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守宫砂(能辨别处子的守宫砂)(1)

提起“守宫砂”,可能很多人都并不陌生。不论是在武侠小说,还是野史外传中,“守宫砂”都是很多女子身上必有的特征。在十分重视女子贞洁的古代,往往会在还是处子的女性身上点“守宫砂”,以此证明其贞洁。

虽然在中国封建历史中,“守宫砂”流传了千年,但其真的如小说中描写的那样神奇,可以辨别处子吗?对此,连明朝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都抱有怀疑。

检验女子贞洁的“守宫砂”

顾名思义,“守宫砂”中的“守宫”,是守女性的子宫。守宫一次最早出现于《尔雅》之中,其中的守宫,与蝾螈、蜥蜴等爬行动物混为一类。其中的宫,指的是房屋居所,壁虎因常攀附于墙壁,而被视为看守房屋的瑞兽,故被成为“守宫”。

如何鉴定守宫砂(能辨别处子的守宫砂)(2)

最初的“守宫”,只是指壁虎这类爬行动物,与女性的贞洁并无关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枷锁越来越多,便将“守宫”转化为了“守宫砂”,成为了女子贞洁的象征。

关于古代守宫砂的制作,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将守宫放在容器中饲养,喂其朱砂,等其全身通红便捣碎成泥,得到的红泥便是守宫砂。还有一种说法是守宫的爪上有一块天生的朱砂,取出即可制成守宫砂。

古代的很多人家,在女儿出生几个月时,便在女儿的身上点上“守宫砂”。不论是富贵人家的千金,还是普通百姓家中的小家碧玉,身上都会点有“守宫砂”,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如何鉴定守宫砂(能辨别处子的守宫砂)(3)

在点了守宫砂后,女子若未经房事,可一直不掉,但一有房事则自行脱落。因此,守宫砂成了判断女子是否失贞的重要标准。

相传,明朝的永宁公主在太监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个患有痨病的公子。她还没有与丈夫圆房,其丈夫便因重病去世了,此后她便一直守寡到27岁。

在永宁公主去世后,宫女为其擦拭身体,发现她至死都是处子之身,手臂上的守宫砂依然鲜艳。当时的人们知道后,既同情其悲惨的经历,也称赞她为丈夫守贞的节烈。

起源秦汉,流传千年

关于守宫砂能辨别处子的说法,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起源于秦朝,在汉武帝时正式流传。在封建的等级社会,男子作为一家之主,十分看重子嗣血缘的纯正。

如何鉴定守宫砂(能辨别处子的守宫砂)(4)

当时大家族中大多采取嫡长子继承制,若是让血缘不纯的子嗣继承了家业,既是让家主蒙羞,对整个家族的发展也十分不利。同时,女性的地位又十分低下,男子将女子视为自己私人物品,自然不许他人染指。

在秦朝时,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曾与嫪毐通奸。在创立秦朝后,他整顿社会风气,杀了嫪毐及赵太后与其所生的两个孩子。同时,他还表彰民间守节的寡妇,大力提倡女子守贞。

于是,守宫砂就顺应当时的社会需求出现了。将守宫砂作为一种方术,最早出现在周家台秦墓简牍中,但其记载中,还未将其用于女子身上,只是记载了如何制作守宫砂。

如何鉴定守宫砂(能辨别处子的守宫砂)(5)

西汉淮南王刘安所撰《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则详细记载了关于守宫砂的制作与使用方法。“取守宫虫,饵以丹,阴乾,涂女人身,男合即灭”,“取七月七日守宫阴乾之,治合,以井花水和,途女人身,有文章,则以丹途之,不去者不淫,去者有奸”。

这其中的记载均表明,在西汉时期,守宫砂已经正式用于检验女子的贞洁。

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他为了验证后宫中妃嫔的贞洁,便采纳了东方朔的建议,在妃嫔们的身上都点上守宫砂。汉武帝在试了之后,发现守宫砂真的可以检测女子贞洁,之后,守宫砂便开始流传兴盛起来。

尽管后来的千年中,经历了多个王朝的更迭。不少文化在历史兴衰中湮灭,新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繁荣,但守宫砂却实实在在地流传了下来,成为了女子身体的一部分。

如何鉴定守宫砂(能辨别处子的守宫砂)(6)

李时珍考证“守宫砂”

书中记载的守宫砂之神奇也引起了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注意。为此,他还特地进行了一番研究。他按照书中的方法,饲养守宫,但结果均不太理想。

首先,书中的守宫并不是单指某一种动物,而是泛指壁虎、蝾螈等爬行动物,因此,制作守宫的原料已经难以确定;其次,就算找到了制作守宫砂的守宫,若要喂其朱砂,也是件难事。

朱砂是含有剧毒的硫化汞,道士们大多将其炼丹画符。守宫以草、虫等为食,怎么可能会乖乖吃下7斤朱砂致全身赤红呢?

最后,就算守宫砂制作成功,其也并不像书上所说的那样,女子未有房事便不会脱落。很多女子在日常梳洗、沐浴时,稍稍用力便可将守宫砂洗掉。

如何鉴定守宫砂(能辨别处子的守宫砂)(7)

在经过多次考证失败后,李时珍最终在书中写道:“点笔之说,《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皆有其法,大抵不真。”出于一个医生严谨的态度,李时珍认为或许会有秘法制出真正的守宫砂,但民间流传的守宫砂真伪难辨,所以特用了“大抵”一词。

关于守宫砂的说法,放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自然无人相信。关于守宫,单从其药理学的价值来看,也顶多是用于祛风,解毒,散结。主治关节疼痛、中风瘫痪、恶疮等疾,与女子的贞洁,没有一点关系。

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中曾写:“社会的公意,向来以为贞淫与否,全在女性。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她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

封建社会的女性,大多是男子的附庸,在封建礼教的层层禁锢之下活得异常艰难。守宫砂的出现,更是将女子物化,成为了男子的专属物品。

如何鉴定守宫砂(能辨别处子的守宫砂)(8)

在古代的宫廷和富贵人家中,很多女子都是因为守宫砂消失而被视为失贞,在唾骂和捶打中成为了一缕冤魂。或许历史中真的有秘方可以制作出真正的守宫砂,但这种技艺也早已失传。流传千年的“守宫砂”,其实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不过又是对女子的一层束缚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