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3没看懂的细节(唐人街探案3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差)(1)

最近为了看唐人街探案三,得空又在电脑上看了几遍前两部,今天上午在万达影城看完三部。记一点感想,聊以备忘。

首先,电脑上看的感觉和在影院看其实也没觉得有太大不同,可能电脑上看的感觉还好一点。一些中近景镜头,电脑上看比影院感觉好一点,一些大远景镜头可能影院要好一些。清晰度我感觉电脑要比影院高。

第一部:一盘味道不错的港式什锦蛋炒饭

第二部:一份配老北京炸酱面的美式牛排,送一份泡菜

第三部:一碗荞麦面

电影是最昂贵的艺术形式,由于要花很多钱来拍电影,所以拍电影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要能有好的票房,至今没有一个电影人敢说自己能拍一部保证票房的电影。那些说过这话的人都被现实打过脸,接着被老板打脸。

电影之所以这样,是和观众的喜好和行为难以琢磨有关,那是和人性的复杂性有关的命题,只有上帝知道答案。

所以拍电影这件事,一开始就要小心一点,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心。

当然,不可否认,有一种天才选手,天赋有极度的艺术敏锐和创造力,像那些电影大师就是,茂瑙、卓别林、希区柯克、波兰斯基等等,这个可遇不可求,并且我们也没有这样的人。

那我们就要像唐人街探案的主创陈导演那样,做一个拿来主义者。

办法就是向那些曾经打动过我们观众的电影前辈学习和借鉴。这就是我想说的。

陈导和编剧肯定是没少看片。整个唐人街探案就是一部用各种老电影做材料,由陈大厨掌勺,炒出的一盘港式什锦蛋炒饭。

当然,味道还是不错的。

下面罗列一些基于本人看片感觉,发现的借鉴影片,这个可能对也可能不对,不做争辩。

《绝地战警》美国:唐仁和秦风的人物性格设计,还有头两部里警察局长的人设。

《功夫》香港:唐仁偷看阿香洗澡,及后面和街坊打招呼,活生生一个包租公附体。

《座头市》日本北野武版:结尾后所有人一起跳舞的设计,不过北野武可能也是抄欧洲某个导演的。

《两杆大烟枪》英国:秦风夜场迷醉的镜头设计。

《成龙电影》:当然不是老年成龙拍的那些烂片,80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成龙巅峰期拍的那些时装警匪片,曼谷街头追逐和大闹警局颇有当年成龙电影的风采。

《c 侦探》香港:我感觉这个故事的最初灵感都是从这部电影学来的。

《鬼吹灯》等盗墓题材的小说:这个是加在唐仁身上的,风水呀算命什么的。导演够聪明,为以后的系列作品做铺垫。这个算不算盗版,应该不算吧,反正没有听说有人告。

《无间道》香港:片头那一句古文,无间道是一句佛经。这个有点牵强了。提到哲学高度得有那个水平。

《港片里的赌片》香港:唐仁和街坊打麻将那段。

《港片里的黑社会题材》香港:这个三部里都有,第一部里的那个老大比较出彩。

《曾志伟或张卫健在八九十年代里塑造的好色小混混形象》香港:这个加在唐仁的身上,三部都没变这个人设。

《港片里的警匪片》香港:小沈阳演的那几个劫匪(大圈帮)

《七宗罪》美国:按七天时间做叙事结构,日记体

《七品芝麻官》香港周星驰:第一部里阿香楼上躲柜子的段落,第二部开头审狗那一段和几拨人到停尸房里那段。仿的是周星驰在妓院做龟公,躲到床下那一段。不过唐探做了很大的创造和扩展。

《花与爱丽丝》日本:这个是摄影上的借鉴,就是那个中间清晰两边模糊的镜头。

第二部的借鉴

《美国派》美国低俗性喜剧

《亡命夺宝》美国:各路大神为了那五百万

《龙在天涯》李连杰:直接请来包租公元华了

《杀人记忆》韩国:就是最后肖央对着观众说话,这是电影手法的借鉴,当然韩国人也是活学活用的欧洲导演(特吕弗还是戈达尔记不得了)

唐人街探案3没看懂的细节(唐人街探案3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差)(2)

这是二部里的那个镜头

唐人街探案3没看懂的细节(唐人街探案3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差)(3)

