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看文物,比在博物馆展厅现场看到的还要清晰!”

“这个讲述鸦片战争故事的广播剧实在太精彩,孩子每天睡前都要听一段!”

“这堂网上禁毒公开课,内容真丰富,吸引了全市60万中小学生观看!”

……

这些评价,说的是“云端鸦片战争博物馆”。

近几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前去东莞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下称:鸦博馆)参观的观众较疫情前有所下降。为了打破社教活动传统馆舍天地壁垒,鸦博馆开拓创新,探索出一条“为民办实事”的新型服务路径。该馆立足自身特色资源,借力数字网络信息技术,打造永不落幕的“云端博物馆”。该馆先后推出了“云展览”“云导赏”“云课堂”“云剧场”等云端便民服务。这些举措让更多的人可以借助网络,走近“云端鸦博馆”,近距离观看林则徐销烟池、虎门炮台等古文物遗址,从文物中铭记历史,传承虎门销烟精神。

鸦博馆最新开放时间(扩容线上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1)

“云课堂”:让禁毒宣传走向全国

去年国际禁毒日前一天,一堂主题为“百年禁毒史”的专题网络公开课在东莞举行。公开课上,鸦博馆宣教员王敏琪、多名东莞市的小学生以及可以穿梭时空的记者朋友——粤虎一起,带领大家走进虎门销烟陈列展览的展厅、虎门销烟池等地,一起追溯历史的足迹,去重温那段根植在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记忆。

鸦博馆最新开放时间(扩容线上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2)

王敏琪告诉记者,这堂线上公开课主要由她面向广大市民,特别是面向在校学生进行在线直播讲授。她们通过图文、视频等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禁毒史,并传授了识毒、防毒的技巧,旨在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禁毒历史,认清毒品危害,自觉抵制毒品,共同构建全民禁毒的防线,共享美好生活。

东莞市教育局组织了全市各中小学校观看那堂生动的线上公开课,共有60万的在校学生参与学习,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的禁毒意识,提高了识毒、防毒、拒毒能力。

另据王敏琪介绍,类似这样的“云课堂”,鸦博馆已经推出很多期。去年,该馆还与广东省禁毒办联合推出禁毒教育系列微课堂,并在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青骄第二课堂推出,向全国青少年提供科学系统的毒品预防教育知识,目前播放量突破1100万人次,云端禁毒教育初见成效。

不仅如此,今年6月,该馆以虎门销烟183周年纪念日及“6.26”国际禁毒日为契机,通过该馆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推出了“回望与探秘”和“声音里的博物馆”两大系列专题,以持续推送的方式,为观众揭开烟毒“秘史”,用声音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受到了“中国禁毒”“广东禁毒”禁毒教育平台,以及“文博在线平台”等文博业界平台的关注和宣传。

鸦博馆最新开放时间(扩容线上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3)

“云展览”和“云导赏”:让观众实现指尖畅游鸦博馆

另据鸦博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鸦博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禁毒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基地,该馆一直是广东省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疫情前每年参观人数超550多万人次,疫情科学限流后,年观众量仍高达180余万人次。

为了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鸦片战争这段历史,鸦博馆充分发挥线下展览文物资源优势,以馆内资源数字化为基础,打造出跨越时空、“永不落幕”的“云展览”。此举实现了从线下拓展至线上,从实物走向虚拟,从有限空间扩展到无限空间,开启了云端观展的新模式。

“为生动再现线下展览,支持观众指尖畅游。”鸦博馆宣教部副主任王亚楠说,该馆围绕《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基本陈列、《虎门故事》固定陈列,威远炮台、沙角炮台等文物遗址,推出了五大360°虚拟漫游展览,同时对临时展览进行常态化云端实景还原。目前已推出《中国历代人物雕塑展》《那个年代的武汉——晚清民国明信片展》《道路决定命运——从鸦片战争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13个虚拟展览,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身临其境轻松参观。

为深入解读展览内容,帮助观众深度探索,该馆还浓缩线下临时展览的精彩内容,打造《两个帝国的激烈碰撞——鸦片战争》《广东名片——清代通草水彩画精品展》等15个线上图文专题展览,着重对展览内容进行详细的呈现与解读,让近距离观看文物展品高清大图、深入获取系统化的历史知识成为可能。

鸦博馆最新开放时间(扩容线上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4)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鸦博馆还经由文物三维数字化采集,让展览精品文物以及库房中未曾展出的文物“走”上云端,以立体展现、自由翻转的3D展示方式,让观众可以零距离“触摸”文物,体验将文物拿在手中“把玩”的乐趣。截至目前,已有包括节马碑、陈乐琴《愁城十二景》四屏、《鸦片烟鬼》铜版画等42件文物与观众在线“亲密接触”。

不仅如此,围绕展览和文物遗址,鸦博馆上线了《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陈列导赏、威远炮台旧址导赏及“文物有故事”4大系列导览视频。“云导赏”着力讲述英雄故事,再现历史风云,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重点突出故事细节、体现人文温度、突出思想深度,最终直抵心灵,触动观众。

许多观众观看后留言点赞鸦博馆推出的“云展览”服务。“360°看文物,比在博物馆展厅现场看到的还要清晰!”“我远在千里外的江西,通过指尖便可以轻松畅游鸦博馆,真的很便利。”

鸦博馆最新开放时间(扩容线上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5)

“云剧场”:让孩子爱上了《虎门销烟》系列广播剧

“为了将静静的展览和文物变得鲜活,变得有生命。”鸦博馆宣教部副主任王亚楠说,该馆坚持表达方式创新,借由美的有趣味的艺术手段,开设博物馆里的“云剧场”,为观众提供历史新的打开方式,有效激活历史文物,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爱国精神。

“我们充分发挥讲解员的语言艺术能力,结合本馆鸦片战争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了禁毒宣传系列广播剧——《不能忘却的历史》,其中包括14集《鸦片战争》系列广播剧和8集《虎门销烟》系列广播剧。”王亚楠说。剧目以人物对话和解说为基础,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加强气氛,让观众得以在声音艺术里聆听和感受鸦片战争的历史。

广播剧播出以来,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平台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可统计的听众人数超过149.3万人次,覆盖人群包括学生、白领、公务员、艺术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广大群体,甚至夜班保安师傅也表示,这部引人入胜的广播剧曾陪伴他度过了一个个漫漫长夜。

家住东莞南城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儿子听了《虎门销烟》系列广播剧第二集《毒祸》后,他的儿子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上了。“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要让我打开,让他听一段。”

正因为如此,该馆还充分挖掘馆内员工和文化志愿者的舞台表演能力,在线推出了纪念虎门销烟180周年历史情景剧。该剧以“传承虎门销烟精神 走向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林则徐虎门销烟”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诵、音、诗、 舞、情景表演等形式的串编,再现虎门销烟的历史,实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观赏性与趣味性兼容并蓄、相得益彰。该剧经由网络传播,受到了广泛关注,是云端不可多得的优质虎门销烟主题情景剧。

鸦博馆最新开放时间(扩容线上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6)

早在2019年,为了纪念林则徐虎门销烟180周年,鸦博馆与广州新闻电台科学历史文化探索栏目合作,策划制作了一连三集历史科学探索节目《从问号出发》之“虎门销烟”,并在广州新闻电台(FM96.2HZ)播出,以故事讲述的方式,解答了“鸦片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林则徐如何在广东开展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有怎样的影响”等问题,有力弘扬了虎门销烟精神。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满元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