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我们传统习俗中,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初六都是不同谷物和牲畜的生日,传说是女娲造世的时候先做出了这些动物,而后第七天才造出了人,汉代东方朔的《占书》中记载:“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而正值正月初七,在传统文化中这天就是我们大人类的生日。

人日节这一天注意什么 正月初七人日节(1)

古代对人日节很重视,民间要用彩纸剪人形的头饰佩戴在头上,名曰:“彩胜”,帝王们也要赐大臣们彩胜,并且大摆宴席并休沐一天,并且认为如果“人日节”这天前天气若十分晴朗,则预示着来年家人平安健康,人寿年丰,习俗中无不反映着劳动人民祈福纳祥,保佑平安和对“人”的尊重。

以上都是古代的人日节传统习俗,而到了现代则更是有趣一点,有美食,亦有需要做的事情,总结为“吃1样,忌2事,做3事”,尊重老传统,人寿年丰。

正月初七忌1事——忌训斥孩童

其实老传统正月里都要忌打骂,尤其是正月初七这天更要忌讳,民间认为这天是人的生日,对人做事都要讲究个“尊重”,打骂会带来不好的运势,所以孩子犯错要心平气和的委婉的沟通避免打骂。

人日节这一天注意什么 正月初七人日节(2)

正月初七吃2样

1.吃面条

其实到了正月初七,民间天南地北都有不一样的美食,比如南方人要吃7种蔬菜制作的“七宝羹”和“捞鱼生”,北方人要吃煎饼,但是我感觉都不如这个“面条”来的简单和应景。

人日节这一天注意什么 正月初七人日节(3)

面条有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的寓意,正值是正月初七“人日节”吃面条恰到好处,而且面条光滑而顺溜,有来年事业,家庭都顺顺利利的寓意,再加上面条容易做,味道好,在天南地北都行的通,所以我觉得“人日节”吃一碗面条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2.吃豆腐

北方民间有“逢七水磨小豆腐”的说法,也就是在初七,十七和二十七三天都要吃各种豆腐菜,喝豆腐做的粥,民间都传说这样可以治疗头痛的毛病,同时这豆腐也是个吉祥之物,吃了有“都富”和“都富”的好寓意。

人日节这一天注意什么 正月初七人日节(4)

正月初七做3事

1.称体重

初七是人日节,为了体现对人的重视,一般在农村有给小孩称体重的习俗,看一看有没有长胖或者变瘦,长肉的就说来年是个好劳力,变瘦的就说一年的饭都白吃了。

人日节这一天注意什么 正月初七人日节(5)

现在都是电子称了,人站上去就可以读出数值,以前都是用家中称猪的大杆称来称重,让小孩子双手拽住秤钩,双脚离地,父母则一边一个用大扁担抬着,那时候大人倒是一脸认真严肃,小孩子只是觉得好玩罢了。

2.登高踏青

从魏晋时期开始就有在正月初七“登高赋诗”和“踏青远游”的传统,一则是为了祈福纳祥,二则初七也正值初春时刻,踏青可以寻春,探春,尝春,可以洗涤疲惫的身心,净化心灵,也是对人的尊重和重视。

人日节这一天注意什么 正月初七人日节(6)

有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3.送火神

这个习俗我记得最清楚了,小时候在农村,到了初七就会用家中的农作物秸秆制成火把,点燃后小朋友拿着它们一直奔跑到村外,有驱除火灾,保佑一年中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寓意,不过这个习俗在我还没长大的时候就没有了,而且现在对防火很重视,大家不要以身犯险去玩火,了解一下就好。

人日节这一天注意什么 正月初七人日节(7)

——结语——

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到了这天记住小孩子调皮捣蛋不要动怒,记着做点面条和豆腐吃一吃,图个吉利,顺便给小朋友称个体重和身高,再带孩子出去游玩一下,这个美好的一天就过去了。

老传统中夹杂着很多迷信的思想,但是了解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关键是可以了解一下古人和先人们的生活,为自己将来做更好的打算。

我是阿胡,一个喜欢研究美食和制作美食的小食客,喜欢今天内容的可以关注我,明天还有更加精彩的内容等着你,感谢阅读,明天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