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中“口”这个字形体结构的变化,主要在“口”的左上角与右下角两个部位。

口字的钢笔楷书写法(难点突破楷书口)(1)

一、看左上角。



分为“连死”与“开口”两种情况



1.“连死”,即两横两竖一丝不苟的连死。

2. “开口”,也叫“透气”。以此调节字的“死”与“活”。写大字时,笔画较粗,黑多白少,这时要尽量避免“透气”,以免因此改变字形。

3. 空口的左竖,也要适当向下拉长,“管住”下横。

口字的钢笔楷书写法(难点突破楷书口)(2)

二、看右下角。



主要看口形结构的右下角,又有两种情况:空口与满口。

1. 空口。口内没有任何笔画的口字是空口。其右下角应为“横托竖”。

2. 满口。口内有任何笔画都叫满口,其右下角应为“竖包横”。

以上是在“口形”结构独立存在或出现在字的下部、其下再无其它结构时的规律。

口字的钢笔楷书写法(难点突破楷书口)(3)

“满口”独立存在,或出现在字的下部时,其右下角可以右竖比左竖长,使之“竖包横”;“满口”如出现在字的上部或中部、其下还有其它笔画时,既不能左下角“竖管横”,又不能右下角“竖包横”,而要左右平齐,使之“底平”,以便与下边的部分相接。

有的人不明确这一点,或个人书写习惯使然,在“满口”出现在字的上部和中部时,依然拉长右竖,使右下角“竖包横”,造成上下两部分之间的空间不平衡。这种情况有悖字理,出错者较多。

书写口形结构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混淆空口与满口的不同姿态;2、不明确口形结构在汉字中不同位置的不同形态。

注意!细节决定成败。不认真观察和研究字的细部结构,就容易出现令人遗憾的错误。口形结构就是极易出错的部位。在现在通行的某种印刷字库中,就有这种写错的字例。

,