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一触即发。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朝鲜人民军是一路向南平推,到了8月下旬,南朝鲜的军队就只剩下几万残兵败将,就连赶来的美军增援部队都被朝鲜人民军围困在了朝鲜最南边的釜山周围。正是因为如此紧张危难之际,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果断决定增援南朝鲜,率领美军从仁川方向登陆作战,直接将朝鲜人民军从中间割裂开来,使得朝鲜人民军既要腹背受敌,还得忍受没有补给的痛苦,这让朝鲜战争瞬间发生了大反转,美国社会也逐渐掀起了对麦克阿瑟高度赞颂的高潮,甚至有人将其比作为美国军神。天之骄子的麦克阿瑟可是西点军校毕业的高材生,父亲也是一位美国中将,爷爷曾经是大法国,因此麦克阿瑟毕业后第三年就成为了罗斯福总统的军事副官,跟随美军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外,他的荣誉还有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二战时期任远东军司令、美国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军事长官,战后更是成为了日本名副其实的最高长官,让日本得以能够从战后的破败中迅速恢复生气。

朝鲜战争麦克阿瑟指挥水平(彭德怀PK麦克阿瑟)(1)

正当麦克阿瑟走上军事生涯最顶峰的时候,彭德怀开始迎战了,作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他或许没有像麦克阿瑟那样辉煌的履历,但却都是一点一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带领人民取得最终的胜利,即便是面对美国这样的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彭德怀也没有丝毫畏惧,而是第一个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选择出国奋战。当时,麦克阿瑟所指挥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总计有44.1万人,其中包括陆军34.9万人,海军5.6万多人以及3.6万多人的空军,出动各类作战飞机更是多达1100多架,舰艇200多艘。美军几乎掌握全部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此外当时的朝鲜军队仅仅只剩下3个师的武装力量能够出击,其余大部分部队都被围困在了南朝鲜,志愿军方面只有6个军共计29万人的部队,并且只有一个军装备了火炮,但也仅仅只是美军半个师的火力,其他部队都还是轻步兵,海军和空军更是几乎为零。

朝鲜战争麦克阿瑟指挥水平(彭德怀PK麦克阿瑟)(2)

朝鲜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中朝无论是在兵力方面,还是在武器装备上都和美军以及“联合国军”天壤之别,很明显就能看出彭德怀和麦克阿瑟之间的对决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极为不平等的,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在朝鲜战场和南朝鲜军队发生了正面碰撞,从而拉开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的序幕,这就是彭德怀和麦克阿瑟首次交锋。首先,麦克阿瑟现实采用了以南朝鲜军为先头部队,然后英美部队随后,以师甚至是团、营部队分兵突进,然后长驱直入直接接触中朝军队。而彭德怀主要是进行防御作战,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之后,由西向东,按39军、40军、38军、42军的顺序以龟城、泰川、球场等地进行防御作战,以反击、袭击、伏击等手段进行消耗,使得敌人进攻的速度减缓,达到稳定战局的目的,为后面的反攻创造一定的条件。但是麦克阿瑟似乎早就料到,于是让部队加速抢先到达预定作战地区,此时的志愿军还没有完成部署,南朝鲜军的第六师却已经来到鸭绿江旁边的楚山地带,向中国境内炮击示威。

朝鲜战争麦克阿瑟指挥水平(彭德怀PK麦克阿瑟)(3)

因此,彭德怀不得不终止第一作战计划,第一回合的较量开始前,麦克阿瑟稍微占据上风,但是本着敌变我亦变的原则,彭德怀立刻做出了战术调整,命令志愿军第42军的主力部队在东线黄草岭地区对“联合国军”以及南朝鲜部队进行阻击,以保证敌人不能像江界方向继续推进,死死地牵制住东线的敌人,保障西线志愿军的侧方安全,然后集中志愿军38军、39军、40军以及42军125师从西线推进,在云山、温井以及熙川等地,各个歼灭南朝鲜第1、6、从师,并且还制定了先打南朝鲜部队,再痛击英美部队的作战原则。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师在朝鲜温井附近按照计划歼灭了南朝鲜第1师和第6师的一个加强营和一个炮兵中队,但是由于提前暴露了志愿军位置,于是彭德怀立刻下令改变原定计划,只需要抓住战机、分头歼敌。麦克阿瑟面对南朝鲜军的失利显然没有放在心上,他觉得志愿军肯定不敢和美军作战,这只是志愿军的小股部队袭扰,依旧坚持要分兵前进。最终,第一次战役结束收,彭德怀指挥的志愿军在东西双线大获全胜,歼灭敌军1.5万人,将敌人彻底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地区,一举击破了美军战无不胜的神话,稳定了朝鲜占据,将北朝鲜从覆灭深渊旁扯了回来。第一回合结束后,麦克阿瑟是输掉了。

朝鲜战争麦克阿瑟指挥水平(彭德怀PK麦克阿瑟)(4)

