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的妈妈一出镜,大家有没有扑面而来的熟悉感。没错,她也是《欢乐颂》中赵启平的妈妈。陈瑾演“妈妈”演得真是好,《欢乐颂》中,大家都哭着喊着想给她做儿媳,这次,估计大家都想给她做女婿了吧。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哭(北京女子图鉴站在陈可身后)(1)

不得不说,只有她这样的妈妈,才能养育出陈可这样优秀的孩子。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哭(北京女子图鉴站在陈可身后)(2)

坚韧的性格,给了陈可永不言败的勇气

陈可的妈妈,是个很有韧劲的女性。

陈可曾经说过,她的妈妈在生下她之后,就跟她爸爸离婚了,非常执拗。这些年,妈妈把陈可拉扯成人,这些辛苦,比一般的女性,要难得多。

可是,妈妈却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单亲家庭长大的陈可,不仅没有自卑,还有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勇气。

当她流落街头,啃着半根玉米,忍受着人情冷暖的时候;当她做着前台最简单的工作,却忍受着最大委屈的时候;当她被于洋和黄越彬无情抛弃,一次又一次失恋的时候;当她一个人看病、一个人输液、一个人搬家的时候;她难过、流泪、疯狂发泄,却从来没有失去在北京奋斗下去的勇气。

她永远勇气十足地说:我要努力工作,买车买房。

她还说,宁住市中心地下室,不住五环大别墅。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哭(北京女子图鉴站在陈可身后)(3)

北京这些年,酸甜苦辣,她都尝过了,但是她从来没有生出过退却的心态。

这是她的韧劲。

正是靠着这种坚韧,她在北京才能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切。

而这种精神,恰好是她妈妈留给她的。

妈妈在一个人抚养她长大的过程中,一定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从小在妈妈的坚强中长大的陈可,耳濡目染地把坚持融入到了自己的性格中去了。

妈妈的坚韧,是陈可拼搏的底色,让她拥有了永不言败的勇气。

所以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你想让孩子活成什么样,自己就要是什么样。优秀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熏陶出来的。

豁达的胸怀,给了陈可活成自己的自由

陈可妈妈没有把陈可的人生当成自己的人生,而是给予了她充分的自由。

陈可想要去北京,妈妈虽然不支持,但看到女儿的决心,也并未阻拦。

陈可一年回来不了几次,妈妈没有天天念叨她,干涉她的生活,而是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陈可想买房,跟妈妈要钱,让妈妈下午打给她。妈妈正在练书法,并说,不行,我下午还有合唱团的活动,明天下午吧。

妈妈有自己的生活,自然不干涉陈可的生活。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哭(北京女子图鉴站在陈可身后)(4)

为了逼婚于洋,陈可让妈妈来北京。妈妈住了几天,没有见到于洋。但是,我相信聪慧的妈妈,肯定也从陈可的表现中看出点端倪,但是她不气不恼,没有说于洋的坏话,也没有给女儿添堵。

装傻般离开北京,临走前脸上一直保持着微笑说,我给你包了100个饺子,4种口味的,不想做饭的话就煮着吃。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哭(北京女子图鉴站在陈可身后)(5)

陈可心中,不仅感谢的是妈妈这100个饺子,更是妈妈的不过问。妈妈把陈可的问题,留给了陈可自己解决。

不干涉,是每个母亲都该学会的技能。

太多的妈妈,对于孩子的事情,总是一副巴不得自己上阵的气势。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不是帮助自己的孩子,反而束缚了孩子。

小的时候,不干涉,给了他探索世界的勇气;长大后,不干涉,给了他活出自我的自由。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哭(北京女子图鉴站在陈可身后)(6)

体贴的关怀,给了陈可拥抱爱情的能力

陈可从小没有爸爸,但是她却没有失去爱的能力。她在这些感情中,每一段都全情投入,虽然不断受伤,但是却不曾丧失去爱情的向往。

不像我们很多人,动不动就说,再也不相信爱情。

我最欣赏的,是当黄越彬搞砸了她的工作,然后留了张纸条离开后。她晚上吃着哈密瓜,看着电影,笑到流泪,第二天早晨说,生活早已教会了她适度悲伤。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哭(北京女子图鉴站在陈可身后)(7)

陈可妈妈虽然不干涉陈可的生活,但是她给了陈可的爱细致入微。

陈可回家,母女俩坐在沙发上,陈可一边看电视一边工作。妈妈说,她手机不会绑定银行卡,让陈可帮忙,陈可说,我正忙工作,你等一会。妈妈一听说这个,立刻把电视声音调小。陈可说,不用不用,你看你的。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哭(北京女子图鉴站在陈可身后)(8)

看到自己的工作影响到妈妈,她借口上厕所,去厕所工作,而妈妈,看陈可还不出来,就贴心送上了开塞露,以为女儿便秘。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哭(北京女子图鉴站在陈可身后)(9)

细微之处的爱,最能教会一个人如何去爱。

爱一个人,毕竟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而在感情中,最让人感动的,肯定不是豪言壮语,而是每一个细小的体贴和关爱。

妈妈给予陈可这些细小的爱,串联成陈可人生中的每一份感动,让陈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失去爱的勇气。

那些细小的爱,是人生最好的滋养。

妈妈给予陈可的,不仅仅是爱,更是培育了她爱的勇气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