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大世界在哪里(上海的浦东浦西)(1)

上海,一个走在中国最前列的城市,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展现着自我的风采,它吸引无数人冲向这片热土,寻求高品质的生活。黄浦江,被誉为上海的母亲河,它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一份水之灵气,保障的畅通的水上交通,与此同时,上海也因为它的横穿而过,形成了隔江相望的两岸——浦东和浦西。站在黄浦江边,不得不感叹,一边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边是外滩的万国建筑群高低错落,它们虽处同城,却有着巨大的差异,这隐约能让我感受到些什么呢?

原本,在80年代以前,上海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的浦东还是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杂草丛生,更不用谈什么生活设施是否完善,交通是否方便了!但自1990年以来,国家提出了开发浦东的战略,浦东的面貌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现如今,购物中心、商务大楼、公园绿地、五星级宾馆应有尽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道路宽阔畅通,各种交通工具往来穿梭。许多国际知名的企业都把中国总部设在了这里,其繁荣的程度让无数城市眼红,和当年的浦东自然亦不能同日而语。

在如此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持下,出现了一系列像浦东金桥碧云国际社区这样的豪华社区。可以说,在这里会聚了一大批国内外的有钱人,他们大多数是外国商人、中国各界的精英以及海外归国的华侨。他们之所以选择浦东的高级社区,看中的是一些国际公认的硬性指标,例如社区人口、教育事业状况、社区安全、医疗卫生体系、居住环境等等。这些人对生活的舒适度要求很高,通过一系列完备的配套设施来满足他们方便快捷的生活。另外,作为新一代的上海人和涌入上海想获得一席之地的人们来说,浦东正是他们所追求的标准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些选择浦东的人们,对于上海的本土文化可以说知之甚少,追求国际化生活的他们,浦东当然成了不二的选择。

当我们再回过头,站在浦东的江畔远眺浦西,迎面吹来的风,带着的则是另一种上海的气息!

浦西——上海本邦文化的发源地。从十九世纪上海开埠以来,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从这里开始转折,文化从这里开始交融,经济从这里开始繁荣……浦西这块土地,正是它见证着上海的发展,是它看着上海怎么一步步成为国际大都市的!

早在很多年前,“十里洋场”的上海就已名声响亮,到现在,“海派文化”在这里还是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浦西虽然没有浦东的大气,但是还是有那么多人,无论浦东多诱人,都一定要留在浦西购房置业。这就是所谓根文化的影响,有着浓重“上海情结”的人是不可能抛弃这块包含历史的土地。这里人们的生活虽然曾经十分的拥挤,但弄堂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上海人;这里虽然有大片的土地曾经被殖民的沉痛历史,但因此留下的痕迹也是抹之不去的。特别是浦西西部的人们,则这种情结更为突出。哪怕是这里时尚的人群,也深深的眷恋着这片土地,提到上海的时尚地标,大家想起的都是新天地、衡山路、徐家汇一带。他们几乎不会去到浦东甚至浦西东部泡吧、聚餐,反而是浦西东部和浦东的年轻人们会来到浦西西部的豪华餐厅和酒吧度过他们的休闲时光。

世纪大道再宽敞,也没有思南路法国梧桐的浪漫;大拇指广场再现代,也没有徐家汇商圈所蕴含的上海人文;金茂大厦再高耸,也没有衡山路洋房酒吧让人有遐想的空间……浦西,就是上海文化的汇集,是这种独特人文的体现,是本土人享受上海底蕴的乐土!

浦东、浦西,他们就像母亲的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没有好与坏的区别,只是选择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也使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因为对它理解的不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就这样渐渐的形成了一股“上海流”:新上海人向东,老上海人向西。这里的“新上海人”泛指来上海定居及工作的国内外新移民,而“老上海人”泛指出生在上海或有着长期上海生活经历的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