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校,马孔多在下雨。”

“别犯傻了,八月份下雨很正常。”

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好也是八月份,武汉的雨也淅淅沥沥一直没有断歇,就是在这样一个阴晴不定水滴弥漫的八月,我似乎对《百年孤独》有了几分具象的感受。当然,第一次面对这样一本弘大,诡异又怪诞的史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困惑,抗拒。但慢慢走下去,似乎变成了一个人站在一座冰川之下,在极端的孤寂和恐惧里直面了一场原始制度与新兴的碰撞,艺术神秘与科学机械的碰撞。最后的最后像是曲终散尽,一声巨大的枪炮轰鸣之后死一般的沉寂,像是一场席卷宇宙的爆炸在火光之中回归黑暗,一刹那孤独将全世界包围。

第一代人绑在树上 最后一代人成为蚂蚁的朵颐。七代人的努力却逃脱不了悲剧的结局,无论怎么走,最终你还会步入黑暗。就像一座岛,哪一条路的尽头都是汪洋大海,这就是孤独也是绝望,被命运左右却无能为力的绝望。七代人重复着阿尔卡蒂奥与奥雷里亚诺的名字,沿袭着一样的健壮与阴翳,即使职业随着时代的奔流而更变,却从来没有走出一卷羊皮纸定下的命运轮回。布恩迪亚家族的故事扭曲畸形,在无数奇幻元素的包裹下,在近乎悲鸣中重蹈覆辙,最后大地上再也不会出现第二家族的百年孤独。

1.个人的孤独

畸形孕育着畸形,个人的孤独 ,第一层孤独,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闭环,是一个家族注定走向灭亡的孤独, 在看《百年孤独》以前,有所耳闻莫言的《丰乳肥臀》亦或是陈忠实的《白鹿原》被誉为中国的《百年孤独》。而我所发现的共同之处,在于其朴实的笔法描述之下,在一个荒漠化的年代之下人类被激发的,最本质也是而今看来最荒诞的人性。

布恩迪亚家族的养女丽贝卡有食土的习惯,书中用工笔细描她咬碎蜗牛的壳将蚯蚓细细嚼碎吞咽下去,后世有读者将其定位为卑劣的天性。而反观中国历史,饥荒年代捧观音土,三年自然灾害时将泥巴熬成粥,这样硬生生用人肉书写出来的悲剧不只在拉丁美洲的土地上演。当周遭的一切灰飞烟灭,当精神极度贫瘠,当生命拧成一个死结,人性展露出来的是文学艺术无法描述的畸形与可怖。所以这些作品何曾是魔幻,根本不过现实的白描。

同时布恩迪亚家族的故事戛然而止,便是这样畸形悲剧一次又一次重演的必然结局。从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痴迷开始,走向第二代阿尔卡蒂奥的凶猛与冲撞,第二代奥雷里亚诺的封闭与迸发,一代又一代,一轮又一轮,看似诡异的走向其实早就在羊皮书上预言确凿。畸形孕育着畸形,马孔多没有出路,布恩迪亚家族也注定走向消亡。

2.历史的孤独

马尔克斯生在拉丁美洲,他说读者在《百年孤独》中所读出的魔幻都是拉丁美洲的现实。记得马尔克斯在演讲时感慨道,“看,我的朋友。我们是多么孤独。” 看似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看似是马孔多的孤独,实际又何尝不是拉丁美洲最真实的自画像。拉丁美洲的孤独来自于这片大陆的富足,乌拉圭作者艾德华多·加纳亚罗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让我真正地直面了这片大陆的孤独与绝望。

从一四九二年哥伦布踏上巴哈马海滩的时候,这片大陆就注定走向无休无止的掠夺,战争与贫瘠。拉丁美洲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啃噬,从第一次的金银掠夺开始,拉丁美洲闪烁的贵金属被洗劫一空,填满殖民者的口袋;再到第二次人口贸易带来的种植园经济,一片富足的土壤被所谓的“白色金子”甘蔗包裹,成为了资本主义繁花锦簇的后花园,用单一原料滋养着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

时至今日,拉丁美洲面临的是四周虎视眈眈的西方资本主义,是在落后工业之下无可奈何的巨大贸易窟窿,是被强权压迫的民族工业和政治经济。从钢铁,细菌,枪炮到财富,强权的啃噬撕咬,拉丁美洲面临的是数百年的孤独与痛苦。

最最悲哀的是,就像丽贝卡给马孔多带来了失眠症一样,拉丁美洲的人们注定遗忘着过去,一次又一次地承受工业文明带来的冲击,一场又一场上演悲剧,马孔多没有出路,拉丁美洲也没有未来。

中国历史上又何尝没有面临来自工业文明的降维打击,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用枪炮冲击小农经济的中国,在哭喊与嚎啕中中国也曾面临没有出路的百年孤独。但给我带来思考的是,为什么中国在命运的旋涡里跳脱出来,而拉丁美洲却在沼泽里越陷越深,终究面对着没有结局的悲剧。

我猜测,是血脉里流淌的文化,带来的无法消磨的精神与命格。就像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里提到的,中国人有一种温良而坚韧的,几千年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中国人的自强精神在任何一场苦难里都从未磨灭,这是中国文化的韧性,是一条火龙炽热滚烫的命脉。而拉丁美洲在基因的交杂里没能拧成一股绳,没有迎难而上的脊梁。

中国人的脊梁,不仅是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更是在文化熏陶下能屈能伸,在韬光养晦之下孕育崭新升级的温良与血性。 所谓的孤独,是一片大陆在啃噬下的伤痕累累,是文明被冲撞得支离破碎之时不知所措的迷茫和隔离。

3.全人类的孤独

跳脱个体与具体的历史记录,从抽象的命运角度看待孤独,是全人类的孤独。 我们之所以看出魔幻,看到荒诞,就是人类的理性与这个世界在命运的安排下一次又一次上演的荒诞戏剧的冲击与碰撞,就是原本的命运,在我们的视角之下所呈现的诡异与真实的交杂。

希腊神话里西西弗斯被命运玩弄,一次又一次推着石头上山;百年孤独里布恩迪亚家族被羊皮纸安排,最终在血脉相融与家族内耗之下走向灭亡;甚至是红楼梦的贾家,在好了歌的“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语言之下走向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命运的重点是孤独,人类无法摆脱的是命运的安排。

看完百年孤独之后,我们面临的是孤独的命运,还是注定的孤独?

百年孤独看法(百年孤独的理解)(1)

百年孤独看法(百年孤独的理解)(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