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集芯8月22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8月21日接受28家机构单位调研,董事长、总经理黄洪伟,副总经理陈鑫等参与接待介绍,调研通过电话会议进行。

芯片龙头国民技术(读创公司调研快充芯片龙头英集芯)(1)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属于国家高新技术认证企业,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高品质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芯片研发和销售的IC设计公司。主营业务为为电源管理、快充协议芯片的研发和销售。

在本次调研中,英集芯强调,公司基于在移动电源、快充电源适配器等应用领域的优势地位,成为了消费电子市场主要的电源管理芯片和快充协议芯片供应商之一,目前已经入小米、OPPO、三星等知名品牌厂商供应链体系

英集芯表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增申请专利技术31件,共11件专利获得授权,获得授权的11件专利全部为发明专利。公司累计获得国内专利授权87件,其中发明专利57件,实用新型专利30件,软件著作权11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15件。

8月19日晚间,英集芯披露了登陆科创板以来首份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15.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8亿元,同比增长160.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9.13%。

2022年4月19日,被称为“快充芯片第一股”的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开盘价为24.23元,随后破发,最大跌幅为9.9%。英集芯披露的上市发行结果显示,该股遭弃购45.8725万股。

从此前业绩表现来看,英集芯营收利润均表现不错。2018-2021年,英集芯营业收入从2.17亿元增长至7.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31%;归母净利润从3767.31万元增长至1.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36%。其中,2021年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100.56%;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32.47%。

截至发稿日收盘,英集芯股价报25.73元/股,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2%,总市值108.1亿元。

芯片龙头国民技术(读创公司调研快充芯片龙头英集芯)(2)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1、问:请介绍公司2022上半年的经营情况?

答:公司的经营发展平稳有序进行,公司规模,研发投入持续上升,公司的各项市场开拓工作积极推进。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039.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31.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0.96%;归属于上市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失净利润9557.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13%。

2、问:请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主要业务?

答: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高品质数模混合芯片设计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快充协议芯片的研发和销售。自成立以来,持续推出高集成度、高可定制化程度、高性价比、低替代性的数模混合芯片。目前,公司基于在电源管理、快速充电等应用领域的优势地位,成为了消费电子市场主要的电源管理芯片和快充协议芯片供应商之一。公司未来将持续在智能音频处理、家用电器、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方向进行布局。

3、问:公司2022上半年研发投入情况如何?

答: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策略,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公司研发费用6261.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77%,占营业收入的15.26%。

4、问:请介绍一下公司的研发规划?

答:公司“以人才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将持续增长,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新设立上海孙公司,目前公司已在珠海、成都、上海、苏州等地设立研发部门,未来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在电源管理芯片、快充芯片和电池管理等领域持续进行产品升级和新技术开发,保持现有产品竞争力,同时将公司SoC集成技术应用于更多的产品线,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5、问:请介绍公司研发创新情况?

答: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在电源管理领域和快充协议领域不断深耕。2022年上半年新增申请专利技术31件,共11件专利获得授权,获得授权的11件专利全部为发明专利。公司累计获得国内专利授权87件,其中发明专利57件,实用新型专利30件,软件著作权11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15件。

6、问:请介绍公司的优势?

:主要是四大优势,构筑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是公司的研发优势,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研发经验的资深团队,夯实了公司人才基础,在电源管理领域形成了相对突出的技术优势,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公司产品的优势,公司持续推出高集成度、高可定制化程度、高性价比、低替代性的数模混合芯片。目前,公司基于在移动电源、快充电源适配器等应用领域的优势地位,成为了消费电子市场主要的电源管理芯片和快充协议芯片供应商之一;三是公司的区位优势,公司立足珠江三角洲,逐步辐射到长三角,与产业上下游联系紧密,具备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四是公司的客户优势,公司从成立至今,断拓展开发大客户群体,目前已经入小米、OPPO、三星等知名品牌厂商供应链体系,在电源管理市场获得了较高的品牌认知度,为公司在电源管理、快充领域建立了良好的用户基础。

来源:读创综合

审读:谭录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