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个人得失放在首位,有人将宗族利益放在首位,这是世界观的问题,不可能人人都如顾炎武一般,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情操。毕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中,命世之才少,鲁莽妄人多。

《世说新语•规箴第十•四》: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曰:“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皓曰:“盛哉!”陆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朝:我朝、本朝,即历朝,这里不能理解为“当朝”】

孙皓问丞相陆凯:“你(们)家族在我朝有多少人?”陆凯说:“两位丞相、五位侯爵,十几位将军。”孙皓说:“真是繁荣啊!”陆凯说:“主上贤明臣下忠诚,国家因此而兴盛;父亲慈爱子女孝顺,家庭(族)因此而兴盛。当今行政荒废民生凋敝,倾覆灭亡(的担心)令人害怕,臣哪里还敢说兴旺繁荣呀!?”

刘孝标注中《吴录》曰:“时后主暴虐,凯正直强谏,以其宗族强盛,不敢加诛也。”强谏,就已经不在“规箴”的范围:就是要顶你一下,你还敢把我杀了?!

题外话:有一点不懂。三国时期,有志之士不是应该有一统天下之抱负吗?难道偏安一隅又成为正统了?诸葛亮五出祁山是正义之师,孙皓北伐为何是穷兵黩武?征伐胜利了叫雄才大略,失败了却叫“不切实际的浪漫热情”?奇之怪也!

人性的弱点没人愿意听天由命(不要对人性求全责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