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江流天地外——郭仲隗郭海长纪念文集》的时候,“民国海瑞”郭仲隗的照片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嘴唇、鼻梁、耳稍都紧绷着,整个面孔看上去异常冷峻、“僵硬”,唯有眼睛很亮,像冬夜的两颗寒星。

郭隗介绍(铁面仁心郭仲隗)(1)

在中庸的中国,尤其在祥和安宁的今天,这样的面孔非常少见,我默默地想:这就是所谓的“铁面”吧?

应文化学者郭力之邀,前往新乡大召营郭仲隗纪念馆参观时,我看到纪念馆内新塑的前贤头像,再次被那种铁一样坚硬的面容“电”到:一个人为何会如此严肃?这样一张面孔的背后,有什么遭际和内心世界?

郭仲隗塑像

郭隗介绍(铁面仁心郭仲隗)(2)

在纪念馆内伫立良久,重温前贤生平,我突然明白,郭仲隗的面孔如此之冷,却是因为他内心火热,他心中有大愁苦、大慈悲!

郭仲隗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国民党总部机要,在讨伐袁世凯、响应北伐等波澜壮阔的重大事件中,他都是河南和陕西一带的重要领导者,但他平生最为人熟知的事迹,是在重庆的“惊天一骂”。

1942年十月,第三届一次国民参政会在重庆召开,郭仲隗等带着《河南灾情严重,请政府速赐救济,以全民命而利抗战案》提案,带着观音土、雁粪、榆树皮等十几种灾民的“食品”到会场涕泣陈词:“难道政府的眼睛瞎了看不见?耳朵聋了听不见吗?河南大灾,政府不救济,反而强征钱粮,饿死百姓无数,我带来河南人民吃的观音土,请各院部长看一看!”郭仲隗等人的泣血陈词,如火山般“爆发”,他们的愤怒已郁积了一个多月,此时宣泄而出,震动整个会场。

1942年8月,河南灾情已十分严重,但因战争等原因,国民党政府没有任何救灾举动。河南各界推举刘庄夫、任劭鲁、杨一峰前往重庆呼吁救济,他们到重庆后,本打算面见蒋介石,但蒋不仅拒绝接见,而且为了所谓大局,不愿灾情消息蔓延,阻止他们在重庆宣传灾情。

郭仲隗纪念馆

郭隗介绍(铁面仁心郭仲隗)(3)

在重庆的河南同乡得知家乡惨况,多方奔走,却求告无门,“日夜忧心如焚,愤怒填胸”,郭仲隗时任国民参政会驻会代表,遂决定利用三届一次国民参政会在重庆召开之机,奋力一搏。河南人的愤怒,震动会场,河南大灾也在会后成为各大报刊报道的焦点,加上当时也有一些前往灾区调查的记者发回报道,很快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国民党政府决定拨给河南法币1.2亿元的救灾贷款,由河南省政府购粮平粜。不过,这笔钱是贷款而不是救济金,而且拨款到位已是1943年春,而统筹救济、核减征购等事项更是迟缓,郭仲隗心急如焚,长期奔走催告,不惜与权贵冲突,为询问提案落实情况,与粮食部长大吵一架;为推动救灾进展,弹劾地方当权者。

1943年9月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他再次提案《河南连年灾荒情形惨重,军民交困,危机潜伏,请政府详查事实,迅谋救济,以拯垂死孑遗,巩固前线基地而利抗战建国大业案》……

那一年多时间,郭仲隗内心的跌宕起伏,是可以想象的:深爱的家乡灾情惨烈无比,自己身为国民参政会驻会代表,天良和职责都要他为河南大声疾呼,他日夜忧心、奔走呼告,却不得不面对众多冷漠的官僚,又当抗战最艰难的时候,种种无奈,莫名悲愤,强自压抑,因此内心火热而面目如铁。

今天我们看到照片上看到的郭仲隗,嘴唇、鼻梁、耳稍上的冷峻和“僵硬”,以及冬夜寒星般的眼睛,都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烙印。感受和瞭望那个与今天已迥然不同的、不应忘怀的岁月,回望郭仲隗们奋力从苦难中挣脱出来的身影,足以警醒和激励今人。这或许就是郭力等郭氏后裔营造郭仲隗纪念馆的价值和意义。

走出纪念馆,仔细端详这座建筑,只见拱门立柱,轩昂挺拔,颇具“民国范”。门前一片池塘,岸花汀草,安静优雅,我想,营造这座纪念馆,应该是对一生经历无数苦难的前贤最好的告慰。

前排右二为作者姚伟

郭隗介绍(铁面仁心郭仲隗)(4)

同行者,中原工学院张怀涛、吴志恩,及郑州大学赵长海君是多年好友,河南师范大学苏全有诸君是初次相见,为缅怀前贤而聚,可说是一次难得的雅集,记忆深刻,遂为此文。(姚伟)

供稿: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