歌坛最鼎盛时,汇聚了金童玉女的毛宁、杨钰莹,李春波、林依轮、陈明、火风、金学峰、光头李进、林萍、甘萍等人,群雄并峙烜赫一时。

中国摇滚与崔健

1986年,一场在北京工体举行的“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名不见经传的崔健穿着一件旧上衣,两个裤脚一高一低的出现在工人体育馆的舞台上,台下的观众还在纳闷这一身农民装的哥们哪儿来的。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9)

就在这场演出中,崔健首次公开演唱《一无所有》,观众们在深深的震撼中爆发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当时的观众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见证了中国第一位摇滚歌星的诞生。

崔健凭借《一无所有》宣告中国摇滚音乐的诞生之后,他在1987年以摇滚方式翻唱《南泥湾》被禁,随后被所在工作单位北京交响乐团开除,不过没关系,属于他的时代已经来临。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10)

年轻人纷纷模仿崔健,拿起吉他用音乐宣泄无处释放的青春,直接催生出内地摇滚乐的第一次春天。此后的90年代,魔岩三杰和唐朝乐队以“摇滚中国乐势力”之名,远征香港红馆,中国摇滚达到高潮。

校园歌曲促成内地歌坛重心的迁移

校园民谣的概念,始于70年代的台湾,在海峡彼岸被称为“民歌运动”。这股风潮吹到刚刚经历“西北风”洗礼的内地,清新的校园歌曲开始备受欢迎。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11)

1994年,大地唱片推出的合辑《校园民谣1》,拉开了内地校园民谣时代的序幕。大地唱片公司源自香港,由音乐人刘卓辉创办,他引以为傲的曾给Beyond乐队写过《大地》,所以唱片公司仍用“大地”之名。

90年代香港乐坛受到台湾冲击,香港人意识到国语歌曲的重要性,并且开始拓展国语歌市场,大地唱片则是第一批北上“淘金”的先行者。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12)

高晓松、老狼、叶蓓、沈庆这班校园民谣的风云人物,和他们缔造出来的经典《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青春无悔》,在那个年月火到让人无处躲藏。

校园民谣的风行,再加上虎踞龙盘的摇滚势力,使得内地乐坛的主阵地从广东过渡到北京。各大唱片公司纷纷在北京设立据点,招兵买马,岭南歌坛逐渐褪去光环,北京确立了内地流行乐坛大本营的地位。

新世纪之后的三大现象:网络歌曲、选秀歌手、鲜肉经济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13)

跨过千禧年之后,港台捧出的新生代偶像歌手们纷纷抢滩登陆内地市场,反观内地乐坛在这一时期的成绩整体差强人意,盗版泛滥、互联网冲击、加之资本寒冬,内地流行音乐举步维艰。

唱片工业没落,乐坛形势肃杀的大背景下,以互联网和手机彩铃为支撑,以广东歌坛为大本营的网络歌曲异军突起,在新世纪之初俨然成了支撑内地歌坛的门面。

尝到甜头的岭南歌坛,积极学习娃哈哈“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准备大举开辟“农民歌”的蓝海市场,但受到整个唱片市场的一致抵制,随后整顿娱乐产业、净化网络空间,内地歌坛及时避免了滑向更加恶俗的深渊。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14)

内地流行乐坛在混战中迈入快餐时代,选秀节目凭借电视公关强大的媒介舆论引导,选秀歌手俨然占据了当下乐坛的半壁江山,前有“湖南帮”超女快男和“上海帮”我型我秀的火爆,后有《我是歌手》与《中国好声音》对垒。

华而不实的“鲜肉经济”也给当下歌坛起到副作用,流行音乐的艺术担当,散落到了摇滚、民谣这些小众非主流的细分领域中,出于对主流乐坛的失望,许多音乐爱好者一头扎进摇滚和民谣的怀抱,寻找精神原乡。

草根歌手新上海滩(上海滩建立基业)(15)

编后语:近期分别梳理了台湾、香港、内地的歌坛脉络,至此告一段落。近日看到网络上流传着一份三代人共听一份歌单的大数据榜,“三代人同听一个歌单”,呜呼哀哉!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华语乐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