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阳夏侯陈豨反叛与韩信之死,三观不正终致祸

起初,高帝任命阳夏侯陈豨为相国,统领赵国、代国边境部队。陈豨拜访淮阴侯韩信并向他辞行。淮阴侯握着他的手,屏退左右随从,与他在庭院中散步,忽然仰天叹息道:“有几句话,能和你说吗?”陈豨说:“请将军指示,我一定听从。”韩信说:“你所处的地位,集中了天下精兵;而你,又是陛下信任的大臣。如果有人说你反叛,陛下肯定不信;然而再有人说,陛下就会起疑心;说第三次,陛下必定会愤怒地亲自率领大兵来攻打你。请让我为你做个内应,那么天下就可以谋取了。”陈豨平素知道韩信的能力,相信他,于是说:“遵奉你的指教!”

陈豨常常羡慕当年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养士的行为,及至他做相国驻守边境,告假回来时,经过赵国,跟随他的宾客乘坐的车有一千多辆,把邯郸城的官舍都住满了。赵相周昌见此情况请求入京进见高帝,详述陈豨门下宾客盛多,又专擅兵权在外数年,恐怕会有事变等等。高帝令人再审查陈豨宾客在代国时的种种不法之事,很多牵连到陈豨。陈豨听说后十分恐慌,韩王信趁机派王黄、曼丘臣等人来劝诱他反叛汉朝。

陈豨为何反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1)

太上皇驾崩时,高帝派人来召陈豨,陈豨称病不去;九月,他便公开反叛,自封为代王,率军劫掠赵国、代国。高帝领兵从东面进击,到达邯郸,高兴地说:“陈豨不占据邯郸而去扼守漳水,我知道他没多大能耐了!”

周昌奏报说:“常山郡二十五城,有二十城都失陷了,请处死郡守、郡尉。”高帝问:“郡守、郡尉反叛了吗?”周昌回答:“没有。”高帝说:“这是他们力量不足,没有罪。”

高帝又令周昌挑选赵国壮士中可充当将领的,周昌报告说有四个人,并让他们来进见。高帝谩骂道:“你们这群小子能当将军吗?”四人大为惭愧,都伏在地上;高帝却真的赏赐各人以一千户的封邑,任用为将领。左右随从劝阻说:“跟随您进兵蜀、汉,征讨楚王的功臣都没有全部封赏;今天封他们,凭的什么功劳?”高帝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了。陈豨造反,赵国、代国一带都被他占有。我用紧急军书征调天下军队,至今还没有到来的,现在估计能够调遣的只有邯郸城中这些士兵了,我为什么还要吝惜那四个千户封邑,不用来抚慰赵国子弟呢!”属下都点头说:“好主意。”

高帝又听说陈豨的部将很多过去都是商人,便说:“我知道如何对付他们了。”下令多用黄金去收买陈豨部将,果然有大部分来降。

陈豨为何反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2)

冬季,高帝在邯郸城。陈豨的部将侯敞率一万余人游动袭击,王黄率骑兵一千余人屯军曲逆,张春率一万余士卒渡过黄河进攻聊城;汉朝将军郭蒙与齐国将军迎击,大破陈豨军。太尉周勃取道太原去平定代地,兵抵马邑,久攻不下,攻下后便大行杀戮。赵利守东垣城,高帝亲自率军攻克,将地名改为真定。高帝又悬赏千金捉拿王黄、曼丘臣,结果其部下都将他们活捉送来,于是陈豨军队溃败。

淮阴侯韩信假称有病,不随从高帝去攻击陈豨,暗中却派人到陈豨那里,与他勾结谋划。韩信想在夜间与家臣用伪诏书赦免官府的有罪工匠及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太子。已经部署完毕,只等陈豨的消息。韩信有个门下舍人曾因得罪韩信,被囚禁起来,准备处死。春季,正月,舍人的弟弟上书举报事变,将韩信打算谋反的情况告诉吕后。吕后想把韩信召来,又担心他可能不服从,便与相国萧何商议,假装让人从高帝处来,说陈豨已经被擒,处死。列侯及群臣闻讯都到朝中祝贺。萧何又欺骗韩信说:“你虽然病了,也应当强挺着来道贺。”韩信来到朝廷,吕后便派武士将他捆绑起来,在长乐宫钟室里斩首。韩信在斩首之前,叹息说:“我真后悔没用蒯彻的计策,竟上了小人、妇人的当,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吕后随后下令将韩信三族都连坐杀死。

陈豨为何反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3)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就是人们都能有个好的开端,却不能有个好的结果,告诫我们做人要能够善始善终。韩信可以说是个反复无常、犹犹豫豫的人,做事不考虑长远,逼到一定程度才会去做一些事情。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有的事无远见,有的事却是孤注一掷、鱼死网破。无远见的表现就是在蒯彻劝他自立的时候未能及时自立,而在被剥夺兵权以后也没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常常唉声叹气,表现的郁郁不得志。孤注一掷的表现就是这次的与陈豨勾连的谋反,谋反的条件明显非常不成熟,陈豨迅速兵败,而他自己则被吕后和萧何设计杀死。

韩信被杀,刘邦的反应是喜而怜之。喜的是他谋反没成功,刘邦自己恐怕也早想杀掉他了,只是没有合适的理由。在当初陈地会盟中夺取韩信兵权后,刘邦并没有杀他,说明刘邦还是讲一点道理和基本规则的。怜是什么意思呢?更多的是一种可怜吧,也有少量可惜的意思。一世英明毁于一旦,根源于自己错误的策略,错误的策略来源于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虽然有将兵之才,却是个不明智之人,不是个明智之人,却又不甘心做个平常之人,所以就很容易做错事了。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德低才高,祸患深藏。

陈豨为何反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4)

反观陈平这个人,封地也不少,为什么就能稳稳当当呢?他的核心能力是分配利益,而利益这种东西直接关系的就是所谓的人性。陈平对利益这种东西有着深刻的认知,干多少钱的活就拿多少钱的报酬,以这个标准来自知知人,干不好还给人退回去,是个很讲究的人。建立的大功劳几乎全是拿钱贿赂敌人得来的,并且开始做的是监察众将这种特务性质的工作,与众将的关系就不会太好了,和众将关系不好自然就和皇帝关系好了,只能紧紧抱住皇帝大腿,不会去想着反叛,也没有那种能力和实力。所以陈平可以很稳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清楚的知道。

做人也是一样的,总要有个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有些事无可无不可,有些事打死也不能做,有些事即便做了就死该做也要去做。当然,前提是自己要有个经过深思熟虑的行为准则,这个准则与自己对这个世界、对人生、对价值的看法和想法有关,也就是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三观为什么重要,韩信、陈平就是两个相反的例子了。有人把三观一致认为是聊天聊得来,并把它作为择偶标准,可谓荒谬。

陈豨为何反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5)

最后,我们可以讨论一下,韩信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人的行为到底是什么促使它发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