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汉江大桥现代诗句(南歌子汉江诗歌)(1)

借得词牌咏汉中

作者 南歌子

水龙吟

汉水蜿蜒逶迤,恰似一条游龙,由西向东,穿城而过。沿江两岸,新建成园林景观,亭阁楼阙,花圃林苑,歌台舞榭,音乐喷泉﹍﹍一到傍晚,流光闪烁,灯火璀璨,夜幕中极为壮观。

水光月色中,耳边传送着汉水隆隆低吼嘶嘶长啸娓娓轻吟,这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轻柔时而刚劲,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时而欢快时而凝重。这里有蓝色的畅想,有春光的明媚,象火苗在跳跃,如骏马在奔腾。它变幻着节奏,起伏着旋律,传递着和谐、真诚、与友善。

象是在抒写心中的远大志向,又像是在倾诉胸中的万丈豪情。积蓄已久的情绪,一旦爆发,不吐不快。于是,在一片辉煌华彩中,游龙翻转腾挪,喷射出几丈高的水柱。水柱直冲云霄,水雾弥天,水珠飞溅,水浪翻滚,水波潋滟。喷薄而起的水汽掠过阵阵凉风,阔大的水幕叠映出流光溢彩的画卷。

潜龙在卧,飞龙在天。两岸的民众,是否听懂了它的吟唱。

小梁州

尧舜分天下,天下分九州,汉中有梁山,得名为梁州。

大禹治水磻冢山,疏导漾水东流成为汉水源。汉水为界线,一江分两岸。北方有秦岭,南方大巴山,两山夹一盆,盆地形椭圆。天然形成的金瓯玉盆,盛满金银宝藏,酿造沃土良田。

两山苍翠浓绿,两水奔流不息,秦岭崇峦叠嶂,巴山奇峰林立,汉江由西向东,嘉陵江由北南去。梁州得天独厚,灵山秀水,物产丰富,风光旖旎。

秦岭山势险峻,起伏多呈钝角,宽厚的身躯遮挡北方凛冽的寒气,有父亲的雄壮母亲的慈爱。巴山陡峭高耸,峰峦锐角造型,秀美的姿态展现各种诗情画意,有少男的俊朗少女的妩媚。汉水平和温婉,低吟轻唱,静静蜿蜒在平川。嘉陵江豪爽奔放,一路高歌,呼啸于峡谷山涧。恰似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的伙伴,它们各奔前程却眷恋思念。历经千难万险千回百转,终于双双聚会长江,携手共进,融为一体,再不分离。

梁州因封地改称褒国,因战乱改称南郑,楚王因汉水称其汉中,张鲁因政教称其汉宁,隋朝称为汉川,唐代叫做兴元,诸多称谓,演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梁州虽小,有梁山龙岗旧石器遗址为证,它是人类祖先居聚之地,先民曾在这里耕耘劳作繁衍生息。梁州虽小,有汉山汉水汉中汉台为凭,它是汉家发祥地,与华夏文明大汉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浪淘沙

汉中盆地,古迹颇多。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淘出的都是精华。

紫柏崔嵬,张良隐居;定军旖旎,诸葛长栖。同为贤臣良相,同是以道入世,留侯功成名退,乘风而去;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百姓心中的一仙一神,归于此地,一北一南,佑一方民众生息。

三代张天师,传道五斗米。以道创教,政教合一,民夷便乐,路不拾遗。战乱中的乌邦托,烽火中恍如出世,曾几何时,汉宁郡是流民的福地。

石门挥毫泼墨,褒河为水,衮雪气势磅礴,魏武激扬文字。匹马戍梁州,诗词作证,豪情满怀难酬壮志,忧愤书生奔赴军旅。

蔡伦造纸,草木为浆,绝技传天下,龙亭至今有遗址。张骞出使,历经坎坷,开拓丝绸之路,汉家威仪震西域。

北斗喉舌仗义执言,“阳春和寡盛名难副”,今人犹赞李固。谷口先生甘恬秉默,“洁身拒聘隐垂纶”,后人多羡郑朴。一代画师, “成竹在胸”,“胸有成竹”,世代沿用文同妙理论述。

看今朝,拜将台上,韩信不见,虎头桥前,魏延长叹。汉王一去不复返,瑞王楼台今何在?天地悠悠,江天一色,怕的是前有古人,后无来者。

踏莎行

褒河岸边, 莎草碧绿如茵。独步岸边,踏莎而行。河水清冽,潺潺有声,恍惚之间,生出许多遐思。

远古年代,一个美貌的村姑,在褒河岸边生长,每天,她踏着莎草来到河畔,浣纱,洗衣,嬉戏,欢笑。衣裙沾满晶莹的晨露,鬓发映衬绚丽的晚霞,冬去春来,宁静而快乐。

一场战争毁灭了她的宁静她的欢笑。她的平静她的冷笑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千金一笑,倾国倾城。柔弱的女子被权力和欲望戏弄,却阴差阳错背负起戏弄诸侯红颜祸水的骂名。

战争的序幕一经拉开,雄霸的欲火便烈焰滚滚。骊山的烽烟尚未散尽,石门的栈道萦纡入云。争战数百年后,还是在褒河的岸边,铁骑践踏着茂盛的莎草,走出一位汉王。汉王挥师北上,高颂着大风歌,用一个“汉”字,统领了华夏,真正结束了纷乱春秋战国岁月,还人间片刻宁静。

汉家天下闻名,汉中还是汉中。经历无数的风雨,青山依旧,芳草依然,褒河衮雪,汉水向东。

咏汉江大桥现代诗句(南歌子汉江诗歌)(2)

作者简介:南歌子,女,本名路红霞,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散文、散文诗多篇,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花开的声音》,中航工业企业职工,现居南郑大河坎华燕生活区。

审核:田也 来源:南歌子 责编:楠阳 序号:616

汉中市赤土岭文化交流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