当时志愿军获得战果之后,并没有选择乘胜追击,而是有顺序的向后撤退,这个行为不但让麦克阿瑟十分迷惑,就是志愿军中不少官兵都无法理解,但当时的彭德怀认为麦克阿瑟此时还存在一个明显的认知误区,他觉得志愿军人数并不多,因此十分狂妄并且求胜心切,势必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反扑,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诱敌深入,适当地放弃一些阵地来迷惑敌人,只要敌人进入预定战场就可以合围歼灭了。随后,彭德怀再次命令部队急行军撤退20里,并且沿途丢弃一些物品让美军误以为是仓皇逃串,果不其然,麦克阿瑟想当然地觉得志愿军是因为“怯战先逃”、“断站性进攻”,并且命令美空军每天出动1000多架次的飞机对鸭绿江附近的交通设施进行轰炸,与此同时还纠集了22万兵力发动了“圣诞攻势”。反观彭德怀则是轻松应对敌人的攻势,集中了38万部队,其中西线部队23万东线部队15万,采用的战术就是:围点打援,调动敌人,和敌人打运动战;不将主力部队放在正面战场和拥有优良装备的“联合国军”硬刚,而是要侧翼迂回,大胆使用穿插战术,切断敌人退路,前后夹击;以弱势部队牵制敌人强势部队,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弱势部队;运动战、阵地战和游击战等各种战法相互融合。

朝鲜战争麦克阿瑟指挥水平(彭德怀PK麦克阿瑟)(5)

正是在彭德怀出神入化的指挥之下,志愿军每战告捷,甚至还创下了多个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不但将美军在内的“联合国军”全部击溃,就连麦克阿瑟都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指挥能力了,第二次较量以彭德怀完胜收场。更主要的是由于“圣诞攻势”的失败,美联社、合众社等媒体齐齐发声:“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大的败笔”、“最黑暗的年月”,就连国会都有人大骂麦克阿瑟是一个无比愚蠢的野猪,由此麦克阿瑟在美国的威望一扫而空。而这一次失败之后,麦克阿瑟绝望地认为只有以美国一国之力才能抵挡志愿军,甚至还需要有核武器的保障才可以做到。

朝鲜战争麦克阿瑟指挥水平(彭德怀PK麦克阿瑟)(6)

随后,麦克阿瑟在阴影之中和彭德怀进行了第三次较量,这一次麦克阿瑟不敢贸然进攻,反而是集结了34万部队在三八线附近部署了三道防线,而彭德怀一改之前的保守风格,集中志愿军6个军以及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向敌人的防御阵地发起进攻,这一次拥有了火炮力量的志愿军很快就打开了敌人的防御缺口,全线突破敌人防御纵深15公里以上,将麦克阿瑟原先的部署全部打破,此时麦克阿瑟十分担心会被志愿军迂回包抄,更担心其10万部队被困死在汉江北岸,于是只能被迫全力撤退,很多仓皇逃跑的士兵将武器装备、火炮、炮击炮和军用物资等全部抛弃。最终彭德怀指挥的中朝军队成功占领汉城,第三次战役顺利结束,麦克阿瑟也只能退守在37线附近不敢冒进,此战歼敌共计1.9万人,南朝鲜失去了自己的首都,麦克阿瑟和彭德怀的较量继续失败,此时的美军和“联合国军”已经是颓丧不堪,失去了向前进攻的勇气。

朝鲜战争麦克阿瑟指挥水平(彭德怀PK麦克阿瑟)(7)

即便是获得了如此大的胜利成果,彭德怀依旧选择了退兵,他认为此战尽管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敌人的主力部队还是保有战斗力量,其次敌人在38线以南的很多地区都修建的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再次就是当时志愿军减员比较严重,部队十分疲劳需要及时休息补充,最后便是战线慢慢向南便转移,后勤运输已经延长了550公里至700多公里,由于敌机的轰炸会使得大后方出现极大的问题,这更不利于志愿军的作战。和彭德怀预料的一样的是,麦克阿瑟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就开始密谋进行第二次仁川登陆切断志愿军补给,可结果发现对方并没有上当,第四次战役从1月25日到4月下旬结束,共歼灭敌人多达7.8万人,毫无疑问麦克阿瑟还是处于下风。

经过和彭德怀的四轮较量之后,美国政府已经对麦克阿瑟失去了最后的耐心,再加上杜鲁门总统也早就和麦克阿瑟存在矛盾,于是很快就宣布解除他的所有军事职务,心灰意冷的他回到美国发表了卸职演说。尽管这场演讲让麦克阿瑟看起来是英雄迟暮,但事实上各国军事家都清楚就是他技不如人罢了,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说:“我必须承认,彭德怀就是一个资质很高的对手,我们不是在和一个容易被打倒的对手作战。”美国布莱德雷将军更是直接指出:“麦克阿瑟‘神话一般的尊严小时了,中国人让他看清楚了自己的军事能力’,麦克阿瑟现有的能力和力量是根本无法斗过彭德怀的。”不仅如此,其他国家的军事家也都纷纷表明自己的看法:“麦克阿瑟第一次领略了彭德怀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用兵之道,因此会异样、新鲜、诡异和莫名其妙。”“麦克阿瑟和他的部队遇上了一个全新的对手,对手的方式、动作和时机把握等等都让他很不适应,也无法应对。”“彭德怀用一种全新的战略战术让麦克阿瑟等美国将领上了一堂永远难望的军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