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上善若水讲的什么道理(何谓上善若水)(1)

什么是“上善若水” ? 生活中, 总有那么一群人,温和,而又饱含力量...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意思是,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

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她承载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

【老子道德经】,获得精神上的大清凉

心头洞明,表面糊涂,抱朴守拙,是道家说的做人境界。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庄子的心斋、坐忘,都是提高心智的法子。

有人说,老子之道,启迪人类智慧的第一缕曙光。因为道家智慧,代表中国古代哲学高峰,它告诉我们做人该有的境界,为人处事该有的情商。

一、上善若水:善的最高境界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指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谦卑虚静,此即柔。柔,不仅是生命的特征,更是一种“强大”的 力量,至柔至坚。

二、上善若水:低头的力量

人性是固执的,做到低头也是困难的。

生活中,如果一味的昂着头生活,那就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傲气,会不被认可,或遭人排挤。

现实里,如果一味的低着头,那就会给人一种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的感觉,别人也会趁机欺负打压,久而久之,会让人们看不起,而作为另类处理。

适时的低头,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的胸怀,是忍的境界;适时的低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谋远虑。

若人在低谷、檐下时,在无力回天时,不妨低低头,也许,低头就有一丝光亮,低头就为自己开了另一扇窗,如果,生活中懂得适时的低头,生命里就会多一份韧性、一份张力和一份成熟...

老子上善若水讲的什么道理(何谓上善若水)(2)

三、上善若水:悦纳的力量

总有一些人:

他们不刻意追求外界的看法,更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他们的最高境界都是顺其自然。

干净。利落。洒脱。自如。让岁月在悠悠然然的钟声里消失,一切幻化成空气中的那份宁静、淡然。顺其自然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更高段位的“无为而治”。

当竭尽了自己全部的努力,对于结果已不再强求...

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用她的一生,将上善若水阐述的淋漓尽致。

杨丽萍出生在大理的一个白族人家,父母就离异,因为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还有3个弟弟妹妹,照顾他们的责任自然就落在了杨丽萍的肩上。

看杨丽萍的视频访问,会感觉到她的淡定柔韧,儿时的她把粗重的农活看做愉悦的创造,从中享受劳动的成就感,把走村串寨、居无定所的生活看做是美妙的生活体验,这种智慧不是可以皱着眉头想出来,或者从苦闷的人生中悟出来的。

老子上善若水讲的什么道理(何谓上善若水)(3)

杨丽萍说,母亲教会她顺应和悦纳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所以她可以在别人看起来艰苦的环境中很好地生存下来,而且活的愉悦满足。

就是这样,她“轻而易举”地做到了足够好。她对她的成绩来说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却被我们看做是传奇。杨丽萍自己不理解为什么别人要用“坎坷、勤奋、吃苦”这样的词来形容她的舞蹈生涯。

她说“什么东西都很眷顾我,结果总是很好。”因为顺应,因为感恩,因为自己的内心,一切都很好。

老子上善若水讲的什么道理(何谓上善若水)(4)

而我们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力量?为什么我们难以轻而易举做到足够好呢?为什么看起来我们遇到的困难总是特别多,特别大?这个问题要从我们内心 的观念中寻找。脆弱和好强是一个问题的两面,都反映了内心深处那个狭小的自我。不曾体验生命丰富的可能性。

而内心的力量是坚持自我的能力,也是顺应的能力,刚柔并济,顺其自然,游刃有余。因为能做到顺其自然,所以整个世界都是她的。看见一块大石头,就绕着走,只要能达到目的地就好。她懂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是客观存在的,就好比自然界有美丽的孔雀,也有毒蛇和狼,她都悦纳。

“顺应”和“悦纳”是对自己的珍惜,也是对世界如此存在的尊重。这个道理【老子道德经】中早就讲过了。

人生那么短暂,哪有时间去生气、发泄、道歉、勾心斗角,尽情去爱,去感恩,去感受生活...

老子上善若水讲的什么道理(何谓上善若水)(5)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经检索无法确定原创者,故未标明作者。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小编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