这是《杀人记忆》里那个镜头,是之前得奥斯卡的哪位韩国导演的成名作。

迈克杰克逊:戏仿了一下,第三部里直接用了迈克杰克逊的歌,做主题建构,可见导演的个人爱好。

第三部的借鉴

《松本清张的电影(砂器)(人证)》三浦和长泽雅美演的真好,打个酱油都这么敬业,这钱没白花。

《燕尾蝶》日本,《新宿事件》都是讲东北日侨的。

《控方证人》美国比利怀尔德:法庭反转这一段

总的来说,三部唐探各有特点,我个人觉得第一部和第三部要好一些,二部要差一些。

第一部,导演小心翼翼地将各种类型元素加到电影段落里,来试探观众的喜好。

喜剧,这里有各种喜剧元素的借鉴,有80年代的福星系列里活宝好色小混混喜剧元素,这个主要是加在王宝强身上,并且三部不做调整。

《咖喱和辣椒》《阿飞与阿基》《绝地战警》等双人伙伴喜剧电影,这个是做唐仁和秦风之间互动笑料的参考。

还有美国低俗性喜剧《美国派》等的借鉴,这个国内有尺度限制,所以只是让王宝强去用脏脚踩秦风的脸。这个二部里改成在同性恋酒吧的遭遇和在街上裸奔。这个其实不太适合咱们国家,包括让秦风去扮演女人勾引老头。

第二部可能在美国拍,所以对美国低俗性喜剧借鉴过多,这个是二部我不喜欢的原因,国情不同嘛,不要误导青少年,他们已经够迷茫了。

一部里还请来了小沈阳,小沈阳本身自带喜剧元素。小沈阳演的不错,表演的还有些层次感,为一部的喜剧达成做了加法。

推理元素,这个我不是侦探迷,不敢多做分析。三部都是案中案的格局,并有很多侦探迷才知道的术语。三部里,将秦风推理思维视觉化的镜头都是照着做到燃效果来的。这是各部里的一个视觉上的固定看点。一部里做得最好,和故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二部里,数量多了,但我有些没看懂,乱点。三部好像弱化了,配合故事为主。

一部还加了一点现实主义的苦味,就是唐仁的身世。点到为止了。也是导演的野心,也是想让人物深刻一点,复杂一点。二三部就去掉了这个元素。但三部里最后把反转的故事压在了苦情戏上,还是很成功的。

唐人街探案3没看懂的细节(唐人街探案3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差)(4)

这像个老谋深算的反派吗?

二部还有一个缺点是,肖央演的人物吃劲太重,又要支撑起故事结构,又要搞笑,还有完成最后的反转,前边两个都还好,最后这个黑化反转,你让一嘴唐山话的肖央有点力不从心了。

唐人街探案3没看懂的细节(唐人街探案3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差)(5)

每部里的唐仁暗恋对象,以后可以叫做“唐仁女郎”了。

二部里的美女主角叫刘承羽,是个中意混血,这个角色选得蛮不错的,挺养眼。但后边穿着一身明显偏大的警服,实在有点浪费资源了。

现在看来有一些元素成了电影系列本身的固定看点了,案中案的推理,异国情调,街头的追逐,唐仁女郎,推理思维的视觉化特效等等。

还有电影的配乐很好,大大的帮助了电影的叙事,配乐这个人才不要换。

还有在配角上多多打磨,这是电影提升的一个捷径,也是容易出彩的地方。

唐人街探案3没看懂的细节(唐人街探案3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差)(6)

这个黑灯下的慢镜头横移,像在放烟火一样。

电影的摄影,一部里那个医院走廊的横移慢动作长镜头是个精彩时刻。很有想法。也有缺点。特别二部里,慢动作的滥用。摄影可以再换个好一点的。

三部里,有一个趋势是大道理越讲越多,这个要打住,用故事去让人感觉到,而不是直接去告诉他,说教越来越多那是江郎才尽的表现。

总之,我没有做第三部的剧透,以妨碍没看的人观看,只说一句:唐人街探案第三部,还是挺不错,值得去看看,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烂。

祝愿陈导和唐三团队接着拍出更好的电影来,故事很重要,角色选对人,结构不要散,观众更爱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