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

愿:

月圆,人更圆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1)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2)

中秋节

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明朝清朝时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古代,

名人雅士不仅特别爱过中秋,

在这一天还会即兴写下点什么,

跟咱们现在发微博和朋友圈差不多。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3)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4)

3小时前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5)

杜甫 王维 张九龄

于是,从这些诗里,

我们知道,

他们的中秋节里都发生了什么。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6)

【做梦】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7)

这是一个关于唐玄宗的故事。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8)

在中秋节这天,唐玄宗同学游玩一番之后,睡着了。

然后他梦到自己到了一个大房子门前,门牌上写着“广寒清虚之府”。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9)

于是,传说中的月宫也称“广寒宫”,就这么来了。

这件事,柳宗元在《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里做了记录。

不得不说,广寒宫三个字,还真是美轮美奂,意境深远,引得后来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这个地方写到作品里。比如——

唐朝的鲍溶在《宿水亭》里写: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清朝的蒲松龄也在 《聊斋志异·白于玉》里写:

童导入广寒宫 ,内以水晶为阶,行人如在镜中。

【喝酒】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10)

说到喝酒,大家都会想到唐朝的诗仙李白。

这位大诗人,给人的印象是有事要喝酒,没事更要喝酒。

一旦赶上过节,那更得喝得非同凡响。

在《月下独酌》里,他讲了中秋节干了什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11)

意思是,

坐到花园里,拿着一壶酒,对天邀请头顶明月,对地邀请我的影子。就算咱是一个人,但咱也能喝成三个人的既视感么么哒。

是不是real棒?

写到这里还不算,借着酒劲,他还使劲表扬了一下酒这个自己心中的小伙伴: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看看,诗仙就是这么与众不同,随随便便几句话,就是天与地的境界。

李白喝酒喝得张扬,搞得现在的电影里电视里,他总是醉醺醺的。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12)

妖猫传 李白

但实际上,喜欢喝着酒过中秋的人,还有宋朝大名人苏轼。

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开头就写明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而这首词还有一句备注: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意思是,

丙辰年的中秋节,我高兴地喝酒,一直喝到了第二天早晨,喝得大醉,就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一下我的弟弟苏辙。

这首著名的作品,可谓到处都是blingbling的金句: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些句子,供咱们这些后代凡人用了无数回,可谓经典中的经典。

可见这些大才子,喝酒归喝酒,从来没误事。

【赏月】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13)

中秋节,月亮当然是第一主角。

古代人也发现,在这一天月亮大又圆,大家抬头看看月亮,就会忍不住留下很多诗词佳作。

其中最牛的句子,来自唐朝开元年间著名的宰相张九龄。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14)

他的《望月怀远》是这样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15)

就算这第一句,已经可以秒杀了诗词界的绝大多数人。

意境同样很美的,还有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作品,也算是这位唐朝诗人的巅峰之作了。

说到月亮,有个词叫:月色撩人。

月亮的柔光,总能让心思敏感的文人们有些神魂颠倒,连以理智凝炼见长的宋朝名人晁补之,也写了这么一首《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意思是,

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

高卷水晶帘儿,展开云母屏风,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润了夜月的清冷。待我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词藻极为华美,感觉为了这轮明月,他把世上最美的词儿,全给用上了。

【想嫦娥】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16)

中秋节,月亮是主角没错,但嫦娥经常抢戏,直接站上C位。

诗人们在提到嫦娥姐姐的时候,通常会想象她的生活状态,借这个表达表达自己的三观。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17)

比如以细腻多情见长的唐朝诗人李商隐,一首《嫦娥》是这么写的: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他的观点很明确:

人间如此美,嫦娥想必悔恨偷吃下药,如今只能独自一人,对着碧海青天,夜夜思念人间咯。

摆明了是一种心疼有木有?

唏嘘命运,感叹孤单,相当多的诗人都是这么理解嫦娥的。

不过,宋朝大神辛弃疾,在《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中,就有不一样的发挥。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洋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这首翻译成现在的话,大致是这么个意思:

月亮,你慢悠悠地这是要去哪里?

是不是天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刚刚看见月亮升起来?

宇宙无边无际,浩浩长风把中秋的明月吹远。

请问,是谁用绳子系住了明月,是谁留住了嫦娥不让她嫁到人间?

据说月亮是经海底运转,这其中的奥秘没人知道,想多了还发愁。

担心长鲸在海中横冲直撞,撞坏了华美的月中宫殿。

如果说蛤蟆熟悉水性,那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

假如说这一切都很平安,为什么圆月又有时候会变成弯钩?

是不是相当魔幻,一种想象力爆棚的即视感?

这首词,辛弃疾模仿了屈原的《天问》,一问接着一问,思绪也上天入地,很像在观赏一部色彩激烈的音乐短片。

赏花】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18)

八月十五,桂子花开。赏花也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唐朝诗人皮日休有首《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说的是,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我拾起桂花,它们洁白又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给人间的吧。

可以说,整首诗里的人,从吴刚到嫦娥,都是挺调皮的。

【登黄鹤楼】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19)

宋朝诗人范大成,在中秋节这天来到长江边,来到咱们武汉,登上了黄鹤楼,在《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中写了: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

意思是,

细细算来,十年我在十个地方过了中秋。旧梦未新梦来,今年我来到了黄鹤楼……

古人说是生活简单随性,但范大成十年不停挪地方,在当时来说,应该算是理想很光辉,人过得很辛苦了。。

【思念】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20)

中秋节讲究的是团圆。在这一天没能团圆上的人,纷纷思念亲人。

白居易在《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21)

白居易说的是,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努力看,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的清凉月色一如往年。

简单说,就三个字:我想家。

苏辙,也就是苏轼的弟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第一句就是:我们离别得太久了啊。结尾还感叹,只怕思念而不能见,只能登上高楼远眺,互相遥望。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22)

清代的纳兰性德,一首《琵琶仙·中秋》则是纪念故去的妻子的,婉约得不得了。

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意思是,

碧海青天,月亮你为什么时圆时缺?今夜金风送爽,桂树秋香,月光晶莹。可谁知道这好天良夜,却让人忧愁。孤身只影,拿什么面对旧时明月?

那时节,也是这么个中秋夜,你和我,花径里捉迷藏。手上轻巧的小纨扇,如今又经历了几番凉热。想到这里,我百感丛生,这不是普通的离别相思,只能任由紫玉萧,吹奏再吹奏。

中秋佳节,想家想朋友的人当中,还有一个叫杜甫。

古代名人有什么 古代的名人们都干了什么(23)

他也有首《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场景是这样的: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兄弟分散各,没有家的人无人过问生死。战乱不休止,连寄出的家书都没办法顺利送到了。

想家的同时,也想着国家命运,关心着世界和平。

杜甫的境界,让你的小心脏震颤了吗?

此刻,你在哪?又在做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