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位于江西省横峰县岑阳镇的岑港设施蔬菜大棚基地,农户赵文峰正在对无土栽培蔬菜进行管护。正月十五过后,中国石油援助建设的无花果产业基地、张氏种养合作社等产业项目现场,农户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绘就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

  产业兴县增信心

  “马上可以稻、油轮作了,今年咱们县搞水稻制种,你有什么想法?”江西销售公司驻横峰县杨家村第一书记黄勇问道。“嗯,想法有,可是我没搞过,担心白忙乎一场。”大学毕业后到杨家村支农的小符看着自己的油菜田摇了摇头。

  2022年,横峰县将水稻制种作为农村特色产业试行。江西销售公司定点帮扶横峰县,在化肥、柴油方面给制种户制定了优惠措施,同时邀请水稻制种农业专家提供技术支持。

  “横峰县重点企业兴安种业牵头进行水稻制种,在第一期制种时使用了300吨昆仑好客和中化农业联合推出的‘一面旗’复合肥。”黄勇说。从横峰县筹备水稻制种产业开始,江西销售公司就给予农企、农户最优的服务,保障全县3万亩水稻制种。

  10月底,小符的60亩水稻制种田开镰收割,在江西销售公司的支持和水稻制种专家的指导下,每亩产量提升了约25公斤。“我算了一下,减去农户的土地流转费、人工费等成本,还有几万元的收入,超出了我的预期。”小符一边扳着手指头计算一边笑着说,“好多农户跑来找我,明年要跟着我一起搞。”

  2018年,中国石油加大对横峰县农村产业发展的帮扶力度,投入引导资金100余万元,援助建设了150余亩无花果产业基地、张氏种养合作社等产业项目;引进种植销售企业,采取“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形式,带动当地60名农户就业;通过加油站的销售渠道,在线上线下向全国各地销售农产品,农产品年均营业收入达110余万元。

  2021年,中国石油提质升级了无花果产业基地与农民合作社,拓展种植了50余亩新品种——八月瓜,年营业收入近50万元。

  2022年,中国石油通过“化肥 金融 N”模式打造乡村综合服务站,为3万亩水稻制种的村民提供平价化肥、惠农柴油和金融贷款等惠民服务,惠农金额达100余万元,不仅解决了村民资金周转难题,还通过农产品帮销等措施增加了村民的收益。

中石油助力乡村振兴(乡村美了日子富了)(1)

中国石油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的石油百花公路,为姚家乡村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薛南 摄

  教育帮扶见真心

  2022年3月,在中国石油刚刚投运的横峰县港边石油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中国石油的挂职干部化身“石油老师”,正在带领同学们拍摄《少年》MV短片。

  “我喜欢新学校!可以坐在食堂吃热腾腾的饭,还可以住漂亮的宿舍。”港边石油中心小学学生蒋陆超说。

  蒋陆超所说的新学校,地处距横峰港边乡政府驻地一两公里的田畈村,现代气息浓厚。

  “老校址位于山坡上,学生上下学要上一个陡坡,存在安全隐患。学校也没有宿舍和食堂,夏天教室内就像蒸笼。”港边石油小学校长邓炳剑说。

  看到校舍老旧和学生的难处,2020年,江西销售公司与横峰县政府研究决定投入帮扶资金1150万元,在港边乡政府南侧新建一所小学——港边石油中心小学,占地面积31亩,拥有1栋综合楼、2栋教学楼、1栋食堂宿舍楼,配备足球场、篮球场,以及实验室、音乐教室等,是一所极具现代气息的花园式学校。

  中国石油真情助学,让“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在横峰县港边乡变为现实,不仅解决了孩子们上学难、吃饭难、住宿难、运动难等问题,而且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在2021至2022学年全县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中,港边石油小学荣获“横峰县先进学校”称号,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在援建学校的同时,中国石油还成立“旭航班”,奖励和资助横峰县的优秀学子。从2017年至今,中国石油为“旭航班”学生提供助学金170万元、奖学金40.5万元。

  2022年,考入一本的小付同学说:“是‘旭航班’的资助和‘石油老师’的关心,减轻了我经济上的压力,让我更专心地学习知识。”

  人文关怀和物资帮扶更加贴近学生的心。中国石油还为全县7700名学生提供书包和文教玩具大礼包;举办2021年“爱心包裹·绘彩童年”美术活动;设立“石油书屋”、石油水稻种植劳动实践基地、石油童心港湾……一场场活动、一件件物资、一声声感谢,都映照着中国石油履行对老区教育帮扶的庄严承诺。

  路桥基建心连心

  “很多人不愿意进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72岁的姚家乡琯山村村民张宗忠回忆说,“以前村民们最怕的就是雨天发病,即使叫了救护车也开不进来。”

