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有妈妈问宝宝不爱吃辅食怎么办?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四种情况,给妈妈们做个参考。

1、宝宝不能接受辅食的口感。

刚添加辅食的时候,宝宝可能不太适应米粉的口感,可以适当增加温开水的比例(不要用奶粉或母乳来冲调米粉,要把吃奶和吃辅食区别开),冲调的稀一些,再慢慢减少水的比例、让米粉变得粘稠。

如果宝宝爱吃奶,不爱吃辅食,可以选择在宝宝比较饿的时候先喂辅食,再喂奶。反之,如果宝宝很爱吃辅食却不爱喝奶(1岁前的宝宝90%的营养是来自奶,有的家庭觉得宝宝不爱喝奶就不喝,多吃辅食甚至通过增加鱼、肉、蛋以增加营养摄入,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会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造成宝宝脾胃不和,无法消化吸收。这也正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出现老人口中说的“孩子特别能吃,一顿吃一碗,就是不胖”的主要原因)。

比较理想的状态是1岁之前每天奶量在600-800ml、2顿辅食;1岁之后每天奶量在400ml、2-3顿辅食(有的西方育儿书建议在1.5岁之后再完成每天三顿辅食过渡)。

2、宝宝没食欲。

出现宝宝没食欲的主要因素是运动量少。有的宝宝每天被抱在怀里或待在家中热量消耗不多,势必造成没有胃口。应多在家中进行趴、爬练习,以及多带宝宝外出晒太阳。有的家长怕孩子着凉,冬天里很少外出。其实除了个别极端天气,都可以带宝宝外出,既有助于增进宝宝的食欲,也有助于提高宝宝免疫力,越不出门的宝宝,越容易出现出门就感冒的情况。

有的宝宝独自进餐也会没有食欲,最好办法是陪同进餐。如果妈妈表现得对食物很有兴致,宝宝就会模仿妈妈的样子对食物表示出兴趣。对于新添加的食材,妈妈可以先尝一下并表情夸张的表达“好吃”,再喂给宝宝。也可以把宝宝的辅食多做一些盛在一个碗里,妈妈一勺、宝宝一勺的吃。

3、宝宝水果、零食摄入过多。

有的宝宝添加辅食后,每天会进食大量的水果、零食。有的十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自己坐在餐椅里吃半桶酸奶溶豆或者大人每次要喂一根香蕉。宝宝的胃只有自己拳头一样大,吃多了水果自然吃不进去正餐。

有的妈妈说“吃水果多好啊,我家不爱吃饭,就爱吃水果”。吃水果的好处在现代社会被夸大了许多。我们现在吃的水果大部分含糖量都很高,即使成年人摄入大量的糖,身体都很难代谢,更别说小宝宝,更容易出现营养过剩、肥胖的情况,给身体留下健康隐患。不宜多吃水果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水果偏寒凉,吃得过多会增加体内湿气、损伤阳气。

这里说的不宜多吃,不是指不吃,而是适量。吃多少是合适的量?不同月龄和不同的宝宝都有个体差异。水果既然作为加餐,就不能喧宾夺主,建议宝宝的辅食应以谷物、杂粮、蔬菜为主,少量搭配鱼、肉、蛋,水果作为加餐。给水果的时候不要因为宝宝爱吃就不停地给,大人要控制好喂养量,有的宝宝不给吃可能会出现哭闹,就要适时转移注意力,或把宝宝抱离餐椅。

4、不接受辅食的颜色、形状、味道。

崔玉涛说过为了避免宝宝挑食,一岁前要把所有食材都混在一起喂养。可宝宝总有长大的一天,我个人觉得适当的挑食也是可以接受的。大人也会有爱吃和不爱吃,对于小宝宝也不应太苛责。

适当也是有条件的,比如爱吃胡萝卜,不爱吃土豆,爱吃西葫芦不爱吃芹菜,这些情况是可以接受的。而只吃肉类,蔬菜通通不吃,就说明喂养出了问题,饮食习惯需要及时纠正。

有的食材味道比较特殊,比如西兰花,单独食用宝宝可能接受不了,可以尝试蒸熟剁碎后混在粥里或者与土豆、胡萝卜一起烙成蔬菜饼再给宝宝食用。具体的做法很多辅食公众号里都有专门的讲解,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说到辅食的食材,还想特别说一下,很多妈妈由于宝宝不爱吃饭,花了大量的心思采购、制作辅食。大圣妈妈想说:吃饭是个顺其自然的事,只要宝宝饿了自然就会吃。

有的妈妈自己节衣缩食,却给宝宝买车厘子、牛油果,其实这大可不必,和爸爸妈妈吃同样的食材会增加宝宝的归属感,也会让宝宝更早接受“家的味道”。

对于不太能接受辅食形状的宝宝,妈妈可以尝试购买一些辅食制作的模具,简单处理下让食材看起来更可爱。但不要花太多的精力来制作辅食(很多别人家的妈妈朋友圈晒出来的也都是为了晒娃特意精心烹制过的),不然如果费了很多功夫做出来的饭宝宝却不爱吃,妈妈就易失落感爆棚、心情不好,甚至迁怒宝宝。

在喂辅食的时候,一定要让宝宝坐在餐椅里,不要看电视、玩玩具,家庭成员不要逗宝宝,避免宝宝哭闹或笑的时候呛到食物,不要和宝宝有太多的对话,尽量让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吃饭上。如果宝宝表现出了不想吃,就要立即停止喂饭,漱口、擦手,结束吃饭这个环节。宝宝知道饥饱,不要勉强,以免对吃饭产生抗拒情绪。

(侵删)

宝宝最近抗拒辅食(教你宝宝不爱吃辅食怎么办)(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