  “别说车过不去,人过都很危险。”生活在黄藤桥边的丁秋旺回忆说,“自从中国石油出资将桥修缮加固后,交通便利了,村民们也有了把游客请进来的底气。”

  “要致富,先修路”是横峰县所有村民的共同愿望,中国石油将架桥修路当成大事来办。

  2018年,中国石油帮助琯山村修路,取名为“石油百花公路”,途经百家、琯山、兰子、东山等4个行政村,惠及1909户8318人,解决了制约当地发展的交通问题。74岁的菜农李大爷说:“我现在经常去城里卖菜,一年卖菜收入比以前增加了近5000元。”

  始建于宋代的黄藤桥,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桥。2019年,中国石油对黄藤桥进行修缮,既保留了黄藤桥的历史韵味,又为往来行人提供了安全保障。

  许家桥横跨横峰县母亲河岑港河,是姚家乡几万名老百姓通往县城的一条主干道。2021年11月,中国石油投资400万元用于新建许家桥,如今这座桥已成姚家乡的网红打卡点。

  一座桥可以改变一个村庄,一条路能够带动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得益于便利的交通,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村里度假,旅游开发项目也一个个在村里“开花结果”。

  十个春秋岁月,中国石油书写了一段帮扶横峰交通的历史,横峰公路建设硕果盈枝。中国石油宝石花在横峰结出了产业发展、百姓富裕之果,助力横峰获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

  同舟医疗筑同心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一旦孩子患上了重大疾病,对每个家庭都是巨大的打击。从2016年起,中国石油在横峰县开展“同舟工程”系列医疗帮扶活动,让不少家庭重拾了生活的希望。

  姚家乡兰子畲族村的小兰是兰子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里6口人,家庭负担全部压在小兰父亲一人身上。2019年3月,小兰突发重病,在南昌儿童医院治疗一年多,花费6万余元。2020年5月,小兰的病情再次发作,又转到上海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2021年2月,小兰父亲接到了中国石油“风雨同舟”项目的电话,并收到救助资金。“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一次性给了我们5万元救助金,让我们家重新看到了希望!”小兰父亲激动地说,并制作锦旗以表谢意。

  为了摸清横峰县大病儿童家庭的真实情况,中国石油挂职干部还联合相关单位深入乡村、学校、家庭,确保资金及时精准到户。

  2021年7月,中国石油在横峰县开展“同舟工程”远程医疗项目,通过对接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医疗救助,使得全县有就医需求的疑难杂症患者不出县城,就能享受北京协和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

  2022年10月,中国石油在横峰县实施“同舟工程·加油宝贝”项目,对全县3万余名14岁以下儿童进行投保,报销金额上限达10万元。

  6年来,中国石油“同舟工程”共计救助病人843人,投入医疗帮扶资金500余万元。除此之外,每逢春节、五四青年节、儿童节等重大节日,中国石油的慰问人员都会为患大病的青少年送去学习用品、慰问金、生活用品,鼓励他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

  受到“同舟工程”救助的病患家属说:“横峰虽然没有‘药神’,但是我们有风雨同舟、健康帮扶的中国石油。感谢中国石油为我们的孩子点亮希望之光!”

  消费支持聚民心

  “这批大米10万袋,一共250吨,还有一周就要交货了,咱们要抓紧时间生产。”在横峰县米厂里,中国石油挂职干部韩冠与厂长黄彪急切地交流着。

  这是2022年江西销售公司消费帮扶横峰县的第一笔百万元大单,也是中国石油在横峰县帮扶消费成果的一个缩影。

  2018年前,中国石油与县农业企业交流时,大多数企业以怀疑的目光看待消费帮扶。中国石油不断耐心地引导企业农户,通过昆仑好客天猫旗舰店网络销售、各类帮扶专场直播带货和集团客户的点对点对接销售,帮助横峰县农产品从滞销到畅销,使农业企业和农户们真正信任了石油人。

  中国石油的帮扶还紧盯初级农产品质量升级,引导农产品企业不能只盯着各大企业福利、企业帮扶任务,要真正做到改善提升自身产品向市场化、品质化转型。通过石油人与横峰人民的不懈努力,2022年横峰县“横有峰味”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被推荐为中国石油昆仑好客优选产品。

  每年,横峰县通过中国石油昆仑好客等渠道为县里的葛根、油茶、马家柚特色农产品打开了一片天地。看着一车车送往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农户们都为中国石油大大点赞!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石油一路相伴。在未来横峰的大地上,中国石油与横峰人民定将描绘出更加幸福绚烂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记者:郭勇

来源:中国石油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